不再谈“500万以内最好” 理想连上三款新车玩起“套娃”模式

周菊2022-10-01 12:05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周菊 之前三年只交付了一款车的理想汽车,明显加快了产品“出牌”的速度。

9月30日,理想汽车一口气发布两款新车。其中之一是全新六座中大型SUV理想L8,这是理想ONE的换代车型,提供Max和Pro两个版本。其中,理想L8 Pro全国统一零售价格35.98万元,理想L8 Max全国统一零售价格39.98万元。新车将在11月初正式开启交付。理想ONE则已宣布停产。

另一款是中大型五座SUV理想L7,提供Pro和Max两个版本,理想L7 Pro全国统一零售价格33.98万元,理想L7 Max全国统一零售价格37.98万元。将在2023年2月底开始交付。

在这两款车发布之前,今年6月下旬,理想汽车刚刚上市了理想L9,这是一款大型六座 SUV,价格45.98万元。当时发布会上,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称L9是“500万元以内最好用的家用SUV”。

在仅三个月的时间内连发三款新车,理想汽车推新车的节奏前所未有,“性情”大变。在此之前,理想汽车在三年内仅向市场交付了理想ONE一款车型,仅凭一款车撑起其头部新造车企业的地位。但随着竞争加剧及技术迭代,理想ONE的换代和新产品的推出变得急迫起来。

有消息称,理想L8本来预计在今年11月才发布上市,但理想如今将计划提前,并直接开启大订。另外,理想L7的发布上市此前也未有预热,直接亮相上市。

理想新品加速上市有几个方面原因。首先,在当前市场表现已经受到L9上市影响的情况下,理想汽车希望快速锁定订单,在最短时间内稳住销量。

数据显示,8月理想汽车交付约4571辆新车,同比下滑51.54%,环比下滑56.14%。其中很大的原因被认为是,理想汽车推出L9后,理想ONE销量受到挤压。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李想指出理想ONE的订单增长比较慢。而根据L8上市发布会上李想透露的最新消息,9月交付的理想L9已突破1万辆。

第二,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品均加速入局,此前产品线单薄的理想汽车不得不提速。数据显示,在新造车企业中,除“蔚小理”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后来者也开始威胁其市场地位,如问界M7、极氪、岚图、智己等传统车车企的新品牌,新车上市后正在以迅猛之势销量增长。

作为理想ONE的换代车型,理想L8的的命名方式此前引起部分消费者疑惑。对此,李想在发布会上表示,L代表理想汽车的增程式电动平台的SUV系列,数字大小代表车型尺寸级别,从理想L9到理想L6,价格逐渐下降,尺寸逐渐缩小,对SUV车型进行全方位覆盖,消费者则可以与选房子一样,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尺寸和“面积”。

但理想汽车这种明显的“套娃”模式,市场能否买单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从当前的资料看,无论从外观和是技术、配置方面看,L9、L8、L7相似性都非常高,最大的区别在尺寸方面,同时在价格方面也有交叉,因此可能造成“内耗”。实际上,L9、L8、L7均是围绕理想ONE做的升级款车型,这也是理想汽车早期的产品策略。早在2020年,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表示,理想汽车未来三年内不会推出新车,将主要围绕理想ONE升级。

但随着市场格局的风云变换和竞争的加剧,理想汽车不得不加快新产品研发,并推出此前并未涉足的纯电动车型。理想汽车此前表示,自2023年起,理想汽车每年至少推出两款纯电动SUV。此外,理想汽车还在研发高压纯电动车技术,包含两个高压纯电动车平台Whale和Shark。从2023年起,理想汽车计划每年至少推出两款高压纯电动车型。

李想对理想L8的市场表现信心满满。“理想ONE是中国品牌3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的第一名,是2021年国内中大型SUV的销冠,作为换代车型的理想L8将接替理想ONE的这一位置。”李想在发布会上表示。同时其表示,理想L7将成为40万以内中大型五座SUV最好的选择,这一说法比起之前L9的“500万元以内最好”,大幅缩水。

资料显示,理想L8和理想L9采用了相同的外观设计语言,其中理想L8 Pro车型标配智能驾驶AD Pro和智能座舱SS Pro。AD Pro采用全球首发的地平线J5芯片,标配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SS Pro采用高通骁龙8155芯片和前排四屏交互系统。

理想L8 Max车型标配智能驾驶AD Max和智能座舱SS Max。AD Max采用英伟达双Orin X芯片、激光雷达,以及全套自动驾驶安全冗余系统。SS Max采用高通双骁龙8155芯片和五屏三维空间交互系统。

理想L7 Pro则将搭载智能驾驶理想AD Pro版系统和智能空间Pro版系统,理想L7 Max则将搭载智能驾驶理想AD Max版系统和智能空间Max版系统。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行业产业报道部记者
关注汽车行业发展,对新能源、自主品牌及新出行关注较多,擅长深入报道及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