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老炮儿”陈佰东、陈刚:把成本打下来

郑晨烨2022-10-14 21:4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郑晨烨 2022年,是陈佰东在深圳创业的第25个年头。

从1988年外出打工,到1997年扎根深圳宝安独立创业,再到如今旗下两家企业合计年营收过亿,这位茂名汉子的人生轨迹,浓缩着深圳工业时代的历史变迁。

而比陈佰东更早来到深圳的广西柳州人陈刚,却直到2012年才完成了从“打工仔”到“创业者”的身份转变。凭借曾经干模具销售所积攒的人脉,2012年方才创业的他,也很快将企业从“一台注塑机、三名员工”做到了如今“模塑一体、年营收千万”的规模。

作为深圳第一代制造业“老炮儿”,过去的十年行业变迁,在陈佰东眼中,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快。“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技术迭代越来越快,不抓紧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与市场嗅觉,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淘汰。”他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创业

时至今日,老一辈深圳人仍习惯于将深圳市宝安区称之为“关外”。

在2010年以前,这一隶属于深圳市的县级行政区,并不在深圳经济特区的范围内,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选择到此扎根。

回忆起曾经的宝安区,令陈刚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接一个紧密相连的工业区,而在当时的工业区中,相当一部分企业都在塑胶制造的产业链里“搏杀”。

“那个时候宝安到处都是工厂,好多香港人甚至台湾人到这里开厂,做塑胶的比较多,我还收到过用港币发的工资,宿舍里住满了全国各地来的‘打工仔’。”陈刚说。

而在这批“打工仔”中,就有着茂名人陈佰东的身影。

1997年,陈佰东从东莞来到深圳,他原先在一家港资塑胶模具厂工作,从学徒工到车间主管,几乎干遍了那家企业的每一个一线岗位。

模具是指强迫金属或非金属成型的工具,主要用于工业生产中大批量零部件和制品生产,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工艺装备。而塑胶模具,便是在塑料产品加工过程中,用于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模具。

去年在创业板上市的精密注塑模具龙头唯科科技(301196.SZ)于招股书中就曾这样描述:“当下汽车零部件的95%、家电零部件的90%均为模具制件,模具又被称为‘工业之母’,模具工业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我1988年进入模具行业,在1990年前后去那家港资模具厂应聘,当时他们面试问我要多少工资,我怕说高了人家不要,就说先干一个月,一个月以后你觉得我值多少钱就给多少钱。”陈佰东笑着向记者说。

当一个月后,陈佰东领到6000多元的工资时,他一度以为是工资发错了,还跟财务反复确认了多次。

这样一份收入,让当时的陈佰东十分满足,“加上业务提成,我那时一年能挣十多万,放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是高收入人群了,我就想着挣几年钱回茂名,完全没想过创业的事儿。”

但当陈佰东在这家港资企业的一线岗位摸爬滚打一段时间后,他的想法发生了改变。

“我在那家公司的每一个岗位都干过,最后慢慢把他们的体系就摸透了,当时也是出来看市场还行,技术我们也差不多懂了,就决定出来自己创业。”陈佰东说。

在创业之初,陈佰东与其合伙人将厂区先选在了东莞市,通过压缩人力与管理成本,其很快将公司的产品价格压至比同行低30%左右的水平,凭借价格优势迅速打开了市场空间,年产值最高时达到了六百万。

后来,因创业理念的分歧,陈佰东选择与合伙人分道扬镳。

“他(合伙人)有点保守,当时珠三角的制造业开始爆发,深圳的市场信息流通最快,企业经营成本又低,我就带着六七个人,搬了几台机器来到深圳宝安。”陈佰东回忆说。

1997年,陈佰东成立了深圳宝田飞达模具有限公司,开始深耕精密塑胶模具的制造。

转型

回顾过去25年的创业历程,在1997年至2012年的头15年,陈佰东觉得自己解决了从零到一的问题。

而在2012年至今的十年中,他则将精力放在解决低端制造业共同面临的升级难题上,同时还进一步扩展了自己的商业版图。

在陈佰东眼中,模具行业属于“不进则退”迭代非常快速的行业。“模具一般分为五金模具和塑胶模具,但是用塑料作为零件具有低成本、环保等诸多优势,尤其是在消费品上,想想你身边有多少东西用的都是塑料零部件。”陈佰东说。

面临下游五花八门的商品设计,塑胶模具企业往往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专门定制,属于产品无法标准化的行业。“做模具很累,从来没有一样重复的产品,你要判断市场上什么产品会火,去跟客户讨论技术方案,然后开模生产,看终端产品的市场销量,要是判断失误,就可能意味着前面的努力都付诸东流。”陈佰东向记者感慨。

非标定制的特性,让陈佰东的企业始终紧跟时代发展与技术变迁。

“我们最早从传呼机的外壳做起,很快过渡到翻盖手机这类电子消费品,以及玩具、文具,现在升级到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的零部件生产,甚至是一些电子消费品的整机组装。”陈佰东说。

据其回忆,在2012年后,市场需求迭代的速度开始陡然加快,下游的产品创意层出不穷,产品的生命周期急速缩短。

“市场需求基本每天都有变化,每天都能接触到全新的消费品创意,像是我们最近生产的研磨一体智能便携咖啡机,这类产品去年刚火起来,销量还不错。”陈佰东拿起桌上的咖啡机产品向记者展示。

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飞达模具开始迈出了升级转型的步伐。

2012年以来,陈佰东创办的飞达模具通过自主攻关,先后获批十几项实用新型专利与发明专利,于2021年通过了宝安区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过去十年间,陈佰东将飞达从原先单一的塑胶模具厂商,升级至打通产业前后端的“模塑一体化”企业,使之能够提供从模具生产到终端产品组装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除了在模具行业的“高歌猛进”,陈佰东还将自己的商业版图进一步扩张至文具产业。“我们以前给一家青岛的文具企业供过货,我们还签订了相关协议,他们只买我们的货,我们只供货给他们。”陈佰东回忆说。

然而,在合作了一段时间后,陈佰东发现这家文具企业的订单需求开始不断减少,倍感疑惑的他在调查后发现,原先签订了独家合作协议的客户,已经在合作中通过“偷师”具备了自行生产模具与塑胶件的能力。

“本来我们准备打官司索赔的,但是我转头一想,他们能做模具,那我们就不能做文具吗?”陈佰东说。

于是,在2008年的深圳龙岗,陈佰东找了几个合伙人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文具品牌—思和文具。

在思和创立之初,也就是2008年至2012年期间,深感国内文具市场过于“内卷”的陈佰东,主要就做一件事——从文具“出海”干起。

在这四年期间,他的足迹遍布了全球各地。

从美、德、法、英等大型欧美市场,到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新兴的东南亚市场,陈佰东为自家的文具产品一步步打开销路,思和文具的年产值也突破千万,初步站稳了脚跟。

而同模具生意一样,当时间走到2012年时,陈佰东感受到了让思和升级转型的必要性。“随着订单的增长,公司的人工越来越多,越来越贵,成本的上升挤压了本来就稀薄的利润空间,如果涨价又会严重影响销量,所以我们就决心要做自动化,把成本打下来。”陈佰东回忆。

为了实现思和文具的产线自动化,陈佰东开始四处走访招聘相关人才,逐个产线、逐个工序分析,仅在一年后就完成了工厂的自动化设计,并耗资千万配置了相应的自动化设备。“我们降低成本不是为了提高利润率,自动化之后降低的成本我们都让利给客户了,依靠销量的大幅提高带动整体营收、利润增长。”在记者问及产线自动化后,思和的利润率提高了多少时,陈佰东如是回答。

通过一系列升级转型的组合拳,陈佰东的思和文具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当时间走到2015年时,该公司年营收已能达到近两亿。

“我们做得最好的品类是涂改液,基本在全球市场市占率接近一半。”他说。

那么,思和文具有没有考虑过公开上市的问题呢?对此,陈佰东向记者表示,自己原先有计划将文具板块推至港交所上市,但经过评估后认为,文具市场太过细分,在单一品类已成为“冠军”的思和,即便在融资后也难谈突破性发展。

他的逻辑是:“正常经营的企业,应该是自己有钱的,不需要去别的地方找钱,上市之后很多东西要公开,股份要稀释,市场每年都要看到你的‘成长性’,很累,所以就不想折腾了。”

升级

过去十几年,按照广东省的相关政策精神,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即,珠三角各市应制定相应的产业转移规划和实施方案,依照国家产业政策,实行行业准入差别对待政策,提高产业的用地、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准入门槛,积极转移部分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

但在陈佰东眼中,深圳低端制造业的迁移,则更像是市场自然演化的结果。他向记者表示,在2008年之后的那几年里,企业的综合经营成本不断上升,房租、人工的上涨,都在倒逼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去寻找附加值更高的业务,而无法做到的企业,自然就会选择搬迁至惠州、东莞等地。

此外,陈佰东还觉得,简单地给制造业企业打上低端、高端的标签并不合适。“面临的市场不一样,需求也不一样,不能简单地就说一家企业是高端、低端,就好像去饭店吃饭,除了山珍海味,你也需要点上一些小菜素菜,这桌菜才吃得满意。”他说。

而在2008年开始的珠三角制造业转型浪潮中,已经当了快30年“打工仔”的柳州人陈刚选择辞去了工作,因为其所在的塑胶厂于2010年选择搬迁去了珠江西边的中山。

已经在深圳生活习惯的陈刚,并不想随着“老东家”一同前往中山,辞职后,陈刚又在宝安区多家塑胶厂奔波辗转,做着销售工作。

当时间走到2012年时,觉得自己打工打到“心累”的陈刚,突然发了“狠”,找上了几个“老乡”和“亲戚”,在深圳福永租下来一个一百多平米的破旧厂房,开始自立门户。

在听说陈刚选择创业后,其曾经工作的塑胶厂老板还曾建议他到中山或者东莞、惠州租厂区,理由是那些地方租金、人工都很便宜,但陈刚始终认为,深圳会是一个更合适创业的地方。

不过,相较于创业地点的选择,陈刚所处的细分市场在当时则更令人担忧。

“我当时的客户是做电脑显示器的,我们就供外壳,那几年智能手机开始兴起,好多人都说以后谁还买台式电脑啊。”陈刚回忆说。

但是,在陈刚决定创业的同一年,一款叫做英雄联盟的竞技游戏也悄然兴起,随着游戏的风靡,电竞、游戏直播等行业开始走向台前。2012年,YY推出游戏直播业务,即后来的虎牙直播,2014年,斗鱼直播成立,2015年,英雄联盟世界总决赛吸引了全球超过3亿名观众收看。

电竞、游戏直播等行业的爆火,意外盘活了彼时萎靡的电脑显示器市场,让陈刚的生意变得红火起来。

“搞电竞的、做直播的、开网咖的,市场需求上升得很快,当时都没想到业务扩展能这么快,每天都要忙到一两点,我们还趁着旁边厂子搬迁,便宜买了几台二手注塑机,就这么慢慢把规模扩大起来,到了2015年左右,年营收已经有五六百万了。”陈刚告诉记者。

如同陈佰东被“偷师”的经历一样,陈刚在做了一段时间塑胶外壳后发现,自己客户生产的电脑显示器门槛并不高,不过是在上游各供应商处买来外壳、主板、屏幕、电源等零部件自行组装后发货给下游。

“干制造业,最常面对的就是做的东西不挣钱,塑胶外壳没有技术含量,不存在你做得了别人做不了,只要愿意,你的客户总能找到报价更低的友商。”他说。

在此背景下,陈刚也决定对自家企业的业务来一次升级,向电脑显示器组装领域吹响了进军的号角。

在2015年至2019年期间,陈刚所创办的企业,先完成了塑胶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的升级,随后慢慢地从客户那里整合了供应商资源,以及相关人才储备,逐步建起了电脑显示器组装产线。

“最开始做塑胶件的时候,我就想不能总是做这种不挣钱的产品,要不断向毛利更高,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升级。”陈刚说。

虽然由于规模较小且缺乏自主研发能力,陈刚所创办企业的显示器产品一直较为低端,但只是通过将生产能力及范围简单升级,该企业也在2019年实现了全年营收破千万。

“我们可能就是媒体常说的做‘山寨’产品的‘垃圾企业’,不过从一个只能做外壳的厂到今天能够生产显示器,问心无愧了。”陈刚如是调侃。

下一步,陈刚希望能够继续深化自家企业在电脑显示器领域的研发实力,争取尽早摆脱身上“组装厂”的标签。

但在说完这一目标后,陈刚又立觉“不太现实”。

“我们八九十年代来深圳的创业者,做工厂的,文化程度都不太高,我自己是高中辍学,身边很多老板朋友也都差不多,大家从‘打工仔’做起,经验、胆识、人脉可能都很丰富,但就是没有知识。”陈刚的语气略微有些自嘲。

2020年,陈刚参加了一个企业家交流论坛,看着台上宝安区新引进的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企业相关负责人演讲时,内心五味杂陈。

“挺羡慕人家的,政府像宝贝一样引进,看我们这种就像看‘瘟神’巴不得早点送走。但是那些高新技术领域,我也不懂,他们的生意我做不了。”陈刚说。

他告诉记者,在过去几年中,其创办企业所在的工业园区,一直有传闻要在厂房租约到期后不再续约,以便该园区进行后续的拆迁改造。

“如果我们哪天真的过于落后了,那就被市场淘汰吧,但是在那之前,能干一天是一天,对得起手下这几十号人就行。”陈刚说。

在过去的十年间,陈刚一直十分关注中央及地方政府在制造业领域最新政策,他希望能看到更多更接地气的承接产业转移,或者扶持技术升级的政策出现。

但对于陈刚的看法,陈佰东则不以为然,“大家是做生意的,在商海里面搏杀,外力帮不了太多。”他说。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深圳采访部记者
关注新能源、半导体、智能汽车等新产业领域,有线索欢迎联系:zhengchenye@eeo.com.cn,微信:zcy09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