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列席来宾、全国政协常委张连起:未来5年中国式现代化任务书、施工图已明确

王雅洁2022-10-17 17:54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雅洁 10月17日上午,党的二十大列席来宾,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委员张连起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专访,就会议报告以及关键词解读发表自己的看法。

经济观察网:你关注报告的哪些关键词?

张连起: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点阐释未来5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了重大部署。“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强调“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为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及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明确了任务书、施工图。

正值中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团结奋斗、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报告的关键词。可以说,二十大报告为中国经济的稳预期和稳信心,提供了一个重要支撑。

有一些声音认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意味着中国要在对外开放上大幅收缩,甚至要搞自给自足,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是不可逆转的,任何国家都无法关起门来搞建设,中国也早已同世界经济、国际体系深度融合,我们同全球很多国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内外需市场本身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促进市场经济建设、丰富市场供给、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全面提升综合国力创造了条件,有力改善了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也促进了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质量提升。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外界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理解误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变化,特别是我国经济比较优势的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对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总之报告就是描绘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书、施工图和时间表。

经济观察网:你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张连起: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现代化所遵循的生产力发展单纯服从于资本的逻辑,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既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式现代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形成了系统协调的现代文明新形态。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

这一刻,我们身处承前启后的历史方位。迄今为止,全球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人口约10亿。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这一代人肩上的重大使命荣光,也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事业、前无古人的创举。

习近平同志用了“九句话”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优势,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力量,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基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外部支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关系,对形成现代化发展持久动力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长久以来,贫富差距过大是阻碍各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在发展中缩小贫富差距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首先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使发展具有强劲的内驱力。对于后发国家发展中面临的人口压力、城乡区域发展失衡、生态环境等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也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作出了科学回答。

经济观察网:你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

张连起: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那种认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安全表明,经济不再那么重要的观点,是错误的。

经济观察网:你对未来有什么期待?

张连起:我对未来充满了历史自信,按照我们现在中国现代化两步走的规划,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49年全面建成社会现代化强国。报告已经给出了具体的方向和目标,到2049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基本实现了,当然发展永远在路上。

未来五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我们要把更多的力量集中起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团结奋斗,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合作共赢,努力巩固既有优势,不断形成新的优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继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要加强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科技“卡脖子”问题。要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能力,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掌握主动权。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高级记者兼国资新闻部主任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国企国资等领域。擅长于深度分析报道、调查报道、以及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