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如何促进共同富裕 刘强东的这个榜样做的好

资讯2022-11-23 14:14

22日,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在给全体员工的邮件中爆出了“一升一降”两个消息。

“一升”是升员工福利,包括:德邦的外包员工转为自有员工,并给他们缴齐五险一金;拿出100亿为德邦在内的所有物流、客服员工设立“住房保障基金”;刘强东本人再捐一个亿,和公司资金一起扩充“员工子女救助基金”的规模。

“一降”是降高管薪酬,提升员工福利公司要拿大头,但同时为了尽量减轻公司压力,京东高级管理人员的现金薪酬要降低10%-20%。

这封信的落款是:你们的东哥。对,正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刘强东。

刘强东的这封信虽然成为当天的热点新闻,但仔细一想,这种事发生在京东,虽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刘强东对员工好,在行业里是有口碑的。京东的很多一线员工都是农村进城打工的,很多人都是一个人担着一家人的日子,刘强东也是农村出身,他更清楚这些进城打工的年轻人面对的生活困难。当年刘强东提出给他们交社保的时候,很多员工都不愿意,宁肯让老板把这钱省下来都发到工资里,刘强东做了员工好长时间的思想工作,不能只想着现在赚钱养家,还要想着自己60岁之后怎么办。

刘强东要求京东的人资部门,要把福利待遇想到员工的前面去,如果员工买不起房怎么办,员工遇到大病怎么办,员工遇到急事用钱怎么办,员工想晋升学历太低怎么办?公司都要想办法解决。

人心换人心。京东真心对员工好,员工也同样是真心地去服务他们的客户,客户同样也会真心地信任京东。很多人应该有印象,服务自己社区的那个京东快递小哥,很多年都没变过,和他比和物业都熟,一些商户连店里的钥匙都敢留给京东快递小哥。这种信任、融洽在当前的商业社会里,并不多见。

促进共同富裕,其中一条很明确的目标,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京东有54万员工,背后就是54万个家庭,上百万人的日子。对于很多在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工作的京东小哥,每个月有个七八千元甚至过万元的稳定收入,病了有医保、急事有基金、退休了有养老金,把日子过稳了,心也就稳了。

共同富裕也绝不是均贫富,不能要求一家企业的高管和员工在收入拉不开差距,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更为合理的薪酬分配应该是:基层员工收入必须要刚性兜底,高级管理人员的收入可以有弹性空间。刘强东这次在薪酬福利上的“一升一降”,就是要用真金白银的硬投入把基层员工的待遇提上来,而高管的薪酬福利将来涨不涨,要拿业绩说话,有刚性,有弹性。这也是为什么这次内部信传开了之后,外界普遍叫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守住底部的刚性,才能释放向上的弹性。这个底层逻辑不仅可以用在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分配上,在企业与用户、合作伙伴的利益分配上同样成立。

据说,在京东内部有一条“三毛五理论”,大概意思是如果京东有机会获取一元利润,不会全部据为己有,只拿走七毛,另外三毛留给合作伙伴;拿走的七毛,其中三毛五留给团队,剩余三毛五用于公司持续发展。这条理论当中就有一条刚性的原则,它要求京东必须要给合作伙伴特别是那些上游品牌商留足利润,不能挤压他们的利润空间。

本世纪最初的那十年里,伴随着国内房地产火爆,国内的家电业也迎来了黄金十年,但是整个产业链大部分的利润都被渠道商拿走了,家电企业在那几年基本没怎么赚到钱。2012年,作为“鲶鱼”的京东进入家电零售市场,家电零售渠道销售毛利率开始收缩,家电企业销售毛利率快速提升,美的在2012年的销售毛利率开始超过20%,到2019年疫情之前已经接近30%。品牌商和制造商有了足够的利润,就会有钱投入再生产确保稳定的供应、投入研发开发新产品,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正是有了这样的正循环,这几年,中国家电业完全打开了向上的弹性,在全球市场上纵横驰骋。

供应链基础设施所发挥的价值远不止家电业。过去8年来,京东的仓库数了从82个增加到1500个,快递、仓储等物流一线员工从不到3万人增加到30多万人,把配送网络覆盖到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区县,这种基础设施极大地降低了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提升了全社会的供应链效率,就是在为全产业的刚性兜底。在这个基础之上,西藏的农牧民可以把网购的时间从一两个星期压缩到一两天,新疆喀什的果农可以把自家的水果卖到北上广,全国几百个产业带的中小企业可以敏锐地把握市场需求,投入研发打造新品。就在刚刚结束的京东11.11期间,仅成交额环比实现两倍增长的新品就有1000万款。

无论是对员工、对伙伴还是对社会,利益分配的目的都不是为了分蛋糕,而是把蛋糕做得更大。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劫富济贫,有先富带动后富的过程。具体怎么干?京东可以说是给所有的先富起来的互联网大厂开了一个好头,打了一个好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