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之惑:有必要那么在意巴菲特吗?

邹永勤2022-12-16 15:59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邹永勤 股神巴菲特减持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002594.SZ)的步伐仍在继续。

据港交所12月13日披露的信息,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于12月8日再度出售132.95万股比亚迪H股。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自今年8月份以来,港交所已经先后六次披露巴菲特对比亚迪H股的减持信息,六次累计减持1668万股。

在巴菲特连番减持之下,近期比亚迪无论是A股还是H股的走势,均弱于同期大盘,从而引发市场的一连串猜疑:难道比亚迪的发展前景出现了某些变化,从而导致持股14年的巴菲特选择离场?

12月15日,记者拨通比亚迪董办电话进行咨询,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巴菲特的持续减持属于股东自身的行为,他们不予置评,并表示“公司经营一切正常”,及“看好整个新能源的未来发展前景”。

巴菲特减持“停不下来”

巴菲特是华尔街著名投资家,更是全球公认的“股神”,其旗下的伯克希尔是其投资主体(后文将两者视为一体);而比亚迪则从电池业务起家并拓展到代工手机领域,最终于2003年正式进军汽车行业,两者结缘于2008年。那一年比亚迪凭借电池技术优势率先推出第一辆新能源车F3DM,同年巴菲特投资18亿港元买入了2.25亿股比亚迪H股(平均每股8港元的价格)。对此当时市场的解读是,巴菲特是冲着新能源汽车而来的。

自2008年投资比亚迪H股后,巴菲特便长期锁仓持有截至今年8月份,期间即便比亚迪经历了经销商退网和EV乘用车LFP转三元等多次重大危机,硬是一股不卖,堪称比亚迪铁粉。虽然巴菲特持股不动,但市场却数次谣传其大幅减持比亚迪,而每次传言均引发二级市场股价的大幅波动。

当中最为轰动的要算8年前的第一次谣传。2014年12月18日,当天市场出现了“巴菲特大幅减持比亚迪”等传闻,并导致比亚迪H股单日跌幅一度接近50%,比亚迪A股亦大受拖累录得10%的跌幅。当晚,比亚迪立即发布公告对上述传闻进行否认。12月19日,比亚迪召开机构电话会议,期间亦重点强调“巴菲特并没有减持公司股票,公司最近还与其有过沟通”。经过多番努力之下,总算摆平了这则传闻带来的股价压力。

然后是2022年7月份,就在比亚迪市值突破万亿关口、其H股冲击330港元/股之际,市场再度出现巴菲特将大幅减持的传闻。随后“花旗银行持有的比亚迪H股数量于7月11日突然增加了2.25亿股”的港交所信息更被视为巴菲特即将减持的实锤。

受此影响,比亚迪H股从7月8日的330港元/股跌至7月13日的265港元/股,3天时间便跌去了20%;而同期比亚迪A股亦录得超过10%的跌幅。

彼时,比亚迪方面仍然试图努力维系其巴菲特概念股的标签。就在7月12日因减持传闻导致比亚迪A股和H股联袂大跌之际,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该公司董办进行咨询。当时接电话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这只不过是一个市场传闻而已,他们这边并没收到任何有关大股东减持行为的消息;并强调称“其实花旗银行作为一个经纪的通道业务,大家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个托管;也就是说,这2.25亿股份虽然现在被托管至花旗银行,但其持有人是不变的,原来属于谁的还是属于谁”。

然而天下终究没有不散之筵席,从事后来看,这确实是巴菲特减持比亚迪的前奏。因为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在其后的8月24日,巴菲特出售了133万股比亚迪H股,平均价格为277.1港元/股,套现约3.69亿港元;这也是其自2008年大举买入后首次披露出售比亚迪H股。

紧接着便是巴菲特停不下来的减持步伐:9月1日减持171.6万股比亚迪H股,套现约4.5亿港元;11月1日卖出329.7万股比亚迪H股,套现约5.6亿港元;11月8日出售578.2万股比亚迪H股,套现约11.4亿港元;11月17日卖出了322.55万股比亚迪H股,套现约6.3亿港元;12月8日出售132.95万股比亚迪H股,套现约2.68亿港元。

如果单从港交所披露的信息来看,近4个月以来巴菲特是连续六轮共减持了1668万股比亚迪H股,套现总金额约34.17亿港元。但记者发现,实际的减持结果应该远大于这个数据;因为从港交所12月13日披露的数据来看,12月8日巴菲特的持股数已经降至1.64亿股,相较第一次减持前的2.25亿股,巴菲特在这4个月内减持比亚迪H股的总数已超过6000万股。

究其原因,在于根据港交所披露易的规定,大股东增减持股票只有横跨某个整数百分比时,才需要作出披露,而且只披露该笔交易;因此,在六次减持动作之外,还有多次减持动作因未达到这个规定而没有被披露。

而就在巴菲特连番密集减持期间,比亚迪相继发布的无论是中报还是三季报,业绩均十分理想;而12月2日新鲜出炉的11月产销快报,更是录得“产销加速向上、海外销量破万”的亮丽数据。

在如此强劲的销售数据面前,比亚迪的发展前景堪称“如日中天”;但持股14年的巴菲特却选择离场,究竟原因何在?是否他已经看到了某些会大幅调降比亚迪估值的影响因素将会出现?可惜的是,自8月份减持至今,巴菲特方面并未对此有任何透露。

那么,比亚迪又是如何看待巴菲特的持续减持行为呢?12月15日,记者再次拨通其董办电话进行咨询。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巴菲特的持续减持属于股东自身的行为,他们不予置评,“我们公司的经营一切都正常,没有什么问题,这个可以让数据说话:无论是中报还是三季报,我们的业绩增长都呈现良好状态。至于未来的发展前景,站在我们的角度出发,当然是很看好整个新能源的未来发展前景”。

但知名私募机构建泓时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媛媛却提醒记者警惕行业发展的环境,“我觉得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明年的增速都会下滑,相关车企的业绩增长充满不确定性,只有其中极个别的,比如说在欧洲拓宽市场极为迅速的可能才会有点希望。而作为稳健型投资者,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性”。

行业前景出现变数?

当谈及为何觉得新能源汽车行业明年的增速具备不确定性,赵媛媛表示主要是因为渗透率太高了,“现在新能源车渗透率快到30%了,在东南地区更是高达32%了,渗透率高了以后,增速自然会下滑,而且还有基数比较高的原因”。

同样觉得新能源汽车行业明年充满不确定性的还有照耀投资公司的研究员黄穗。她对记者表示,根据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系列政策及规划,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与此同时,电池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趋势仍在延续,“若放在平时,车企是可以通过提价把补贴退坡以及原材料涨价等成本压力传导至消费者端,但现在特斯拉等外资车企却在年前使出了降价杀手锏,无疑把中资车企逼上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

消息面上,特斯拉继10月中下旬开启降价潮后,于12月2日再度推出优惠措施,消费者于12月购买现车并按期提车,可享受4000元保险补贴。与此同时,福特、奔驰等外资车企亦纷纷推出了降价措施。

平安证券在新近发布的《汽车行业2023年度策略报告》中指出,考虑到特斯拉近期降价的措施,大部分车企涨价会比较谨慎,需在盈利与销量之间做好平衡,最终补贴退坡的成本不会完全传导至消费者端,“因此我们认为在动力电池价格高企、国家补贴退出的情况下,2023年车企纯电动车的盈利压力依然较大”。

而申港证券的曹旭特分析师则在研报中强调,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叠加原材料、动力电池、芯片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新能源车企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只有少数车企(如特斯拉和比亚迪)能够盈利。在特斯拉降价的“鲶鱼效应”下,市场平衡被打破。如果新能源汽车企业不跟随采用降价的策略,市场份额将不可避免有所下滑。未来新能源车企都将在市场规模和盈利之间做出权衡。

那么,比亚迪自身又是如何看待并应对因电池原材料涨价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带来的难题?对此,该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通过两大措施来解决:一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研发、生产的效率和产品品质;二是通过扩大规模,降低成本。

其实还有一项措施他没有提及,那就是涨价。就在11月23日,比亚迪宣布对王朝、海洋及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6000元不等。至于涨价原因,比亚迪表示,一是受明年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影响,二是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

敢于成为首个因补贴退出而逆势涨价的新能源车企,比亚迪的底气源自其强劲的销售数据。据11月产销快报,比亚迪旗下纯电乘用车11月销量113915辆,同比增长146.9%,今年累计销量799201辆,同比增长193.3%;DM混动乘用车11月销量116027辆,同比增长163.8%,今年累计销量823580辆,同比增长260.5%。这一数据,在一众中资车企当中表现极为出色。

与此同时,比亚迪的海外市场亦拓展顺利,11月其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12318辆,环比增长29.3%,今年累计出口44596辆。公开信息显示,当前比亚迪出海步伐已经遍布亚洲、欧洲和美洲,在日本、泰国、新加坡、德国、英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巴西、哥斯达黎加、墨西哥、摩洛哥等多国完成布局。

频频发力海外市场,是否是公司对冲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的举措?对此,比亚迪方面对记者表示,之所以发力海外,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成熟可靠、技术先进、产品竞争力强;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普及是大势所趋,“与补贴退坡没有必然联系”。

而比亚迪的逆势涨价,亦得到了一众市场机构的看好。其中,曹旭特认为,此举将帮助比亚迪锁定年底的订单并改善2023年的盈利能力;安信证券的徐慧雄亦发文表示,比亚迪的涨价行为能够明显缓解补贴退出带来的盈利压力,预计明年二季度起其单车盈利会有明显的环比提升,叠加销售结构升级和规模优势凸显带来的盈利能力的提升,预计明年利润端有望持续超预期。

湘财证券的文正平则在研报中指出,比亚迪提早宣布明年涨价,其一是为敦促消费者在2022年底前尽快购车,其二是因应2023年起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完全退出,比亚迪作为行业领军者有必要率先表态,为明年市场定价明确基调。

但他同时强调,“展望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国补)完全退出会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影响金额可观。然而,我们判断现阶段中国市场上车企竞争压力大,竞争激烈下车企对于涨价持谨慎态度,预计车企会在很大程度上承担补贴退出影响”。

“减持行为影响不大了”

总体而言,明年新能源车的盈利面临压力是市场共识;而比亚迪作为行业龙头将极少受此影响并继续保持高增亦是大概率事件。但优秀的公司是否就是好的投资标的呢?通联数据Datayes!的统计显示,自8月23日(即巴菲特首次减持前一天)至12月15日,比亚迪A股和H股分别录得16%和24%的跌幅,而同期沪深300指数和恒生指数的跌幅仅5%和0.1%。

显然,巴菲特的减持消息使得比亚迪的A股和H股均远远跑输大盘指数。那么问题又回到了开始,即巴菲特为何选择于此时点减持离场?是否他已经看到了某些会大幅调降比亚迪估值的影响因素将会出现?我们该如何看待其减持对比亚迪的影响?

对此,知名产业投资机构时代伯乐的董事长蒋国云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巴菲特之所以减持比亚迪,可能是基于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出于美国的国家战略,当前他们的投资机构正在逐渐撤出中资股票,而巴菲特作为美国最具有标志性的人物,如果他继续持有像比亚迪这种标志性的中国公司,而且又是极具科技含量的公司,那么会有一种政治不正确,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

至于第二个原因,蒋国云指出,巴菲特在比亚迪的投资上获利十分丰厚,在这种背景和前提下,做做减持也无可厚非;“第三个原因,就是他的减持并不表明比亚迪本身就出现了问题,也不代表比亚迪这个发展的前景出现了问题,更多的是他自身的一个认知和理解”。

蒋国云进一步指出,由于坚持自主品牌、自主研发,让比亚迪可以像华为一样在其领域成长为最优秀的公司,因为他们本质上拥有很多相似之处,“我这个观点,此前是、现在是、未来也是,不曾改变”。

比亚迪董办的工作人员亦对记者表示,近期确实有比较多的投资者在关心巴菲特的减持行为,“我觉得大家首先要弄清楚,究竟你是基于我们公司长期发展的基本面而投资我们公司股票,还是说你只是跟着巴菲特来买我们的股票;出发点不同,关注的角度就不同,得出的判断结果也不同”。

她进一步表示,其实巴菲特减持的是H股,但现在A股也跟着跌,这就涉及到市场情绪的问题,而这往往是短期的影响因素,“从现在这个时点来看,我们认为巴菲特的减持行为其实影响已经不大了”。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深圳采访部记者
重点关注金融市场交易主体(主要包括公私募基金、社保基金、证券公司、创投公司等等),以及华南区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