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陆林:关注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医护、老幼

张铃2022-12-20 13:16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铃 12月7日,“新十条”发布,全国多个城市陆续遭受奥密克戎正面冲击。

新冠破坏着人们的健康。发烧、咳嗽、嗓子痛,这些是容易被看到和察觉到的症状。还有另外一些症状,比如焦虑、失眠、甚至抑郁,被更多人忽略掉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给出的一份数据显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新增接近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超过一亿人出现失眠问题。按照人口比例分摊,有1/5来自中国。陆林认为,新冠在心理方面的影响至少持续十年、二十年以上。

2020年起,陆林和课题组就持续关注新冠对人们的心理冲击,至今三年,他们观察到了一些新变化。

这三年,很多科室如儿科、呼吸科患者大为减少,但精神科患者增加了25%左右。寻求心理咨询和心理热线帮助的人次数激增,主要表现出的心理状态是焦虑、抑郁、失眠、恐慌、无助、愤怒和内疚。当这些心理状态在许多人身上出现或加剧时,可能对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影响。

中国疫情防控已经进入了新阶段。可以看到,医护感染风险更高,工作强度和压力也在变大;感染者和康复者的病耻感在降低,但随着感染总人数的激增,因流行病爆发而留下心理创伤或应激障碍的人数也在大幅增加;老年人依然是新冠防控的重点人群,在保护他们的身体之外,如何抚慰他们的心灵成为必须重视的议题;青少年或将更多地回到线下课堂,但长期居家学习留下的心理问题成为一道隐痕。

以下整理自经济观察报与陆林的对话:

“新十条”后,新问题

经济观察报:多地医院发热门诊爆满,有的阳性医护坚守岗位,有的地方取消了医护休假。怎么减少医护的身心压力和心理所受的冲击?

陆林:让医护过劳、连续作战、不休息,或强制阳性医护必须上班,这些做法都不科学。医护救死扶伤、冲锋陷阵,关键时要在一线,但医护也是人,也有家人和生活。长远考虑,为减少医护损失,除突击时期不得不增加工作强度外,需要给医生休息、支持和安慰。

如果医护身体健康,或新冠病毒对他影响不大甚至无症状,愿意上班,我们是鼓励的。如果医护发烧了,坚持不了,或有家人需要照顾,该休息还是要休息。我们要讲科学,合理安排科室人员的工作量,保证医护中的感染者充分休息,不要一刀切。否则,出现更多悲剧性事件,或让医护亚健康了,会让我们的医疗损失更大。我们不光要应对现在的病毒,疫情后,更长远的人民健康、医疗卫生事业还需要医护人员。

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多,医护感染风险更高,工作强度和压力也在变大,尤其是急诊科和呼吸科的医护人员。首先要通过宣传让医护意识到,情况虽严峻,但随着人群免疫力的增强,现有的医疗挤兑现象能很快缓解。同时,相关部门和医院要对医护及其家人提供充足的物资和医疗保障,免除其后顾之忧,适当给予在岗医护人员补贴,增加医护人员积极性。

经济观察报:面对“新十条”后的新情况,已感染和未感染群体分别怎么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陆林:病毒的快速传播和药品的抢购现象,可能让人们担忧、焦虑甚至恐慌。对感染的不确定性,成为抗疫新阶段里群众最主要的心理情绪来源。

网络上各种信息真假难辨,大家需要筛选信息,从官方渠道获取科学、可靠信息,科学防范疾病。

已感染群体产生负面情绪时,需要积极倾诉,合理宣泄,自我调适,身体放松。病毒毒力已经减弱,也并无定论表明奥密克戎感染有严重的后遗症,要坚定自己能很快治愈、恢复正常生活的信心。

当过度关注疫情信息或出现负性情绪时,可通过心理暗示和转移注意力进行调节。看电影、听音乐、适当运动可以帮忙转移对自身症状的过度关注,也有助于从恐慌中走出来。当情绪状况持续恶化,影响到工作、学习和生活时,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可拨打免费心理援助热线电话,或到医院就诊。

对于未感染群体,我们提倡科学防范,觉察情绪,接纳自己。三餐定时定量,合理膳食,每日进行45分钟左右的有氧锻炼,成年人每天维持7-8小时规律睡眠,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保持良好心理和工作状态。

经济观察报:歧视和偏见困扰过不少新冠感染者。当下新阶段,这一群体有没有新的心理问题产生?

陆林:一个包容的社会环境非常重要,除了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外,应加强民众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帮助人们客观认识新冠疫情及危害。

随着新冠变成常见的流行病,人们的病耻感在下降。但是,很多人在康复后会留下一些问题,比如失眠、耳鸣、头疼、焦虑。除了疾病本身导致的身体原因,所有传染性疾病之后都可能会有这类情况,我们把这叫做心理创伤或应激障碍。全球有相关统计,在流行病爆发后,约10%-20%左右的人会留下心理创伤症状,这不一定是后遗症,但起码是继发影响。

假如感染人数从10万变成1000万,都乘以20%,受影响的人就大大变多了。要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采取措施,假如把受影响的人从20%降低到2%,就有成千上万的人免于受影响,这对社会很重要。

新冠影响心理健康

经济观察报:为什么新冠疫情会深刻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具体有哪些症状和损伤?

陆林:世界卫生组织一份报告显示,据估计,2020年因新冠疫情导致全球新增近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按照人口比例分摊,有1/5来自中国。

相比未感染人群,新冠患者在一年里遭遇心理健康问题或需要使用相关药物的可能性总体提高了。无论是轻症还是重症,康复后一年,患睡眠障碍的可能性也增高。采取隔离措施后,人群睡眠模式也发生变化,睡眠质量变差,卧床时间延长,入睡和起床时间延迟。

我们曾汇总分析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128万余名新冠患者的长期症状,约一半的新冠患者在康复后1年内报告至少存在1种长期症状,其中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最大。在新冠康复者中,抑郁症状报告率最高,其次分别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和睡眠障碍。神经系统症状中,认知损害症状检出率最高,其次是记忆减退和味觉丧失或嗅觉丧失。

这三年,很多科室如儿科、呼吸科患者大为减少,但精神科患者增加了25%左右。寻求心理咨询和心理热线帮助的人次数激增,主要表现出的心理状态是焦虑、抑郁、失眠、恐慌、无助、愤怒和内疚。当这些心理状态在许多人身上出现或加剧时,可能对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影响。

经济观察报:课题组做了哪些工作来研究新冠疫情的心理影响?不同群体和不同时期显示出哪些特征?

陆林:我们研究了新冠疫情对一般人群、儿童青少年、大学生、一线医务人员、新冠康复者等不同群体造成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还对疫情给公众心理健康的长期影响进行了纵向研究。

我们在2020年2月开展了一项5万人的线上调查,结果显示,在疫情暴发期,约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受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及失眠症状的影响。

在疫情暴发12个月后,焦虑和失眠症状呈显著缓解趋势,但是抑郁症状呈轻度恶化趋势。另外,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网络成瘾行为明显变多。

经济观察报:疫情造成的心理问题需要多少年才能完全消解?

陆林:我认为,新冠在心理方面的影响至少持续十年、二十年以上,在这十年、二十年的时间中,全球很多人都可能面临着焦虑、抑郁、失眠以及社会交往的问题。

现在,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不断调整,亦会产生不少新问题与困难,这势必会对我们的精神心理健康造成一定挑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政府、社会、学校、医务工作者和大众共同努力。

医护、老人、孩子

经济观察报:哪些群体是疫情相关精神问题的易感人群,为什么?

陆林:医护人员、患者和康复者、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等都是疫情相关精神问题的易感人群。

首先是医护,尤其是护士。一项来自21个国家,共涉及97333名医护工作者的研究表明,医护中有五分之一的人在疫情期间有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或创伤后应激症状。护士中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最高,护士跟患者接触时间最多,一直在一线,而且多数是女性,在家庭中承担了更多照顾老人和孩子的任务。从全球的数据来看,女性更易感,是高危人群。

第二是感染者。他们可能会过度自责,变得多疑、敏感,对生命安全的忧虑,对健康、工作和家庭的过分担忧,产生焦虑和恐惧。焦虑和恐惧容易让原有疾病症状加重,甚至出现心慌、胸闷气短、体温升高、便秘、尿频、失眠等症状。社会公众对新冠患者的歧视和偏见也会加重他们的精神心理负担,进而产生心理问题。

再就是老人和孩子。

经济观察报:老年人一直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怎么减少他们疫情相关精神问题?

陆林:老人抵抗力普遍下降,对病毒易感,恢复力可能也更差。很多老人有基础性疾病,感染后更可能发生并发症。另外,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年人,生活难以自理,更不能像年轻人一样去求助到资源,如果社会对他们的重视不够,新冠病毒传播的后果会更严重。

同时,老年人外出减少,安全感下降,更易恐慌无助。部分性格内向、敏感多疑的老年人,容易产生疑病现象。

在心理上,慢性病、长期生活在封闭环境、受关爱照顾不充分,这些都对心理有影响,最常见的影响是焦虑和失眠。老年人抑郁症发病率不比年轻人低,而且自杀率较高。

所以,不建议老年人独自生活,最好跟子女和亲戚朋友在一起,或者去养老院,那里有同伴和社会的支持。如果不具备条件,比如一些农村地区,去不了养老院,建议子女要多跟老人沟通交流。

经济观察报:大流行之后,如何更好地保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陆林:青少年不光受新冠病毒的影响,还受父母、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没有独立处理一些事务的能力,对社会的信心、对新冠病毒的敏感性和反应,都还不太成熟,可能更容易出现问题。

疫情期间青少年心理问题明显增加,主要是抑郁、焦虑、沉迷游戏、厌学,这对其成长影响很大。孩子长期上网课,学习效率较低,又有考试、升学压力,容易引起焦虑烦躁情绪。恢复线下上课时,有的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害怕与同伴交流,不适应课堂生活。家长长时间的关注还可能激发亲子矛盾,恶化家庭关系。

病毒感染可能很快就过去,但心理上的影响是长远的。家长不光要关注孩子发烧咳嗽这样的症状,还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睡眠变化、情绪变化,有针对性地陪伴、解释、沟通。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要及时求助医生,让医生给予支持和判断,不要自作主张给孩子用药,或认为孩子不需要心理安慰和支持。

身心健康才是真健康

经济观察报:现代人的心理健康或多或少存在问题,什么情况需要就医?部分人存在讳疾忌医的现象,如何解决?

陆林:正常的情绪问题跟心理疾病的界定,我们有标准。如果遇到事情,比如感染了、被批评了、失恋了,因此焦虑、压抑甚至失眠,但过一两天就好了,这不需要看医生。如果没有特定原因,长期心情不好,超过两个礼拜就需要看医生,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进一步评估治疗。失眠的话,持续一两个月以上才是疾病。

面对心理健康问题,很多人采取逃避态度。很多民众误认为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分裂等严重精神障碍、心理咨询就是窥探秘密、精神心理问题无法根治。其实,精神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就像感冒、发烧、拉肚子一样普通,很多是由于大脑功能失调引起的,很多通过专业治疗可达到临床治愈,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媒体、学校、医院、社区等合作,共同加大精神卫生知识的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大众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经济观察报: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陆林:世界卫生组织提供过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所以现实生活中,不少人虽身体没病,却有病感,或不能适应现实生活,因为他们可能在心理或社会适应方面不健康。人是生理和心理的统一体,心理健康则是健康领域中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持心理健康的几点建议:

(1)规律作息,保持至少一项自己喜欢并能进行的运动项目,提升活力;

(2)有对象可以倾诉,可以是朋友、家人,或心理咨询热线;

(3)学习新技能、语言或兴趣,学习新事物有助提升自信,也可增进人际关系,保持社会交往;

(4)给自己弹性空间:过高的自我要求或追求完美,或把工作塞得过满,都可能让自己喘不过气来。放慢脚步,给自己喘息的空间,下一次的表现往往能更好。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健康新闻部记者 关注健康领域大公司、重要事件、行业动态、人物,微信号:jrrgwanyi,邮箱:zhangling@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