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丁文婷 12月20日,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0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1.5%。
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8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5.6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8%。
值得注意的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1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4.4%,这也是近三年同期,该数值同比首次下降。
2020年前11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6.51万亿元,同比增长12.9%;2021年同期,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76万亿元,同比增长3.8%。
2022年以来,全国各地持续优化土拍规则、增加集中供地轮数、释放优质地块,以期提高房企参拍积极性,一些城市地方政府,在土地公告前,也会提前摸排“托底”,以改善流拍撤牌情况,但各地土地市场情绪仍普遍偏低。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今年前11月,全国流拍地块数量共计3332宗,撤牌575宗,流拍撤牌率21.3%,较去年同期仅下调1.3%,流拍撤牌率仍在高位。今年22个集中供地城市中,一批次到三批次底价成交地块占比分别为61%、69%、80%,底价成交占比逐批次走高。
土拍成交方面,今年1-11月,22城集中供地共成交1.3亿平方米(其中三批次已成交19城),较2021年下降超过50%,土地出让金为1.6万亿元,较2021年全年下降近4成。
土地出让市场的“冷却”与房企现金流紧张导致投资意愿低迷有关。据中指研究院数据,2022年1-11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11621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约5成。TOP100门槛值为3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亿元。
房企拿地谨慎的原因也与销售端挂钩。截至今年11月份,全国房地产销售额还未明显恢复。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百强房企1-11月累计销售额同比下降了45.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