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宏观|2023年1月汇率月报-美元指数稳中有降,人民币稳中有升

苏剑2023-01-06 08:03

2022年12月,人民币汇率整体小幅走强,整体呈现在6.92-7.13区间内维持双向波动的态势,北向资金净流入、中美利差倒挂、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国内疫情政策变化是影响本月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要因素。预计2023年美联储第一次加息会议大概率加息25个基点,同时全球避险需求回升,将支持美元企稳回升,一定程度压低人民币,但随着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将减轻美元指数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制。此外,随着一揽子稳经济措施持续发力,国内需求逐步修复,国务院出台优化防疫工作新十条规定,全面助力社会复工复产,后续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仍有支撑,同时人民银行对外汇市场高度关注,多次强调要确保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因此,预计2023年1月人民币汇率在6.85-7.00区间双向波动。

一、市场回顾

2022年12月份,受到金融市场避险情绪上涨、中美利差倒挂、美元指数稳中有降、国内疫情防控政策全面放开等因素影响,本月人民币总体呈现在6.92-7.13区间内维持双向波动的态势。其中,人民币在岸汇率从7.0791涨至6.9514,累计上涨1905个基点;人民币中间价从7.1225调升至6.9646,累计调升2123个基点;人民币离岸汇率从7.0370涨至6.9210,累计上涨1248个基点。结合2021年以来三大人民币汇率走势图(如图1所示)可以发现,主要受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和美元指数稳中有降的影响,12月份人民币汇率整体小幅走强,呈现在6.94-7.13区间内波动态势。在岸人民币于12月5日短暂收复7.0关口,于6日跌破7.0关口,并于12月7日再度收复7.0关口,离岸人民币于12月5日收复7.0关口。主要原因包括:第一,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新十条”在部分关键问题上进行了新的改进,包括调整隔离方式(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可以自行居家隔离)、优化核酸检测(不再检查跨区域流动人员的核酸结果、取消落地检)、保障居民购药需求等,“新十条”强化了资本市场信心,北向资金持续流入。第二,12月10日,美国劳工部发布美国11月通胀数据,美国11月CPI同比上涨7.1%,低于预期7.3%,较10月的7.7%回落0.6个百分点,表明美国的通货膨胀处于下行通道,这加强了市场对12月FOMC美联储放缓加息的预期,从而导致12月份美元指数稳中有降,从而减轻对人民币相应的压制。

从2022年12月的内部环境来看,稳增长政策继续发力,房地产行业支持政策接连出台,经济基本面维持修复态势,疫情防疫政策完全放开提振市场信息,对12月汇率形成支撑。国内政策方面,国内仍坚持实施灵活稳健的货币政策,旨在巩固经济复苏的基础。12月20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入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推动经济巩固回稳基础、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人民银行高度关注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12月20日,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主持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会议,会议强调当前要优化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022年12月的外部环境来看,中美利差仍旧持续倒挂且倒挂幅度较大,人民币依旧承压。截止到12月30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为3.8800%,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2.8410%;美国1年期国债收益率为4.7300%,中国1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1777%。跨境资金方面,北向资金流出对本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12月北向资金成交净卖入350.13亿元。美元指数方面,虽然通货膨胀数据超预期下降和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使得12月美元指数有所下降,12月20日,日本央行宣布将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的上限从0.25%上调至0.5%,美元指数受到一定拖累,但总体来看美元指数下行动力不足,短期内逐渐企稳,对人民币仍然造成一定压力。

总体来看,国内经济基本面修复节奏放缓、美联储加息放缓、中美利差倒挂、货币政策分化等因素引致本月人民币总体呈现走弱态势,呈现在6.92-7.13区间内维持双向波动。

二、人民币汇率后市展望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走势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拉升因素来看:第一,伴随稳经济政策持续落地,未来经济复苏态势进一步得到巩固,12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推动经济巩固回稳基础、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第二,随着临近春节,出口企业的结汇需求迎来释放,对人民币形成支撑。第三,人民银行对汇率市场进行调控,12月20日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主持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会议提出,要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优化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第四,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继二十条新措施之后,“新十条”在部分关键问题上进行了新的改进,包括调整隔离方式(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可以自行居家隔离)、优化核酸检测(不再检查跨区域流动人员的核酸结果、取消落地检)、保障居民购药需求等,“新十条”有利于强化资本市场信心,北向资金持续流入,未来或将成为支撑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

从压低因素来看:第一,国内政策方面国内仍将采取灵活宽松的货币政策,旨在保障经济稳增长,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任务,会议强调“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第二,美联储货币政策方面,在12月FOMC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将基准利率提升至4.25%-4.5%,上调明年终端利率至5.1%;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对通胀回落有信心之前,美联储不会降息。美联储下次加息会议大概率将继续加息25个基点,货币政策仍保持外紧内松的态势。第三,中美利持续差倒挂,截止到12月31日,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为3.88%,中美利差倒挂幅度仍然较大,压低人民币汇率。第四,海外需求趋于收缩,叠加各地疫情严峻影响出口生产运输,带动中国出口处于下行通道,削弱贸易顺差对人民币的支撑。

综合而言,美联储加息步伐短期内不会停止,国内外货币政策保持分化,压低人民币汇率,但随着国内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后续经济基本面恢复对人民币的支撑,人民银行力保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稳定,叠加年底释放的结汇需求,预计2023年1月人民币汇率在6.85-7.00区间双向波动。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挂靠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依托北京大学,重点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经济学理论、中国经济改革实践、转轨经济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等。同时,本中心密切跟踪宏观经济与政策的重大变化,将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纳入一个综合性的理论研究框架,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去解读,把握宏观趋势、剖析数据变化、理解政策初衷、预判政策效果。

中心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1)推动了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中心主任苏剑教授从2006年开始就呼吁中国应该立即彻底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并转而鼓励生育。(2)关于宏观调控体系的研究:中心提出了包括市场化改革、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政策的三维宏观调控体系。(3)关于宏观调控力度的研究:2017年7月,本中心指出中国的宏观调控应该严防用力过猛,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务院主要领导的批示,也与三个月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宏观调控有度”的观点完全一致。(4)关于中国经济目标增速的成果。2013年,刘伟、苏剑经过缜密分析和测算,认为中国每年只要有6.5%的经济增速就可以确保就业。此后不久,这一增速就成为中国政府经济增长速度的基准目标。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实践也证明了他们的这一测算结果的精确性。(5)供给侧研究。刘伟和苏剑教授是国内最早研究供给侧的学者,他们在2007年就开始在《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关于供给管理的学术论文。(6)新常态研究。刘伟和苏剑合作的论文“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经济科学》2014年第4期)是研究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苏剑和林卫斌还研究了发达国家的新常态。(7)刘伟和苏剑主编的《寻求突破的中国经济》被译成英文、韩文、俄文、日文、印地文5种文字出版。(8)北京地铁补贴机制研究。2008年,本课题组受北京市财政局委托设计了北京市地铁运营的补贴机制。该机制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被使用,直到现在。

中心出版物有:(1)《原富》杂志。《原富》是一个月度电子刊物,由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目的是以最及时、最专业、最全面的方式呈现本月国内外主要宏观经济大事并对重点事件进行专业解读。(2)《中国经济增长报告》(年度报告)。该报告主要分析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中长期问题,从2003年开始已经连续出版14期,是相关年度报告中连续出版年限最长的一本,被教育部列入其年度报告资助计划。(3)系列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和预测报告。本中心定期发布关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系列分析和预测报告,尤其是本中心的预测报告在预测精度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属学术机构,本报告仅供学术交流使用,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仅供参考,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研究中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经观】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