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力:制胜新赛道

朱克力博士2023-01-09 15:54

作者:朱克力博士,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新经济智库(CiNE)首席研究员、湾区新经济研究院院长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可以说,制胜新赛道正成为我国深度参与和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重塑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目标。

纵观全球历史,无论是企业发展,还是国家进步,看准方向并领跑新赛道是制胜之道。看企业发展,三星电子因看准方向,大量投入研发存储器和液晶面板,如今全球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已成为国际电子产业头部企业;诺基亚虽然抓住通信产业发展机遇在上世纪取得巨大成功,却与触屏手机失之交臂。看国家进步,英国曾因蒸汽技术而崛起,美国凭借信息技术而强大,无不是抓住新赛道机遇而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赋能各个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迭代。新赛道主要以新技术或新模式为核心竞争力,是分工更细、技术更高、迭代更快、更利于形成优势的新兴产业或细分领域,具有引领性发展、颠覆性创新、爆发式成长等特性。如果说科技创新是推进竞争力提升和现代化先行的关键变量,那么制胜新赛道就是产业迭代升级与换道超车的必由之路。

放眼国内,各地在竞逐新赛道方面不遗余力。有的推动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先导产业,有的前瞻布局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有的超前谋划区块链、太赫兹、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应当注意的是,制胜新赛道既要抢占新技术前沿,也要努力在不确定性中锚定其中的确定性。比如,数字化和低碳化,是引领未来产业发展、贯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力量,可作为各地培育差异化新赛道的共性基座。

制胜新赛道,无疑需要更为系统的方法论。结合各地已有的一些创新实践,基于从科技到产业的转化规律和推进方式,其基本路径是,在看准方向、锚定价值的基础上提前布局,在推进过程中持续激活人和场景的力量。具体而言,可重点从三方面协同发力。

突出创新驱动,布局新赛道。注重从新赛道的起点出发,以推动重点产业链与未来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运用产业生态圈理念,将创新与产业化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涵盖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链条的创新生态链,吸引各类创新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和集聚协作。与此同时,应实施一系列创新驱动政策,梳理完善相应法律,营造有利于各种超前的高科技和新应用竞相涌现的良好氛围与法治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培育新赛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制胜新赛道的一个关键在于“赛手”,以及激励其跑出好成绩的新机制。应着眼于新赛手成长,加快培育一批平台型龙头企业、区域性科技服务机构和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围绕紧缺人才制定针对性政策,根据新赛道产业人力资本需求规模与层次,搭建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引育管理体系。既要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也要加快引进高端人才,为各类人才发展提供更优质保障。

深化场景供给,建设新赛场。想要真正跑通新赛道,必须尊重产业规律,遵循需求导向和场景驱动。新赛道依托的新赛场,由大量可验证需求和可落地场景构成。应通过搭建产业新生态载体,优化场景供给流程,形成产品接入、场景实测、推广示范的全流程场景生长链条,加速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在挖掘国内市场的同时,应着眼全球,在全球范围开掘制胜新赛道的更大需求和更多场景,瞄准世界一流创新资源开展合作,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并增强国际影响力,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跃升。

主导未来的产业格局越发清晰

在诸多新兴行业带动下,新动能的快速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新动能指数多年来呈现出持续高速提升态势,反映出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政策成效,标志着中国新兴产业发展正在开启科创引领、数智赋能的“大周期”,驶入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的“新赛道”。

近年来,无论是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中国经济“脱虚向实”,还是强调金融要“回归本源”,对于重振实体经济和发展新兴产业,都可谓是重大利好。在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过程中应胸怀战略思维,立足中长期发展需要,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脱虚向实”侧重于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发展新兴产业。当前,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国内不少新兴产业颇具发展优势,无论在市场、产品、技术还是就业、效率等方面,皆有较大增长潜力。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新动能不断成长壮大,投资结构和供给结构加速优化,主导未来市场的产业格局越发清晰。

从各个产业方向来看,新兴产业的发展变化可以概括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5G+AI开启重大产业周期,数字创意产业爆发式增长,智能制造成为产业变革重要方向,高端装备制造的支撑材料成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核心关键,双碳目标助推绿色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走向技术成熟期,新能源汽车新型充电、换电产业登上风口,生物技术应用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快速发展期。

在诸多新兴产业中,发展基础较好的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产业规模化发展阶段,有着较大的国际化发展潜力。其中,新能源汽车在资源、产业、成本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光伏产业几乎和国际同步发展;海洋资源利用中的海水提碱居世界领先地位。

同样有着较好基础的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初步形成了聚集发展的格局。这两个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在于,如何引进核心技术并进行开发和吸收,充分而有效地融进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之中。

而优势较大的生物医药产业、生物育种产业,则亟需加速其产业化。中国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方面,总体上居于发展中国家的领先地位,其未来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优势,让走出去的步伐更为坚实有力。

正处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攻坚阶段的航空航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需要在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上重点加强,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此外,海水淡化已进入可以产业化的阶段,海洋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也已基本完成,为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及其国际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先行条件。

而这些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又进一步带动科技研发、知识产权、数据安全、人力资本、应用场景等更多需求,同时在新基础设施建设、新生产要素聚合、新市场主体培育、新协作方式运用、新治理体系完善等方面协同发力,日益成为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力量。

新基建与新消费加速同频共振

展望“十四五”时期,处于“大周期”的新兴产业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五方面的持续深化:一是新技术驱动,二是新需求牵引,三是新基建支撑,四是新模式迭代,五是新场景落地。新兴产业的发展成果,最终要还是要反映到消费上来。可以说,新兴产业本身涵盖的是从前端基建到终端消费的整个市场大链条,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关键,在于促进新基建与新消费的同频共振。

如果说,作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代表,新基建是促进科技和消费创新的驱动器,那么,新消费则是进一步稳住和夯实经济发展基本盘的压舱石。新基建与新消费何以实现同频共振?主要是基于二者共同的数字内核和智能机理,加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促进企业流程再造和供应链协同创新,加快产业迭代兴替。

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新基建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新基础设施与新生产要素、新市场主体、新协作方式、新治理体系等一起,共同构成了新经济发展的五大动力来源,新基建居于其中的基础位置,主要建设内容就是新经济基础设施,尤其是面向“云、网、端”即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其有助于应对全球经济衰退对中国的传导性影响以及自发性影响。从短期来看,最大考量就是新基建能否拉动大量需求,以对冲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实现稳投资稳增长稳就业等目标。

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以新基建与新消费为需求载体,供给侧改革、需求侧管理和制度创新赋能,将进一步打破传统物理边界和要素市场化体制机制约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深度融合、治理能力提升;以新消费和新基建为市场两翼,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将不断构筑以新基础设施为运行基础、新生产要素为内在源泉、新市场主体为有生力量、新协作方式为组织形态、新治理体系为长效支撑的新经济生态系统。

在新基建的环境下,消费端将产生积极变化。举个例子,对于企业而言,5G直接带来的效用是带宽与传输效率的大幅上升,比如直播行业和短视频社交,其成本最高之处,是摊付越来越高的带宽费用,而5G的普及会大幅降低网络延迟,相对带宽成本也会大幅下降,在为企业减轻成本压力的同时提高效率。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新基建支撑的AI、5G、数据处理等将惠及普通生活服务,也将更懂消费者心理,根据消费者需求倒逼生产者生产符合to C需求的产品,然后继续向上游逆向重塑供应链,这也是to B领域的下一个十年以及新消费的逻辑起点。

当然,“十四五”期间,新基建与新消费加速同频共振,在可能带来百万亿级产业互联网大市场的同时,也有望形成以改革为新经济拓空间、以新经济为改革添动力的可持续良性互动新格局。

科创引领、数智赋能新兴产业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新兴产业则是关键中的关键。要收获更大的新兴产业“大周期”新红利,必须依靠科创引领、数智赋能,着力推进消费内循环和科技内循环。在此过程中,通过新一轮改革开放,练好内功,实现消费、制造、科技、投资、服务、金融等全方位循环,释放未来内需潜力。

消费是经济大循环的“压舱石”。在稳定外部需求的同时,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尽管中国传统人口优势正在消退,但在提升人力资本、新型城镇化以及数字经济等新技术新产业领域,还有可挖掘的巨大潜力。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催生的消费新业态新场景,供应链整合和渠道营销创新带来的消费新模式新服务,正在成为推动消费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与新力量。

科技是经济大循环的“驱动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数据成为举足轻重的新生产要素,在新基建牵引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以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为抓手,补短板与锻长板齐头并进,助推产业链向中高端跃迁。而在此过程中,应加快突破硬核科技和卡脖子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同时将产业基础再造与产业链提升结合起来,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从微观机理来看,受疫情和外部形势等变量影响,短期的需求萎缩可能是需求的变化或转移,比如线下转向线上,以及品类或平台间的转移。因此,通过“四维整合”即有效整合和运用好相关政策、技术、模式、场景等要素,通过改革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企业供给能力,满足用户独特价值需求,成为保持战略定力、挖掘内需潜力的关键恒量,也是企业和城市在双循环格局下赢得先机的不二法门。

倘若说,科创引领旨在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数智赋能则有望全生命周期促进企业降本增效,二者共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但要注意的是,对于新兴产业尤其是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市场主体来说,如何避免盲目追求数字化,也是一个需要考量的问题。

数智赋能贯穿数字化转型全过程。其核心在于,发挥数据要素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赋能企业在降低运营成本、加速流程再造、提升生产效率等方面获得全要素全周期全链路的红利。但作为中小企业而言,决不能盲目追求数字化,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与产业内生逻辑,科学评估自身是否具备数字化转型所需的行业经验、管理水平、人才梯队、价值导向和信息化基础,坚持实事求是和量力而行,避免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

在此基础上,应着眼于企业降本提质增效,以绿色发展为出发点、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促进企业流程再造和供应链协同创新,加快产业迭代兴替,真正实现转型升级。

激发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力

进入“大周期”的新兴产业,如何更好地行稳致远?重在激发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力。近期围绕新兴产业相关方向的各类规划纷纷出台,从促进政策实施来看,“十四五”时期新兴产业的发展,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也是各地在执行过程中要尽量规避的三个方面:

新赛道布局方面,应避免短期思维和重复投资。要以战略眼光、前瞻思维和差异化策略,抢抓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基于各自资源禀赋及优势布局本地新兴产业重点技术方向和发展领域。

新主体培育方面,应避免只重技术不重人的倾向。要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才创新创业、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环境,弘扬企业家精神,涌现一批耕耘新兴产业的科创企业家。

新场景供给方面,应避免与中长期发展需求脱节。要打造适合新兴产业发展的赛场和场景,以较大的潜在市场需求为牵引,搭建产业新生态载体,优化场景供给流程,形成产品接入、场景实测、推广示范的全流程场景生长链条,加速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与此同时,新兴产业发展进入“大周期”,也意味着内外环境面临巨大不确定性,有时和风细雨,有时惊涛骇浪。但对于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相关企业而言,这恰恰是亮功底、展实力、见真章的关键窗口期。要以科技创新为关键变量,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锚定新兴产业核心价值,在创新中穿越周期,在发展中规避风险,具体包括三个要点:

放大格局,提升使命”,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和新发展格局谋求发展,企业的底座是商业和人,塔尖则是格局使命与战略定力,外部越混沌必须内在越笃定。

死磕痛点,创变价值”,善于捕捉用户不断转移的痛点,创新商业模式满足其实际需求与独特体验,持续做商业社会的造物者和创变者。

抱团取暖,众智成城”,单打独斗还能生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唯有和衷共济,与智者同行、与善者同频、与高人为伍、与贤良共生,与产业链上下游携手协同。

惟其如此,方可能“避险于未发,制胜于无形”,从容应对市场和外界未知的危与机。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朱克力博士】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