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宏观|2022年中国消费形势回顾与2023年展望

苏剑2023-01-10 08:49

2022年中国整体消费形势受国内疫情局部规模性反弹、失业率上升、居民消费意愿降低、汽车消费波动明显等因素的影响,呈现急降缓升趋于平稳的走势,其中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局部规模性反弹使得服务类消费持续承压,疫情反复导致失业率上升,同时降低了消费者对就业、收入及消费意愿的信心,居民收入下滑以及消费预期转弱致使消费需求减少,从而拉低了消费增速。展望2023年,尽管在低基数效应、防疫政策不断优化调整、商品零售渠道多样化发展以及多项促消费政策落地等因素的推动下,未来消费大概率扭转疲软态势,实现持续恢复,但国内总人口减少以及老龄化进程加快均不利于消费需求的扩张,同时疫情防控政策的突然转向短期内会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扰动,从而一定程度上会压低未来消费增速。因此,预计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自然同比增速会逐步走高,然后趋于平稳,累计同比增速在6.1%左右。

一、2022年消费形势回顾

2022年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下降0.1%,低于2021年13.8个百分点,增速在5月到达最低点后缓慢回升,10月又开始了第二轮下滑,整体呈现急降缓升趋于平稳的走势(如图1-1所示)。其中,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上半年同比下降0.7%,前三个季度同比增长0.7%。从单月增速来看,3-5月同比增速处在负数区间,4月到达最低点后又开始逐步回升,10月增速再次由正转负,整体呈现先降后升再小幅下降的走势。

综合而言,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受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局部规模性反弹的影响,全年消费增速表现出急降缓升趋于平稳的走势特征。

年初由于疫情好转,各地疫情防控措施相对宽松推动了餐饮等服务类消费回暖,同时居民出行受限减少提升了购车需求,使得消费恢复有所加快,形成了年内最高点。从3月开始,新一轮疫情持续蔓延,直至6月才有所好转,期间波及了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最严重的时候整个4月上海都处于封禁状态,这一方面导致餐饮、旅游等服务类消费继续承压,且严格防疫政策下对交通、物流的管制也抑制了线上消费;另一方面,疫情扩散导致失业率上升,城镇调查失业率在4月达到近两年内峰值6.1%(如图1-2所示),同时疫情反复降低了消费者对就业、收入及消费意愿的信心,消费者信心指数从4月开始急剧下降后至今仍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如图1-3所示),居民收入下滑以及消费预期转弱致使消费需求减少,从而拉低了消费增速。此外,叠加2021年同期高基数效应使得2022年3-5月消费增速大幅下滑。从6月开始,疫情总体有所好转但局部地区反弹接连发生,伴随密集促消费政策的出台,消费增速虽有所回升但恢复速度较为缓慢,11月开始由于疫情防控政策的转向,疫情在年底迎来一次集中爆发,对消费产生短期扰动,从而导致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都处在较低的水平上。

第二,消费呈现明显分化。

从整体来看,限额以上和限额以下消费呈现明显分化。如图1-4所示,截至2022年11月,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个百分点,这一差值自3月疫情再次扩散以来有明显扩大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疫情对灵活就业的、聚集在服务业中低技能的中低收入群体冲击更大,收入大幅下降,社会贫富差距被进一步拉大,从而导致消费领域出现明显分化。从细分品类来看,不同商品的消费也存在明显的分化。粮油食品类、中西药品类等必选消费品受疫情冲击的影响较小,增速较为平稳,但服装鞋帽、化妆品类等可选消费品增速随疫情波动明显(如图1-5所示)。疫情的长期存在使得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为了提高抗风险能力,会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必选消费品由于缺乏弹性,整体消费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但是可选消费品受收入、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较大。此外,受地产行业低迷、商品房销售持续下降拖累,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关联产业消费同比一直下滑(如图1-6所示),至年底也未出现好转迹象。

第三,汽车消费成为影响消费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

汽车消费增速在2022年2月短暂回暖之后,又呈现大幅下滑趋势。严峻的疫情形势导致部分车企停工停产,汽车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叠加物流阻碍使得供给端承压,同时油价、车价上涨,许多企业裁员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需求端不振,汽车类零售额大幅下滑,进一步压低了消费。6月以后,在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开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密集促汽车消费政策出台后,汽车消费大幅上升,带动消费超预期回升,但随着前期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得到释放,持续的促汽车消费措施对消费的拉动作用也在边际减弱,表现在数据上就是随着汽车消费增速的放缓,消费恢复也进一步放缓(如图1-7所示)。

二、2023年中国消费形势展望

综合拉升和压低因素,与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相比,预计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自然同比增速会逐步走高,然后趋于平稳。

从拉升因素看:

第一,低基数效应。

伴随着新一轮疫情的扩散,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一直处于低位,对2023年形成了低基数效应。预计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明显高于2022年同期值,其中基数效应对拉高消费增速的贡献率大概为40%左右。

第二,餐饮、旅游、娱乐为主的服务业消费加快恢复。

随着疫情防控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将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大众会理性的面对病毒、科学的预防和治疗病毒,居民恐惧心理的消失叠加疫情防控政策的全面放开,前期由于接触风险和社交半径缩小抑制的消费需求将会迅速释放,服务类消费将逐步回归常态。此外疫情好转为进一步人口流动创造了条件,未来国际旅游有望逐步恢复,从而对消费加快恢复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

第三,商品零售渠道多样化发展以及县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线上消费对消费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

随着直播带货等零售新业态日益壮大,县乡物流体系等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不断完善,疫情冲击倒逼零售及餐饮企业不断开拓线上业务、加快发展网络销售、外卖送餐等无接触服务,使得线上消费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得以拓展,其对消费增长的贡献率将逐步提升。

第四,政策推动因素。

2022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具体包括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费能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2022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提出五大方面20项重点举措,协同发力、远近兼顾,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着力稳住消费基本盘。2022年7月7日,商务部等17部门从6方面推出12条举措,进一步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助力稳定经济基本盘和保障改善民生。2022年9月26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延长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期限至2023年年底,这是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第三次延期。另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随着疫情管控措施进一步放开、密集促消费政策的出台,预计未来消费增速将进一步提升。

从压低因素看:

第一,人口因素。

据我们测算,中国人口峰值在2017年,中国总人口在2018年开始出现负增长。即使按照官方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人口净增长仅48万,人口最晚也将在2022年出现负增长,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口总数正在或即将逐年减少。一个国家总的市场规模取决于人口总量和人均消费,人口就是市场,就是总需求。当总人口开始减少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存在收缩的风险。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经济活力也将不断地减弱。尽管三孩生育政策落地,相关政策配套支持措施也相继发布,但是要改善中国现有的人口结构、提高总和生育率仍需要很长时间。总人口减少、老龄化进程加快都抑制了消费需求的增长。

第二,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降低,边际消费倾向下降。

短期来看,由于疫情反复且持续时间过长,消费者对就业、收入及消费意愿的信心大幅下降,为了提高抗风险能力,会增加储蓄,减少消费,根据央行公布的2022年住户存款数据显示,居民储蓄意愿显著增强,在疫情没有实质好转前很难改变这一现状。同时疫情冲击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远大于高收入人群,而低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力更强,收入增速降低会导致消费增速出现明显下滑。长期来看,总人口减少伴随着老龄化加剧导致劳动力数量急剧下降,整个社会总产出减少使得人均收入增速下降,进而拉低消费增速。

第三,消费恢复不均衡,可选消费需求继续承压。

服装鞋帽、金银珠宝等消费受收入的影响较大,在居民收入未如预期好转之前,此类消费需求将持续受到压制,而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消费还受地产周期下行拖累,商品房销售恢复正增长还需一定的时间,因此这类可选消费可能会继续承压。

第四,新冠疫情短期内可能存在一定扰动,抑制服务类消费。

疫情防控政策的转向会使新冠疫情在全国范围内迎来一次集中爆发,短期内会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扰动,但随着疫情逐步常态化,大众能够科学预防和治疗病毒,这种影响会逐步减弱。

综上所述,随着疫情防控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将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居民恐惧心理的消失叠加疫情防控政策的全面放开,前期由于接触风险和社交半径缩小抑制的消费需求将会迅速释放,服务类消费将逐步回归常态,同时在2022年低基数效应、商品零售渠道多样化发展以及多项促消费政策落地等因素的推动下,未来消费增速将进一步提升。然而,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中国人口最晚也是2020年达到峰值,由于出生率持续下降,总人口开始不断减少,消费需求将面临收缩的风险。此外,总人口减少伴随着老龄化加剧导致劳动力急剧下降,整个社会总产出受此影响可能下降,进而引发人均收入增速下降,最终不利于消费的扩张。因此,综合以上逻辑判断,预计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在6.1%左右。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挂靠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依托北京大学,重点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经济学理论、中国经济改革实践、转轨经济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等。同时,本中心密切跟踪宏观经济与政策的重大变化,将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纳入一个综合性的理论研究框架,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去解读,把握宏观趋势、剖析数据变化、理解政策初衷、预判政策效果。

中心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1)推动了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中心主任苏剑教授从2006年开始就呼吁中国应该立即彻底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并转而鼓励生育。(2)关于宏观调控体系的研究:中心提出了包括市场化改革、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政策的三维宏观调控体系。(3)关于宏观调控力度的研究:2017年7月,本中心指出中国的宏观调控应该严防用力过猛,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务院主要领导的批示,也与三个月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宏观调控有度”的观点完全一致。(4)关于中国经济目标增速的成果。2013年,刘伟、苏剑经过缜密分析和测算,认为中国每年只要有6.5%的经济增速就可以确保就业。此后不久,这一增速就成为中国政府经济增长速度的基准目标。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实践也证明了他们的这一测算结果的精确性。(5)供给侧研究。刘伟和苏剑教授是国内最早研究供给侧的学者,他们在2007年就开始在《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关于供给管理的学术论文。(6)新常态研究。刘伟和苏剑合作的论文“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经济科学》2014年第4期)是研究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苏剑和林卫斌还研究了发达国家的新常态。(7)刘伟和苏剑主编的《寻求突破的中国经济》被译成英文、韩文、俄文、日文、印地文5种文字出版。(8)北京地铁补贴机制研究。2008年,本课题组受北京市财政局委托设计了北京市地铁运营的补贴机制。该机制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被使用,直到现在。

中心出版物有:(1)《原富》杂志。《原富》是一个月度电子刊物,由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目的是以最及时、最专业、最全面的方式呈现本月国内外主要宏观经济大事并对重点事件进行专业解读。(2)《中国经济增长报告》(年度报告)。该报告主要分析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中长期问题,从2003年开始已经连续出版14期,是相关年度报告中连续出版年限最长的一本,被教育部列入其年度报告资助计划。(3)系列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和预测报告。本中心定期发布关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系列分析和预测报告,尤其是本中心的预测报告在预测精度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属学术机构,本报告仅供学术交流使用,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仅供参考,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研究中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经观】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