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2022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企业治理风险披露率为31% 三方面推动ESG披露积极性

李晓丹2023-01-13 18:28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1月12日,毕马威中国发布《2022可持续发展报告调查》。报告显示,约四分之三发布报告的公司进行了重要性评估并披露了相关议题,在中国N100中这一数据为64%。此外,报告也对企业对自身、利益相关者及更广泛的社会影响的报告情况进行了调查,G250中有39%的公司同时报告了这三种影响,而N100中做到的公司不足三分之一;原因可能是前者为利益相关者驱使的动力更加充足。

这份调查还特别指出了大型企业披露ESG信息时所面临的进阶挑战——样本报告中以叙述方式为主披露ESG信息的公司占大多数,G250及N100中仅2%的公司公布了对应的定量或财务数据;“社会”与“治理”相关内容的披露状况亟待改善。治理风险是可能影响合规性或业务诚信的风险,例如贿赂和反竞争行为等,然而在调查中,只有44%的 G250 公司承认治理要素对其业务构成风险。

信息披露标准

在区域层面上,非洲、西欧和亚太地区的N100公司治理风险披露水平最高,均为49%;而在美洲地区,北美(37%)和拉美(33%)均有待提升。中东地区则相对落后,披露率仅为13%。不难看出,重要性议题与披露水平之间的关联度不足,存在脱节现象。重要性评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将重点ESG要素从关注层面转化为实践层面,促进报告披露。中国 N100的治理风险披露率为31%,随着中国对这些因素的关注与日俱增,加之重要性评估的帮助,其相关披露水平有望得到提升。

治理风险披露

谈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大多数公司都有相关报告,将近四分之三的G250公司在报告上引用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中国N100亦有明显进步,从2017年5%的披露率提升至2022年的47%。具体指标方面,全球样本内有三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依旧热门: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12: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13:气候行动。

中国N100发展目标

在对中国N100的调查中,有17%的公司在报告中展现了所有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除了8、13外,“9: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脱颖而出成为中国N100企业中最受欢迎的目标之一。这不仅体现了企业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负责关注,也映射出中国在产业发展方面的活力。中国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同时,注重就业优先、人才强国战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向世界展示了永续发展的信念。

毕马威国际ESG主管合伙人约翰•麦科理(John McCalla-Leacy)指出,ESG并不止于气候领域,在环境、社会和治理这三个领域,推进ESG不仅可以使企业在未来免于陷入被动,而且可以帮助企业做好准备,以更高的透明度、更强的韧性和更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来成为趋势的引领者。

毕马威中国ESG报告和鉴证服务主管合伙人朱文伟表示,报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5800家企业的ESG报告进行观察,以分析企业ESG信息披露实践的进展和趋势(N100公司,即指100家中国公司, G250即指全球250家公司),今年通过报告可以看到一个共识,那就是企业普遍形成了风险共识,认识到ESG带来的商业风险。

“在气候变化、公共健康危机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承认ESG议题对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其中,在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驱动下,气候变化已成为企业披露最多的ESG风险,其次是社会和治理风险,尽管目前企业对相关风险的描述多以叙述为主,缺少对风险的量化分析和评估。”朱文伟说。

朱文伟介绍,报告针对中国企业,重点在三个方面对企业进行了考察:第一个重点领域,分析重要性议题,推动利益相关方参与,重要性评估是一份ESG报告的基石,也是企业进行有效披露的起点。

第二个重点领域,响应“双碳”目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企业在披露减碳目标及碳指标有关的绩效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共有45家中国N100披露了碳减排目标。其中84%的企业表示将依靠自主的减排措施以实现其减排目标;16%的企业表示将借助碳信用措施以实现目标。

第三个重点领域,新规助力企业ESG增信,探索共赢机会。进行独立ESG鉴证有助于增加公开披露的ESG绩效信息质量的信心和公信力。在过去的两年,中国N100公司的ESG鉴证率翻倍,从2020年的15家公司增加至2022年的30家,反映出企业对ESG鉴证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

与国际相比,中国的ESG发展有哪些新趋势?

毕马威中国气候与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沈莹表示,通过对企业的调查发现,中国的ESG发展出现了三个新的趋势。

第一,ESG披露标准将进一步完善。过去一年来,世界各地的监管机构、非营利组织标准制定者在非财务披露方面纷纷采取重大行动,中国也颁布了首份企业ESG信息披露自愿性指导意见。中国亟需要跟上全球报告体系一致化的步伐,不断完善披露要求,建立与国际接轨并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特点的信息披露标准,以良好的ESG披露机制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ESG作为“筛选器”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高质量的ESG信息披露有助于企业向利益相关者沟通其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和机遇,同时也对企业从市场获得融资和提升市场价值至关重要。

第三,中国正在积极实施“双碳”战略,推进企业低碳转型,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制定明确碳目标和实施精准减排,真正减少自身的排放,而非仅依靠碳信用,预计2023年将是从讨论迈向行动的一年。

不过,中国企业在践行ESG时,也会遇到实际问题。

沈莹就表示有两个问题还是比较集中的:首先,在积极寻求ESG发展的同时,部分企业仍然面临践行ESG的诸多挑战,比如没有设立ESG战略和目标,公司的重视程度不够、可持续发展报告质量不高等;其次,ESG报告是企业ESG管理实践的展现但不是ESG工作的最主要目的,企业需要将ESG融入到公司战略和运营中,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实施路径和绩效指标,建立合理有效的治理架构,建立符合相关报告框架的信息披露策略,适应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和满足市场对企业ESG信息的要求。

“我们看到在过去几年充满不确定性的商业环境中,那些ESG表现优异的企业显现出了更强的韧性,以及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资本支持和稳健的发展。”沈莹说。

ESG信息披露是消除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和社会监督失焦的重要基础,长期来看有利于企业提升自身风险管理水平,推动更多资金和资源配置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领域,并向公众展示企业在服务经济、社会、环境高质量发展方面的责任和贡献。对于中国而言,提高ESG信息披露的主动性,也仍然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朱文伟建议,可以从监管政策、资本市场以及标杆企业的表率作用三个方面推动企业ESG信息披露的积极性。

在监管政策要求方面,确立ESG信息披露的基础制度起到关键作用。政府监管是驱动全球ESG迅猛发展的主要力量。截至2021年8月,全球已有86个市场迎来政府机构、行业团体或国际组织出台的强制或自愿的ESG法规和指南。早在2006年,深圳交易所已开始对于上市企业社会责任/ESG信息披露发布相关的指引,2012年,香港联交所也发布了自愿性质的ESG报告指引,并在2016年逐步开始过渡到半强制披露的要求。以交易所为代表的监管机构对于ESG信息披露的要求成为众多企业披露ESG信息的起点。

此外,也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动ESG生态建设。近年来,资本市场ESG生态的持续发展,促使众多市场主体逐渐关注企业ESG信息披露,尤其是银行、资管等机构,通过加大ESG因素在投融资环节的整合力度,让ESG信息披露从监管机构的要求逐步升级为资本市场的关注要素,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积极抢占ESG投资风口。对于企业而言,积极进行ESG信息披露,能够使投资者充分了解企业的气候相关风险和整体风险管理情况,进而将企业ESG因素纳入投资决策,从而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经济转型的功能,进而推动资本市场向负责任投资方向转型升级。

标杆企业的表率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大型国企、行业龙头等具有引领作用的企业在ESG信息披露中发挥了表率作用,沪深300企业中绝大部分已发布了独立的ESG报告。头部大型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示范效应比较明显。2021年,国务院国资委进一步推动ESG体系建设,明确将ESG工作纳入社会责任工作范畴,要求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在ESG体系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以此带动ESG投资、评级、信披、政策等体系建设。

“除了以上三个因素外,对于企业而言,重视起ESG信息披露的管理价值与沟通价值亦成为ESG信息披露的重要推动因素。”朱文伟表示,在相关政府、监管机构及资本市场等多方的推动下,ESG已经成为企业治理的重要关注项, 企业在强化ESG信息披露的过程中,短期尽管可能会面临成本提高的困扰,但从长期来看,随着企业信誉的提升,可以创造长期价值。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宏观经济研究院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