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中国ESG可持续发展市场主管合伙人倪清:中国ESG体系要认真思考如何与国际接轨

李晓丹2023-02-03 15:57

普华永道中国ESG可持续发展市场主管合伙人倪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ESG投资系统性建设至关重要,对于中国的ESG体系来说,还需要在推进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如何与国际接轨。

“接轨非常重要,中国的ESG体系建设也在加快推进中,争取在更广泛的架构下努力推进标准的建立。” 普华永道中国ESG可持续发展市场主管合伙人、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倪清表示,制造业、金融服务业和消费品零售业这些行业领域尤为重视ESG,主要是因为这几个行业具有较高的国际市场性和供应链流通性,其消费者的低碳意识业已形成,低碳已经被这些行业视为产品竞争优势之一。

倪清进一步指出,在发展ESG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这个路径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类型,因为 ESG实际上就是一个多元化包容性的框架,企业的推进就应该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以下为对话内容:

经济观察网:为什么制造业、金融服务业、消费品企业都如此重视ESG?

倪清:全球的企业都在思考怎么推进ESG,在经济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都看到了ESG这个大趋势,现在不仅要比产品的性能、价格,还要看生产的工艺是不是低碳或者零碳的,这已经形成了共识,在这个共识之下,很多监管要求也开始相应做出调整。制造业、金融服务业和消费品零售业这些行业领域尤为重视ESG,主要是因为这几个行业具有较高的国际市场性和供应链流通性,其消费者的低碳意识业已形成,低碳已经被这些行业视为产品竞争优势之一。

目前,国际的披露准则体系也在逐步形成。比如,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ISSB)就在紧锣密鼓的推进可持续披露体系。ISSB是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基金会)框架下建立的机构,宗旨是为企业在可持续性发展领域制定信息披露和国际认可的报告标准。2020年9月,中国也在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了碳排放的“3060”目标: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全球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的情况下,ESG是一种长期主义的视角。2015年12月,G20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牵头成立了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以下简称为“TCFD”),期望制定和提供一套全球一致公认的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建议框架,帮助投资者、贷款方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合理评估气候变化相关风险及机遇,做出更明智的财务决策。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美国、欧盟、英国以及中国在考察披露信息时,核心指标中都是将非财务的气候相关披露和财务信息形成关联。

经济观察网:未来的中国ESG体系如何与国际接轨?

倪清:接轨非常重要,中国的ESG体系建设也在加快推进中,争取在更广泛的架构下努力推进标准的建立。

今年3月,国资委成立了科技创新局、社会责任局,有利于更好推动科技创新,履行社会责任,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6月就要求央企上市公司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探索建立健全ESG体系,推动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力争到2023年实现相关专项报告披露的“全覆盖”。

在金融体系方面,银保监会印发了《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要求银行保险机构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提升自身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不管是监管标准制定的,还是资本市场上市信息披露的,从这些维度来看,2023年将是非常关键的一年,中国的ESG体系将会更加科学和完整。当然,要与国际接轨,还可以在自身可持续披露体系以外,广泛借鉴成功的经验,例如在金融方面可以参考香港的做法,也可以对标ISSB的标准。

经济观察网:对于企业来说,ESG已经是必考题,在执行和落地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倪清:企业的ESG执行环节非常重要。目前,有部分企业还是会存在年底突击做ESG报告的情况,花上一两个月来搜集信息、整理报告。也有一部分企业会更积极一些,更关心ESG的评级,希望通过分数比较高的评级来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开始从业务调整向管理和战略更高纬度的层面推动ESG。比如,有的公司能够从董事长层面来考量ESG为商业带来的风险和机遇,因此ESG合规越来越受到高层的重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企业在评级过程中都会遇到“漂绿风险”,在投资端,是指投资人未能开展有质量的ESG审查,而错误地纳入了很多“非绿”的标的;而在发行端,是指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无法按照承诺的框架进行投放,或者投放项目的环境及社会效益并没有披露或没有达到承诺的目标。这是目前很多企业遇到的监管风险。

刚才也提到了,中国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正在不断增强,ESG理念会让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能够主动承担环保责任的企业,这就是消费者的投票,也是在倒逼企业做出选择。

在发展ESG的过程中,企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这个路径里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比如有些侧重碳中和,有些会更多地侧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还有些会积极推动乡村振兴计划。ESG实际上是一个多元化包容性的框架,企业推进就应该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经济观察网:在2022进博会期间,普华永道在进博会发布了《PHA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白皮书》,PHA市场规模将超600亿元,生物材料的研发和市场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与中国的“双碳”目标推进有效结合?

倪清:600亿元的PHA市场规模还仅仅是一个短期预测,潜在市场规模将会超过万亿元。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PHA),是近20多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是很多微生物合成的一种细胞内聚酯,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生物材料。由于PHA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生物可降解性和塑料的热加工性能,所以它同时可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和生物可降解包装材料,因此它已经成为近年来生物材料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热点。PHA还具有非线性光学性、压电性、气体相隔性很多高附加值性能。

PHA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主要是有了更好的工业化的环境可以保证产品质量,能够以更接地气的价格推向市场,市场需求也更加多元化。PHA是个细分赛道,这个领域中已经出现了头部消费品,比如一些化妆品公司会更多使用可以自然降解的原料,从而对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保护。

从这个角度来看,PHA市场会具有很强的爆发力,消费者认知的提升会倒推上游企业使用更环保的材料和新材料,新一代的消费者对环保的需求已经成为趋势,所以对市场规模的预测建立在行业数据的基础上,也参考了海外市场的发展情况。

PHA市场发展与“双碳”目标推进是可以紧密结合的,在细分的材料领域推进ESG,企业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开源节流来推动ESG转型。

经济观察网:您曾提出中国市场ESG信息披露准则问题,您期待2023年会出现哪些新的变化?

倪清:目前国际上使用比较普遍的一项准则是财务信息与气候的披露准则。2015年12月,由G20成员国组成的金融稳定理事会(FSB)设立了气候变化相关财务信息披露指南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作小组”)。2017年6月,工作小组发布了第一份正式报告,即气候变化相关财务信息披露指南(TCFD),并于此后每年发布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目前TCFD是全球影响力最大、获得支持最广泛的气候信息披露标准,它的出现,不仅促进了G20成员国间的制度一致性,并且为气候相关财务信息的披露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架构。TCFD供金融机构与企业参考的气候相关数据披露框架,已经受到全球监管与资本市场的认可。

中国也需要有一套类似TCFD的ESG规则,披露简单、公开透明的管理框架,应该说是ESG的顶层治理,之外还要有战略和风险管理的流程,最后就是数据。近期看到了关于披露新要求的密集公布和探讨,未来的趋势十分明确,不仅仅要求信息披露,还会涉及到公司治理和战略层面。

经济观察网:最近几年,企业的压力很大,在推动ESG时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办法?此时推动数字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倪清:对于企业来说,想要回到过去的增长,一个是要保证产品品质,另一个是要降低成本,也就是要把内功练好。在消费领域,当整体消费受到影响的时候,就应该需要新的产品营销点,用局部的增长来覆盖整体消费的缺口,以此维持企业的运转,等待整体增长的回复。

对企业来说,通过数字化转变内部管理,应该用好ESG在企业内部的作用,一般重视ESG的企业,其员工也更具有凝聚力,员工与管理层一起共克时艰,才能迎接下一次的机遇。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宏观经济研究院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