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炬高新屋漏偏逢连夜雨:高管出事、股权悔拍、监管函……

邹永勤2023-02-22 20:42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邹永勤 俗话说,二月红杏闹枝头。但对于酱油行业的头部企业中炬高新(600872.SH)而言,这个二月,却是麻烦事闹心头,没完没了。

2月20日晚,中炬高新发布公告称,于2月17日晚收到中山市监察委员会的两份《留置通知书》,公司副总经理张卫华、朱洪滨因涉嫌严重违法,经广东省监察委员会批准,中山市监察委员会对两人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

此前的2月16日,中炬高新披露了原第一大股东中山润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润田)所持股份新增司法轮候冻结,以及1200万股遭遇悔拍需要重新拍卖等情形。

而更早前的2月1日,中炬高新因重大诉讼事项遭遇上交所下发监管工作函,这已经是其近两个月内的第二份监管工作函。

张卫华前科:曾因严重失职受处罚

2月20日晚的公告显示,此次出事的两位高管,均是在中炬高新工作逾二十多年的“元老级”人物,其中,1967年出生的张卫华,于1995年起在公司任职,2004年8月起任副总经理;1968年2月出生的朱洪滨,于1994年起在公司任职,2012年11月起任副总经理。至于两人因何原因导致被留置,中炬高新在公告中称截至公告披露日,他们尚未知悉具体原因。

虽然中炬高新称“尚未知悉具体原因”,但据其过往的公告资料显示,出事高管之一的张卫华是曾有渎职前科的。在发端于2018年的对广东厨邦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厨邦公司”)20%股权的收购事项中,张卫华因存在严重失职等行为而遭受处罚,包括被公司免去副总经理职务、以及被广东监管局采取行政监管措施等。

公开信息显示,厨邦公司成立于2012年,由中炬高新控股子公司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味鲜”)和北京朗天慧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后改名曲水朗天慧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天慧德”)共同出资组建,前者持股80%,后者为20%。

2018年,已经变更第一大股东(宝能系入主)的中炬高新对当年让朗天慧德参与组建厨邦公司一事提出质疑,并提出“基于长期、持续、健康、稳定战略发展考量,拟收购朗天慧德持有的厨邦公司20%股权”。

2018年12月5日,时任中炬高新高管要职的6位领导[分别是:陈超强(总经理)、张卫华(副总经理)、彭海泓(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董事)、吴剑(副总经理)、朱洪滨(副总经理)、张晓虹(副总经理)]召开公司经营班子会议,并通过《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购广东厨邦食品有限公司20%股权班子会决议》。

值得注意的是,张卫华和朱洪滨是同时参与了那场经营班子会议的。而会议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同意张卫华代表美味鲜与朗天慧德签订相应的股权转让协议。但这一收购事项后来却变生变化,2019年12月4日,中炬高新董事会更是以张卫华在收购过程中存在严重失职行为,将其副总经理职务免去。

其后的2020年5月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亦对此事下发警示函文件,指出中炬高新在收购厨邦公司20%股权的过程中存在信息披露问题,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五十九条等相关规定,决定对中炬高新、陈琳(董事长)、陈超强、张卫华、彭海泓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换言之,当年参与经营班子会议的6位高管中的三位(陈超强、张卫华、彭海泓)先后遭遇了处罚,那么朱洪滨作为与会的6位高管之一,后来有否遭遇到处罚?此次张、朱两人遭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处罚,又是否由当年这场收购案引发?而这场牵涉甚广的收购案后来成功了没有?针对上述问题,记者于2月21日连线中炬高新董秘办进行咨询。

该董秘办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对厨邦公司20%股权的收购到目前为止暂时还没有进展;而朱洪滨作为当年召开经营班子会议的6位高管之一,后来并没有受到处罚;“至于此次两人被立案留置是否当年这个收购案而引发,这个我们也不清楚。因为我们只接到他们被立案留置的通知,具体什么原因我们这边也不太了解”。

或与当前的股权争夺战有关?

实际上,张、朱两人的交集并不限于此次收购案。张卫华在2019年被免职、2020年遭遇广东监管局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后,却出人意料地于2021年被中炬高新返聘为副总经理,并将在2022年和朱洪滨一起以高级管理人员身份成为中炬高新员工持股计划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该员工持股计划若能顺利实施将有利于控股股东中山润田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但现实却是,无论是返聘还是员工持股计划,均遭遇了来自火炬集团方面的余健华董事的反对。

在2021年4月关于聘任张卫华为公司副总经理的议案中,作为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成员的余健华投了反对票,反对理由是:“未作充分考察,公司高管涉及公司未来发展大事,宜慎重考虑。”但这一反对票最终未能奏效。

在2022年8月关于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方案的投票中,余健华、万鹤群等董事均投了反对票,其共同理由大概可归纳为“若方案获得通过,将加强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影响广大中小股东权益”。最终结果,中炬高新的员工持股计划方案在股东大会中没有获得通过。

“方案没有获得通过不代表取消,只不过是暂停而已。只要在我们提出的3年内能够过会,还是能够实施的”,上述董秘办的相关工作人员如是向记者表示。

考虑到余健华的火炬集团背景,因此这一事件亦被外界解读为火炬集团和宝能系争夺中炬高新控股权的关键一环;而张、朱两人由于以高级管理人员身份参与了员工持股计划,明显身涉其中。

那么,此次张、朱两人出事,又是否与当前进行得如火如荼的股权争夺战相关?这无疑是当前市场对此最为关注的焦点。对此,该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他们也不了解具体的情况,无法作出回答。

信披问题

亦有市场声音对中炬高新2月20日的公告提出质疑,认为其可能存在一定的信息披露问题。

深圳前海一家证券营业部的财富总监李先生就对记者表示,既然中炬高新在2月17日便收到《留置通知书》,完全可以在2月20日(即周一开市)前发布相关公告,为何非要拖到周一晚上?“因不知情而在周一进行了买入操作的客户,谁来承担他们在周二割肉离场的损失”?据其介绍,他名下有部分持仓中炬高新的客户在2月21日选择了割肉离场。

通联数据Datayes!的统计显示,中炬高新的股价在2月20日还上涨了1.24%,但2月21日因受高管出事利空而大幅跳空低开,最终录得6.06%的跌幅;从2月20日最高点41.20元/股至2月21日最低点36.84元/股,最大亏损率高达11%。而2月21日中炬高新的成交金额高达29.2亿元,创近年来新高;亦即预示着当天割肉离场的投资者极多。

李先生同时表示,其实近期中炬高新的信披值得商榷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此前深圳讯方那1200万股的悔拍,按流程他应该在1月前后就知道结果,但却拖到2月16日网络上都知晓将要重新拍卖时才发公告”。他进一步表示,中炬高新近期频繁收到监管函或与此有关。

通联数据Datayes!的统计显示,在最近两个月时间内,中炬高新已经收到了监管层下发的两份监管工作函,分别是在2022年12月16日和2023年2月1日;前者是围绕拍卖事项,后者则与重大诉讼事项有关。

而李先生口中的深圳讯方1200万股悔拍事件,指的是2022年12月14日,中山润田所持中炬高新的1200万股被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福田法院)在阿里巴巴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进行公开拍卖,经过43次出价的激烈角逐后,最终被深圳讯方以最高竞价(约人民币4.62亿元)成功竞得。

由于这1200万股的最终归属对中炬高新的控股权之争影响极大,因此深圳讯方最终是真的把股权拿下抑或悔拍均备受市场关注。经济观察网记者曾于2022年12月30日和2023年1月23日对此进行追踪报道。

但在上述两次连线采访中,中炬高新均未能明确给出深圳讯方悔拍的消息。实际上,按照拍卖规定,深圳讯方应该在在2022年12月21日前将拍卖余款一次性缴入法院指定账户,否则法院可以裁定重新拍卖。换言之,深圳讯方是否悔拍,在2022年12月21日之后便已成定局。

直到2023年2月16日,中炬高新才发布公告称,因为深圳讯方悔拍,中山润田所持中炬高新的1200万股将于2023年3月21日10时至2023年3月22日10时止(延时除外)被福田法院在阿里巴巴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进行司法拍卖。

对于这两次疑似信披延迟事件,中炬高新又是作何解释呢?

“其实我们在第一时间就起草了公告”,上述董秘办的工作人员表示,之所以直到2月20日晚才把两位高管出事的公告发布出去,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监察委那边要求我们先不公告,这个也是跟交易所有沟通的,因为他们在那个程序上面需要一定的时间;其次,按信息披露规则是可以在两个交易日内披露的,我们虽然是在2月17日收到信息,但刚好接着就是星期六、星期天,因此星期一披露也是没问题的”。

至于深圳讯方的悔拍信息,该工作人员亦显得很无奈,“这个取决于法院的进展。因为按照正常种情况,我们是要收到法院的裁定书确定要重新拍卖后,才能进行相关公告的,毕竟公告也是要有依据的。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收到法院的裁定书,是我们通过自查后发现、而且市场也知道那1200万股要重新拍卖的信息了,所以我们也只能立即在2月16日发公告了”。

那么,福田法院为何迟迟未能给出裁定书呢?“那就要问法院了”,她向记者表示,他们在整个过程中也是一直有在跟法院沟通(比如打电话等),“但法院那边就是没有明确回复我们,只是一味的说等他的裁定书,然后一直没给我们,到现在也还没给”。她进一步强调称,正常来说每个法院的流程都应该一样的,要把裁定书给到他们从而确定这个事实后才去发布公告,毕竟不能凭空披露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深圳采访部记者
重点关注金融市场交易主体(主要包括公私募基金、社保基金、证券公司、创投公司等等),以及华南区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