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郑淯心 经济观察网3月2日获悉,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董事长张学武为今年全国两会准备了多份建议,其中一份是关于强化农产品加工业体系建设、支持龙头企业上市的建议。
张学武提到,近年来,科技创新引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向好的发展趋势。2022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8.5万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2%,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达2.52∶1。目前,有70%的加工龙头企业开发了中央厨房、净菜加工、现场制作、观光工厂、网络直播等新业态,近年来食用类商品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超30%。据统计,目前各地市级以上从事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约2/3把总部设在了县域。80%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社与小农户建立了稳定订单、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了1亿多农户。
但是,我国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农产品产后损耗仍较大,粮油、水果、豆类、肉蛋、水产品等深加工率仅有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梯次加工技术缺乏,精深加工不足,关键酶制剂和配料仍依赖进口,60%以上的加工副产物没有得到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较低。
他认为,影响我国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科技创新、设备、生产、品牌和物流的影响,也有观念、组织、管理与经营等方面的影响。一是传统农业观念。许多人认为农村的主要功能是经济功能,即“农业是生产农产品的产业”,忽略了农业的生态、休闲、教育、养生等功能。现代农业强调农业产业的综合功能,一二三产业整合,不仅有产业链的概念,而且还要与现代工业、现代商业打通;不仅是产业链多点增值,还是大整合大融通大增值。二是农村农民组织化程度差。中国是大国小农,农业高度分散,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的小生产与消费大市场,以及高度发达的现代商业环境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三是加工技术与装备水平落后。我国稻米产量排名世界第一,但由于精深加工技术水平的限制,导致稻米的有效利用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四是难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我国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总体呈现规模小、数量多、产值低、成本高、同质化、竞争力差的状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法与国外大企业抗衡。
为此,他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发挥合作社组织作用,为农业产业化发展赋能。我国农户达2.4亿户,但组织化程度很低,无组织的农民很难进入市场。通过合作社,把小而分散的农户、农场组织起来,创建联合体企业和品牌,实现用做工业的方法做农业,普及农业技术、统一标准和壮大规模,降低社会化服务成本和促使服务到位。建议政府采取有效举措,引导合作社规范发展,提高生产经营能力,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连接,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共同体。
第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集群,推动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产业集群数量规模较小、产业集群地域分布发展不均衡、产业集群技术水平较低、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薄弱等问题,与国外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差距较大。建议政府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的扶持,在融资、财政、税收、用地、用电、环保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落实生产、税收、市场等相关政策,并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基本条件,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增值。龙头企业是农业实现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推动者。要加快培育和扶持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精深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
第四,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上市,打造国际领军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加快发展步伐,提升核心竞争力,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一是通过上市,规范公司治理,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二是可以借力资本市场,解决资金难题,有利于企业开展产品、品牌和营销、服务创新,形成新的增长点;三是有利于企业并购重组,做大、做优、做强,打造农产品加工业航母,与国际企业竞争。建议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对确有发展前景且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给予支持,对有条件的企业鼓励支持其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