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评论 | 对涉企收费的治本改革不能停步

远山2023-03-06 18:02

远山/文 每年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代表委员及全国民众的关注重点,从中能够看到政府对过去一年发展成绩和问题的总结与检视,以及面向未来的各项发展目标。这其中,减税降费是近年来的热点议题。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公布了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的落实成果,全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超过2.4万亿元,可谓成绩斐然。而在针对新一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提出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政府坚持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将释放出更多政策利好,为企业纾困解难。

无独有偶,针对企业收费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提出加强对个体工商户稳定性保障的提案,直指应进一步规范“税外收费”,取消不合理收费。

涉企收费关系到企业的生存环境与发展信心,也指向营商环境的改善和税费改革的推进。不久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披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已查处涉企违规收费问题7700多个,涉及金额50多亿,已全部要求整改。

这一数据说明,涉企违规收费现象有所抬头,对此须强力整治。尤其是近年来受疫情和其他外部因素叠加影响,民营企业面临多重压力,政府连年推动大力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举措,其宗旨就是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涉企违规收费有违中央精神,给企业带来了沉重负担,也在无形中抵消了减税降费等政策的惠企力度,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

其实,对于涉企违规收费现象的整治早已有之。比如,之前推行的费改税举措,包括清理整顿收费项目,取缔地方违规设立的收费基金项目,按照“清费立税”原则,规范税费关系。对收费项目的“减法”也在持续推进,2011年至今,中央层面已经累计取消、停征、减免超过500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涉及农林牧渔业、制造业、金融业等国民经济重要行业。2013年以来,降费每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超过1000亿元,减负效果明显。

但涉企违规收费现象时有反弹,反映出治本改革仍需发力,涉企收费的制度改革应多措并举。首先,各地对职能机构、行业协会等方面的涉企收费项目全面公示,充分听取企业对相关收费项目合理性的意见反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存在违规超标收取现象的项目予以整改乃至取缔。

对于后续新增的涉企收费项目,也要统一按照“清单制”管理,做到公开透明、事先听证,避免部门利益驱使下的单方面决策。

除了地方对涉企收费项目的自查自纠外,中央相关部门可设立常态化的线索搜集通道,鼓励企业举报及提供信息、证据,相关部门跟进清查,加大对违规项目及责任人的问责力度。

当然,涉企收费项目的改革不应止于行政治理,更要用法律手段异体监督。从国际惯例来看,政府收入的税费占比应坚持“八二原则”。不少国家的税费占比为8:2,也就是说,收费总金额仅占政府总收入的一小部分,并且税收与非税收入均纳入财政预算,经相关程序审议。

因此,逐步将我国非税收费与税收纳入预算框架下的统一管理口径,并交由人大审核,应当成为改革方向。如此,地方各部门不再享有对非税费用征收与支出的自由裁量权,任何部门想增设收费项目、设定收费数额,以及对非税费用的支配,都须纳入预算报批流程,交由人大审议通过后方能施行,对明显违背法理、增加企业负担的非税费用立项,人大可行使否决权。通过预算约束,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将涉企收费背后的权力滥用放进制度铁笼子里。

对涉企收费现有模式的治本改革,事关广大企业的切身利益,有助于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激活市场主体活力、稳定市场预期,对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法治化也具有深远意义,改革的步子不妨迈得更大一些。毕竟,让企业免受各类乱收费之手的困扰,专注于生产经营、创造就业岗位,扩大市场份额,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才能稳立不摇。

(作者系资深评论员)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