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王晶:建议国家统筹推进数字公民建设

沈怡然2023-03-06 21:53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沈怡然 实习记者 葛璇 3月6日,经济观察网记者获悉,全国政协委员、新大陆科技集团CEO王晶在今年政协会议期间提交多份提案,其中一份是关于“国家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数字公民建设”的提案。

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其创新焦点在于体现中国式数字化的核心: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由聚焦“事”和“物”转向以“人”为中心进行体系重构与能力升级。王晶表示,数字中国建设应紧抓“人”的数字化这个基本元素。

就此,王晶提出三个建议:第一,立足顶层设计,战略性思考数字公民。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围绕百姓衣食住行乐医养教等等的数字化应用场景产生海量数据,但由于碎片化严重,处在一个又一个的“孤岛”之中,公民产生数据却不拥有数据,难以成为可复用、可智用、有温度的“数字资产”,百姓需求和痛点无法被感知、被识别,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存在困境。

王晶表示,数字公民建设是漫长的系统性工程,复杂性极高,依靠单一部委或碎片化的社会力量无法完成。建议中央整体统筹,将数字公民纳入数字中国顶层设计体系,构建横跨各部委、全行业的班子,融合各方智慧和力量,制定国家级的数字公民发展战略,分门别类细化研究数字公民各体系、各领域、各阶段的痛点需求,规划数字公民技术、标准、应用、模式、场景等可行发展路径。

第二,激活社会力量,一体化建设治理体系。数字公民与电子身份证有着本质的不同:一是可信数字身份不仅是身份证明,还是百姓工作、生活、学习、办事、出行、上网等各类场景应用的数据入口和汇聚;二是数字公民能够存储、提取、应用人全生命周期的完整数据,在数字化时代构建数字化的自己,而电子证照只是在各领域无纸化办公的延伸;三是只有数字身份才能实现数据入口和数据采集,数字化时代的各领域应用才可以实现,身份证和电子证照只是传统的证明我是我,而可信数字身份则能贯穿于线上和线下全场景。

第三,试点数字学生,智慧化构建数据模型。公民全生命周期涵盖学前阶段、学生阶段、职业阶段和养老阶段,涵盖各方各面、各行各业。建议构建数字公民智慧模型,融合多元数据和大规模参数,赋能政府、企业创建具有AI能力的“数字公民”,提升对公民生命全周期、全过程的认知水平。

王晶表示,比如,当公民处于数字学生阶段,由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等各自为政,存在“数治”无抓手、“数质”无体系、“数智”无能力的碎片化现象,通过聚焦契合国家战略所需的人才培养方向,围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学生的成长全阶段,构建长周期、跨场域、多维度的学生数字档案,精准画出学生个人“数字画像”和群体“数字画像”,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精准全面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科创新闻部记者
关注硬科技领域,包括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无人机、虚拟现实(VR/AR)、智能穿戴,以及新材料领域。擅长企业深度报道及上市公司分析报道。发现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