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不动的五一黄金周

言咏2023-04-27 17:40

言咏/文 “就算人多这个假期也要出去。”一个朋友在说起她五一举家自驾出游计划时这样表态,她已经预订酒店,溢价数倍于平时,但她在所不惜。另一个朋友,想方设法抢火车票,如果没抢到也动摇不了她的行程,因为她已经买了飞机票保底。

正是这些克服万难也要出游的人们,构成了五一长假火爆的图景:假期头两天热门线路高铁票几乎是“秒光”,拼手速堪比春运。各OTA平台上,五一机票的搜索量和预定量都反超2019年同期,且价格有所上涨。酒店、景区门票、跟团游订单也超过2019年同期。长线旅游成为今年五一假期游客出行首选,中长线订单占比达9成以上。

旅游的供给方对这个五一长假也是摩拳擦掌,卷出天际。早在二三月份,各地文旅局长就以花式代言出圈,例如,随州文旅局长一改体制内官员的板正形象,一袭白袍在银杏树下舞剑,为推广当地也是拼了。这样的“卷”突然就成了文旅局长们的常态。酒店和民宿节假日涨价本不是什么稀罕事,但今年溢价尤其之高。一些热门城市好位置的商务快捷酒店,像如家、锦江之星等也能卖出一夜上千的价格,比平日价翻了四五倍。浙江台州一酒店一度推出“99元睡大堂沙发”的产品,也算是脑洞大开,创意度拉满了。

从供需双方卷而又卷的行动中,我们看到人们对自由出行,对常态生活的向往。这个五一旅游的火爆,称之为报复性消费不为过。疫情三年对出游需求的压抑有多深,如今的反弹就有多高。这是三年来第一个听不到“非必要不出……”的长假吧,人们迫切地想找回曾经熟悉的生活方式,以犒劳这长长一段异化的时光。这是很多人“再贵再挤也要出去”的内在动因。去年五一,上海在静默中度过,北京禁止堂食,紧接着国庆假期,人们为了规避风险被动选择了宅家或短线游。然后,就是艰难的“第一波”。如今好不容易熬过了,为啥不放飞?

文旅官员和商家亦如此。旅游业是疫情三年来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很多都没有熬过去,那些熬过去的,谁不想利用这个长假多赚钱、多盈利,把损失弥补回来?

但问题是,这种报复性消费,能否转换为稳定的、长期的消费,而不是昙花一现?旅游热当然是消费信心的折射,人们先要有余钱,有对未来经济收入的信心,才会有旅游支出的预算,不然空有需求,无力满足。但综上所述,今年五一旅游的火爆,很难说是消费信心、经济景气的反映,它更多还是一种压制后的释放。从今年一季度的宏观数据中能嗅到复苏的气息,但一些指标依然透露出“难”,比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在近些年中除2020年外增速最低;年轻人找工作依然不容易,很快又将迎来艰难的毕业季。从这个意义上说,“拼经济”仍然是重中之重,没有经济的整体繁荣,旅游消费只能报复反弹一次,热度无法持续。

经济基础解决能不能旅游的问题,有吸引力的目的地和旅游体验、合理的休假制度则解决愿不愿意的问题。出游需求每个人都有,但市场能否满足这种需求,让人们愿意为之消费?时间上又是否允许人们释放需求?

这需要各地文旅官员和旅游行业经营者抱着长期主义的态度好好经营,有创新、还要有耐心和诚意。文旅局长花样代言的努力值得肯定,但也不要偏废了聚光灯外的积累,营造一个对旅游经营者和游客都友好的环境,才能把人吸引来,还留得住,愿意再来,愿意介绍朋友来。一锤子买卖成就不了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

对旅游经营者来说也是如此,五一旺季民宿价格随行就市天经地义,游客也理解合理的溢价,但今年,有的民宿宁可毁约也要涨价,就有点偏离契约精神了。遵守契约是市场买卖双方互信的基础,而失去互信也就失去了长远发展的可能。

一个合理的休假制度也能促进旅游的消费。每次长假,“调休”都是争议所在,今年也不例外。很多人反对损失两个双休周末腾挪出来的所谓长假,全国人民集中旅游也让体验感变差,所谓“人多毁一切”。但在年假制度落实得不尽人意的当下,能在五一、国庆把假期腾挪到一起也让一部分人有远行的可能。休假制度还可以怎么优化,能否把是否调休的自由交还给个人或单位?年假怎样才能充分落地?学校有没有可能放春秋假——让亲子游不至于除了在酷热的暑假就是冷飕飕的寒假,要不就得在“人挤人”的黄金周。合理的休假制度不仅能提旅游消费,也能让劳动者休生养息,感受休闲的美好,获得精神的愉悦。我们努力“拼经济”,共同筑造国家的繁荣,说到底,不还是为了让每一个个体的生活更美好吗?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评论版主编
武汉大学法文系毕业。08年入职机动记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