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成长系”图书捧个场

南桥2023-04-27 18:36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南桥/文

美国书店和图书馆有一种图书类别,叫“自助图书”(self-help books)。国内这种图书有个不大中听的名字,叫“成功学”图书。这可能只是标签错误。在犹太-基督教传统里,一个人的拯救出自神的恩典。若只靠自己努力而获得拯救,就好比人想把自己从椅子上搬起来。但也有“天助自助者”一说——上帝也视人为能动的作为者,而不是把改进的结果,装盘子里端到人面前,一口一口喂他吃。

在中文里,这类图书也活得很隐忍,常被视作“成功学”图书,标签过于狭窄,有急功近利的嫌疑。它们另一个标签叫“励志”类图书,也不被看好。这类图书在中美两国都好比臭豆腐,闻起来臭,但吃起来香:销量都很好,超过阳春白雪的纯文学图书,更是超过学术著作,哪怕这些自助图书中的道理,原本出自文学作品或学术专著。

我过去学的是文学,对这些图书也颇抵触。它们粗枝大叶地解释人间道理,缺乏文学的精细,不能引领我们探究人性之复杂。它们又不能像科学研究那样,在实证研究的支撑下,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对于许多人来说,你若指望他们看小说,看专著,无疑是奢求。多半时候他们可能什么书都不看,若从自助图书的简单道理中得些启发,生活质量或可更上一层楼。对于那些懵懂少年,受教育程度不高,或者是没怎么见过世面的人,可能一个执念就会把他们干翻。他们陷入在黑暗困境中时,若有人用浅显道理点拨一下,或可拨云见日,柳暗花明。倘能如此,何必把这类图书放在鄙视链底端?

这种意义的“自助”,超越了“成功”和“励志”,着力于成长和进步。我们做很多事,如外交、传媒、教育、沟通、协调,都假定人可以进步。如果认定生来怎样,未来就怎样,一切努力都是白费。我们的焦虑也都来自对改变的憧憬。英国文化学者、肯特大学教授安娜·卡特琳娜·谢弗娜(Anna Katharina Schaffner)写了一本书,叫《自我改进的艺术》,讨论这种自助系的书。她称之为“自我改进系(Self-improvement)”图书。那我也咸与维新,改个称呼,不叫自助系,称其为“成长系”图书好了。

640 (16)

The Art of Self-Improvement:Ten Timeless Truths

[美]Schaffner, Anna Katharina /著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21年9月

 

安娜·卡特琳娜·谢弗娜除了教书以外,也是一位卓有成效的教练,主攻方向是倦怠的修复。她所写的《自我改进的艺术》,综合描述了古往今来各种贴着自助或自我成长标签的图书,包括宗教典籍、心理学理论、机场畅销书。她博览群书,雅俗共赏,从这些成长系著述中总结了一些通用原则。

书中引述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Robert Kegan)的话说:人的最大的追求只有两个,一是对自治和独立的求索,一是对融入与沟通的需求。细说起来,人生改进目标包括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社会地位(status)、学习(learning)、多样性(variety)、利他情怀(altruism)。仅设立这些目标,我们就把90%的人甩开了几十里。人们通常只把学习和多样性当成实现特定目标的手段,而这里把它们本身说成目标。有趣本身是值得孜孜以求的状态,何为有趣?你得有“多样性”,得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一个冥顽不化的人,是很难有趣的。

围绕这些目标,作者在搜集资料的过程当中,梳理了十个通用原则。包括自知(Know thyself)、自控(Control your mind)、放手(Let it go)、从善(Be good)、谦卑(Be humble)、简化(Simplify)、想象(Use your imagination)、恒心(Persevere)、穿透(Mentalize)、在场(Be Present)。

这些原则有的我们可能很熟悉,比如自知和自控。有两种人最为不幸,一种是无作为的人,一种是所为与所好不匹配的人。为了好的匹配,就得认识自己的才能和倾向。内向的人可能在酒吧做工作会做得很痛苦,到了图书馆则如鱼得水。在这方面,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对人的自我认知有比较大的拓展,比如文化常常要我们压抑我们的攻击性倾向,我们将其内化,并转化为内疚和自虐。但弗洛伊德过于强调过去、童年、性,有一定的悲观的命定论。我们若强化自我领导力,可以打破过去对我们的捆绑。我们可以学会“自我故事(self-story)”或者“脚本变化(scriptchanging)”,改变自我观感和控制力。和自知自控相关的理论还包括荣格的集体潜意识、斯多葛主义的自律意识、大卫·彭恩(DavidD.Burn)的情绪治疗方法。书中介绍了不少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以及它们与后来的励志图书的关联。在书的每一个章节,我都看到对某些心理学理论的介绍,这本身是读这种学术著作的一个收获。

关于恒心的描述,让人想起时下较为流行的韧性(resilience)和坚毅(grit)的图书。这些是心理学上较为时兴的领域,也被家长用来激励孩子。放手和简化的理论,容易让我们想起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深究起来,它们又可追溯到禅宗对内心的关注,法国哲学家罗素对自然和散步的沉迷,和美国作家梭罗离群索居的尝试。

640 (17)

《断舍离·人生清单》

[日本]山下英子 /著

许天小 /译

博集天卷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1年3月

 

说到简化,书中也说到了电子空间的简化,也就是数字极简主义(digital minimalism),几年前,数字极简主义颇受追捧。高校教授哀叹谷歌掏空了学生的思想,家长焦虑孩子们过于沉迷手机,为了应对这种数字焦虑,我们学校还要请一个作者来讲《裸教》(teaching naked),也就是不借助技术的教学。结果疫情一来,没有技术就没法教学,没法交流,整个把数字极简主义给搅黄了。现在,社会慢慢恢复正常,针对儿童沉迷手机的说法又在兴起。

书中的另外一些章节,比如“在场”和“穿透(mentalize)”,听来则有些陌生。所谓在场,一是指要出现。老布什总统曾经说过,人生的80%在于出场。而在场的另外一个概念,则是要全神贯注(mindful)。这种全神贯注的理念,是东方的舶来品。美国中产热衷于瑜伽这样另类的身体和思维的训练,希望借此增加“全神贯注”。但是在一个美国同事提到全心投入的贯注时,我一个韩国同事不解地问:这是不是你们理解错了。佛教是要你倒空,而不是装满和贯注。这种文化挪用中出现的南辕北辙现象,应该还有不少,值得研究。挪用中,好的地方是他们给添加了新的内容和方法。实现在场感需要有七种态度:不论断、耐心、初学者的心态、不争、接受、放手。换言之,东方文化西游后,又被添加了新的内涵和方法,成了更容易操作的心理八段锦。

而“穿透”,是指如何体验他人的处境。拿破仑·希尔等人的畅销书,一开始是写给销售人员看的,为了让他们看透潜在顾客的心理,了解他们担忧什么,需要什么,并把这种需要和担忧转化为销售战果。这需要我们真正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了解其内心世界,熟悉其谈话方式,包括常用的比喻,并用类似的方式去回应。

可是真正穿越到他人的内心世界,又离不开书中说的另外一种自我改进的原则,那就是具备想象力。想象力是拜伦、雪莱、华兹华斯等浪漫派诗人最为推崇的能力。却也是迅速建立良好关系的一个关键,并可用于影响他人,达成结果。提高我们的想象力,书中推荐的方法是读小说。小说让我们附体他人,寄居于他人的生活。而今大家都说共情,但谈何容易?穿透到他人思想的能力是稀缺品,归根结底大家还得多读书,读文学作品对想象力、穿透力、同情心都是训练。

640 (18)

《斯多葛式智慧》

[美]南希·谢尔曼 /著

回楷璇 /译

中译出版社

2022年11月

 

《自我改进的艺术》是一本书中之书,它把很多类似的图书串烧了起来。“拿破仑·希尔”和“戴尔·卡耐基”之类的图书,在书中得到了一些公正的评价。它们被贬低为成功学图书,但是又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持续畅销几十年。为什么?它们的方法实用,能给人以启发。像斯多葛主义这样过去被误解为节制欲望的理论,在书中也得到了一些“平反”。斯多葛主义只不过要我们客观理性的衡量我们的情感,并对其加以控制。书中对这种极度自律也有批评:不断地监测我们的情感,也会消耗我们的能量。换言之,不断追求正能量,本身也很耗电。意志力不是使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资源。有些事,需要外部的力量提醒和纠正。

但愿此书也能改变人们对“自助”的偏见。谁曾想到,我们今天说的国学经典,如孔孟之道、老庄学说,在这位文化学者的笔下,也都是助益个人成长的“自助”读物。如果我们将其说成“成长系”就顺理成章了。广义上,大部分书籍都是自助书。大部分读物都是要我们自助,帮我们成长的。

不过自我改进也非灵丹妙药,什么病都能治。有些人不具备成长和变更的能力——至少在其有生之年。死刑这种惩戒仍存在,就局部基于一些人无可救药的假设。另外,如果过度强调个人成长,也容易把个人的处境完全归结为个人责任,受害者反被谴责,受到第二次伤害。社会的改进和个人的改进,需相辅相成。

此书中总结的,都是学校教育和文化课学习里我们没怎么碰的东西,也就是常说的素质。人们常说,世博会后,上海的市民素质提高了很多,随地吐痰少了,插队的也少了,可见经过教育,素质是可以大面积提高的。个人素质提高,也必然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实现这样的进步,从读书和图书出版上看,需要扶持自我成长系图书,让其成为改进国民素质的利器,而非鱼目混珠者的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