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吨级生物质化工项目在大庆投产,秸秆是主要原料

宋馥李2023-05-13 08:06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宋馥李

5月12日,全球首个百万吨级“圣泉法”生物质精炼一体化项目——圣泉集团100万吨/年生物质精炼一体化项目(一期)投产暨8万吨/年硬碳负极材料项目奠基仪式在黑龙江省大庆举行。

生物质化工是利用生物质原料进行化学反应,生产各种原料、中间体和最终产品的产业,生物质可以来自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等生物体的有机物质,包括废弃物、剩余物、能源作物和木材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由于其具有经济性、环境友好和能源安全等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日益比肩石油化工和煤化工。

作为黑龙江省重点项目,该项目攻克了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大成分难以高效分离并高值化利用的全球性难题,以玉米秸秆、麦杆、稻草、芦苇等廉价的植物秸秆为原料,可衍生出上百种产品,真正将秸秆全面溶合分解利用。

由圣泉集团投资20余亿元建设的一期项目,每年可吞下秸秆50万吨,“吐出”生物质树脂炭、硬碳负极材料、糠醛、纸浆、生物甲醇、可降解材料等系列绿色生物基产品。

据了解,“圣泉法”生物质精炼一体化项目是济南圣泉集团联合中科院理化所、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和山东大学携手攻关实现的创新成果。在关键技术开发、工艺路线设计、生产设备制造等全产业流程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集聚了245项专利。

从秸秆中提取的生物质树脂炭,是经三素综合利用逐级分离、炭化而成。其颗粒度均一,堆积密度大,灰分低,低位发热量达到5000K/g以上,可替代煤质燃料直接燃烧发电,也可进一步深加工做电池硬碳材料和生物甲醇等清洁能源。

以生物质树脂炭为原料生产的生物甲醇、液氨、天然气,是目前最具优势的可实现碳中和的常温常压液体燃料。在航运领域,生物基甲醇作为相对新型的船舶清洁替代能源,具有生产方式清洁、可规模产业化、能量密度大、储运便利等诸多优势。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秸秆年产量约9亿吨,占世界总量的20%--30%,其中粮食作物的秸秆占总量的89%。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立健全秸秆、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体系。大庆圣泉项目的投产,为秸秆处理提供了崭新的产业化模型,也将成为中国生物质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一步。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城市版主编
城市与政府事务研究院院长
专注地方时政和区域经济,以中观视角观察中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