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地方财政压力成为国企改革内生动力之一,市场尚未给予相应估值空间

洪小棠2023-05-26 08:45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洪小棠 “在央企改革逻辑线索明确下,下一步重心应放在地方国企改革上。”5月25日,在中泰证券、中证金牛主办的2023金融新生态发展论坛暨中泰证券中证金牛私募大赛典礼上,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

李迅雷认为,中特估(即“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背后逻辑为中国经济转型,中特估需要从价值发现走向价值创造。

“过去我们长期依赖于土地财政,当土地财政收入消减,其他收入未能足够弥补时,导致地方债问题显露。而超300万亿国有总资产如何盘活,国有企业效率能否提高,对下一步经济增长动能带来影响。”李迅雷在上述会议上表示,“中特估体系前期关注央企,后期应该关注地方国企,这与地方财政股权财政相关度更高。”

李迅雷认为,从体制层面推进改革,将国有资产盘活,提高国有企业投资回报率,形成推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虽然知易行难,但一定程度上为经济转型的倒逼。

从举措来看,主要集中在对央企提出的诸如链长制度、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确保国有企业在产业链中的领导地位等多方面要求。其中,提升央国企毛利率,尤其净资产收益成为关注焦点。

“在央企改革逻辑线索明确下,下一步重心应该在地方国企,下一阶段地方国企改革的内生动力在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加大、稳增长压力加大、经济转型和产业优化压力加大,而这方面市场还未给予地方国企价值发现和价值创造的估值空间。”李迅雷进一步表示。

李迅雷认为,这一轮国企改革,改革的压力与动力比以往更大,除在体制机制上推进改革外,制造业科技含量提升方面也大有作为。

对此,李迅雷表示,目前科技产业研发投入上仍存不足,虽然研发在整个GDP比重明显上升,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投入不足。此外,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或进一步助推经济转型。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财富与资产管理部主任、资深记者
长期关注公私募基金、银行理财、资产配置、金融创新以及大资管背景下的一切人与事。新闻线索请联系:hxt082420@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