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行业内卷中迎来曙光?禾赛科技宣布IPO后首个季度盈利

高飞昌2023-05-26 12:37

经济观察网记者 高飞昌 实习生 徐嘉璐 5月24日,激光雷达研发与制造公司禾赛科技(纳斯达克: HSAI)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禾赛科表示,在非美国会计准则下调整后净利润及经营现金流已经转正,由此成为IPO之后首个盈利的激光雷达企业。

根据财报显示,禾赛科技第一季度实现季度营收4.3亿元,同比增长73.0%,创历史新高。关于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禾赛科技表示,主要由于半固态激光雷达AT128自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批量生产,市场对自动驾驶和ADAS激光雷达产品的需求增加。报告期内激光雷达总交付量达3.5万台,同比暴增403%,其中ADAS激光雷达交付量为2.8万台。同期,服务收入为580万元,同比减少40%。

但在盈利方面,禾赛科技调整前的净利润仍呈现亏损状态,净亏损额为1.189亿元,同比去年一季度净亏损2510万元扩大373.71%。

随着产品规模化增长,禾赛科技今年一季度的毛利率为37.8%,虽然环比较去年第四季度增长7.8%,但去年同期为51%,同比下降较为明显。过去几年,禾赛科技的毛利率水平一路走低。2019年至2022年,禾赛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70%、57%、53%和39%。禾赛科技表示,主要是由于在早期生产阶段内部工厂产能利用率较低,利润率较低的ADAS激光雷达产品的出货量增加。

资料显示,禾赛科技成立于2014年,今年2月9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发行价为19美元/ ADS。从近年业绩来看,2019至2022年间,公司营收分别为3.481亿元、4.155亿元、7.208亿元和12.03亿元,呈现高速增长趋势;与此同时,净亏损也逐步扩大,分别为1.202亿元、1.072亿元、2.448亿元和3.008亿元。

不论如何,禾赛科技宣布实现盈利,仍构成对整个激光雷达行业的一次信心提振。此前,包括禾赛科技在内的部分激光雷达厂商在行业中掀起“价格战”。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后补贴”时代,大部分车企想要降低成本以通过降价促进销量,激光雷达厂商为争夺车企客户随之降低产品价格。另一方面,当前高阶自动驾驶难以实现,导致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性需求增长前景不明,因此诸多激光雷达厂商只能先降价求生存。

“内卷”,让激光雷达行业充满不确定性,近年来陆续有企业在残酷的竞争中倒下。2022 年 9 月 30 日,于 1998 年成立的全球首个车规级激光雷达量产企业 lbeo 宣布,因无法获得进一步的融资,已向德国汉堡法院申请破产;同年 11 月,因交易额低于 1500 万美元的激光雷达厂商 Quanergy,也在 11 月 8 日宣布从纽交所正式退市,并在去年年底正式宣布破产。在 lbeo、Quanergy 宣布破产之外,激光雷达厂商 Velodyne 也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已与 Ouster 达成协议进行合并,预计于 2023 年上半年完成。

在规模化量产率偏低的激光雷达市场上,相较于其他竞争对手,禾赛科技成了激光雷达上市企业中为数不多依然能够存活的厂商。

随着自动驾驶软件的升级、对传感器的要求逐步下降,激光雷达受到来自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价格更低的其他传感器的冲击。尽管如此,在国内 ADAS 市场上,对雷达激光的讨论热度仍然不减。

首先,相对于其他类型传感器,激光雷达已经实现商业化,这也意味着激光雷达将会拥有更多资金用于研发,以提升产品能力。其次,相对于同价格的车型竞品来说,功能性的优缺已经成为了消费者的关注点。

据佐思汽研发布的《激光雷达数据报告-2023年3月版》数据显示,2022年在中国乘用车市场(不含进口车型)整体销量承压的同时,激光雷达车型却实现逆势增长,销量为111.4千辆,同比增长2667.4%;激光雷达装车总量达到129.6千颗,同比增长1490.2%。全年激光雷达车型装配率为0.56%,仍有广阔增长空间。

目前,禾赛科技主要客户为国内外的无人驾驶企业和新能源车企,其中自动驾驶公司包括AutoX、Aurora、Zoox、TuSimple、NVIDIA、Nuro、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等,车企客户主要包括理想、高合、长安、上汽、集度和路特斯等。招股书中披露,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球15家顶级自动驾驶公司中有12家使用禾赛科技的主要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公开数据显示,禾赛科技当前在L4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市占率近60%,为全球第一。

不过,禾赛科技自上市以来股价持续缩水,其上市首日收盘价为21.050美元,三个多月后的5月25日,收盘价仅有7.980美元,股价下跌幅度达62%。

对于公司的下一步战略,禾赛联合创始人及CEO李一帆表示,2023年将是禾赛科技转型的一年,公司产品已获得多个北美和欧洲OEM的关注,有望在出海领域进一步打开全球市场。据悉,禾赛设立在欧洲“汽车之都”斯图加特的办公室已开始运营。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汽车与出行新闻中心主编
长期关注汽车与出行发展动态,包括行业政策、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出行与科技、资本市场、汽车后市场。对于相关企业战略变化和上市新品有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