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宏观|2023年8月经济数据预测-经济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需连贯推动

2023-09-05 09:42

要点:

●稳增长政策持续加力,工业经济表现渐转好

●基数效应、服务挤占,社零增速或低位前行

●地产及外部环境承压,投资增速或小幅走低

●海外需求趋弱,下行压力犹在

●进口需求偏弱,增速维持低位

●食品价格有所反弹,服务价格涨势放缓

●能化价格有所回升,工业价格跌幅收窄

●信贷需求扩张有待政策落地消化,信贷规模同比少增

●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但基数开始抬升,M2同比增速回落

●美联储加息或进入尾声,人民币维持双向波动

内容提要

随着宏观稳经济政策协同发力,社会经济恢复常态化运行。但中国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仍旧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复苏斜率有所放缓,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内生修复动能仍需加强,恢复和扩大需求是未来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在宏观政策的主力下,工业正逐步展现出企稳迹象,后期发力仍需政策连贯推动。

供给端

工业增加值:稳增长政策继续发力提供支撑,尽管工业企业盈利增速压力较大,但工业需求逐渐复苏,工业整体开工率仍保持合理适度水平,工业经济整体处在复苏阶段,预计8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较上期上升0.5个百分点。

需求端

消费:尽管政策推动,居民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但短期内受基数效应影响,叠加极端天气对消费的抑制,以及服务消费的挤占,预计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8%,较7月份下降1.7个百分点。

投资:尽管流动性释放、国内政策推动长期利好投资,但近期国内房地产投资承压,叠加外部环境趋紧,有效需求不足,预计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较1-7月份下滑0.2个百分点。

出口: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人民币贬值或将对出口形成一定支撑,但海外需求仍趋弱,出口管制实施,叠加高基数效应的压制,预计8月出口同比增速为-14.5%,与上月持平。

进口:稳经济政策持续出台,或将对进口增速形成支撑,但进口需求偏弱叠加进口管制和进口许可证政策对进口增速形成压制,预计8月份进口同比增速为-11.5%,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

价格方面

CPI:受猪价反弹叠加工业消费品和服务需求温和复苏的影响,食品价格有所反弹,非食品价格涨势放缓,预计8月CPI同比上涨0.2%,较上期上升0.5个百分点。

PPI:国际油价主要受产油国减产影响有所回升,带动国内工业上游生产资料价格回弹,生活资料价格受中下游工业需求回温影响有所回升,工业生产价格同比跌幅收窄,受高基数影响,预计8月PPI同比下跌2.6%,较上期上升1.8个百分点。

货币金融方面

人民币贷款:在稳经济、促恢复、扩内需等政策持续出台下,市场预期好转,加之降息等政策再次实施,支撑信贷规模,但楼市回暖持续动力有待观察以及市场预期不稳仍一定程度制约信贷扩张,预计2023年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600亿元,同比少增2900亿元。

M2:伴随央行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国内稳增长政策及降息政策的持续落地,共同支撑M2同比增速,但随着去年基数开始抬升,以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放缓,货币流动速度减缓,一定程度抑制M2同比增速高位增长,预计2023年8月末M2同比增长10.5%,较上期下降0.2个百分点。

人民币汇率:国内外货币政策保持分化、中美利差持续倒挂、国内经济数据偏弱等负面因素对未来人民币形成压低。但利好政策频出,市场预期逐渐稳定,央行适时启用稳汇率工具,对人民币形成支撑,预计9月人民币汇率在7.20~7.35区间双向波动。

正 文

工业增加值部分:稳增长政策持续加力,工业经济表现渐转好

预计2023年8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较上期上升0.5个百分点,三年复合增速4.6%。受国内工业经济需求稳步恢复影响,焦化企业开工率继续回升,保持75%左右,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回升至45%左右,全钢、半钢轮胎开工率继续回升,分别为63.2%和72.1%。

从政策端看:第一,货币政策方面,8月央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同时降低逆回购、MLF利率等政策利率,引导LPR下降,有利于拉升工业生产需求;第二,财政政策方面,现阶段财政政策保持有序发力,一方面积极出台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另一方面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对工业支撑作用偏积极。

从基本面看: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5.3%,较上期继续收窄1.3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盈利增速压力仍较大,国内产成品库存去化仍在继续,需求未能完全修复情形下企业仍将以去库为主要倾向,工业企业仍需稳定预期。

综合而言,稳增长政策继续发力提供支撑,尽管工业企业盈利增速压力较大,但工业需求逐渐复苏,工业整体开工率仍保持合理适度水平,工业经济整体处在复苏阶段,预计8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较上期上升0.5个百分点。

消费部分:基数效应、服务挤占,社零增速或低位前行

预计2023年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8%,较7月份下降1.7个百分点。

从压低因素来看:第一,基数效应。2022年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4%,较2022年7月份高2.7个百分点,是2022年内单月增速次高,对本月社零增速形成高基数效应。第二,8月上旬,极端天气抑制了消费的进一步上涨。8月初,部分地区受台风侵袭,连日大暴雨对居民的生活、物资运输造成了严重影响,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消费上涨。第三,受服务消费挤占。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同比增长6.5%;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居民就业、收入状况并未发生明显的改变,即整体预算约束不变。与此同时,8月暑期旅游等服务消费异常火爆,7月1日至8月21日,全国铁路已累计发送旅客7.01亿人次,其中,8月19日发送旅客1568.6万人次。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达10444列,较2019年同期增长15.8%。受文旅、影视演出等服务消费挤占,反映实物消费的社零增速或受抑制。

从拉升因素来看:第一,政策推动。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第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9.5万辆和238.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8.3%和32.1%。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综合来看,尽管政策推动,居民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但短期内受基数效应影响,叠加极端天气对消费的抑制,和服务消费的挤占,预计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8%,较7月份下降1.7个百分点。

投资部分:地产及外部环境承压,投资增速或小幅走低

预计2023年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较1-7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

从压低因素看:第一,5年期以上LPR则“按兵不动”,房地产投资承压。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8月21日1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4.2%,其中,5年期以上维持4.2%不变,1年期降10个基点。与个人住房贷款和企业中长期贷款关系紧密的5年期以上LPR未变,不排除为后期调整存量房贷预留空间的可能性,房地产政策转向存量房调控间接抑制短期内房地产投资增速的上涨。第二,拜登签署对华投资限令,政治不稳定性,短期内间接抑制投资增速上涨。8月9日,美国总统乔·拜登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禁止美国在中国对计算机芯片等敏感技术进行一些新投资,并要求政府在其他科技领域进行通报。

从拉升因素看:第一,超预期降息,提振市场稳定投资。8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204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401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其中,MLF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5%;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1.80%。此次MLF中标利率下调15个基点系三个月内第二次降息,且下调幅度高于6月(下调10个基点)。第二,政策推动长期利好投资。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研究当前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指出“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要制定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在发展方向、政策侧重点方面“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在推动民间投资方面,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7月19日由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

综合来看,尽管流动性释放、国内政策推动长期利好投资,但近期国内房地产投资承压,叠加外部环境趋紧,有效需求不足,预计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较1-7月份下滑0.2个百分点。

出口部分:海外需求趋弱,下行压力犹在

预计2023年8月份出口同比增速为-14.5%,与上月持平。

从拉升因素看:第一,国内外贸保稳提质政策持续加码,助力中国出口维持稳定。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原材料行业稳增长新闻发布会,在回答记者问时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肖露表示,未来拟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等专项政策,大力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外贸保稳提质。8月14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第二,8月部分贸易新规推进生效。8月22日,中国和南非正式签署《中南关于同意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的意向书》签署,未来将积极按照意向书相关内容,积极推进实务合作。第三,8月人民币汇率持续走跌,月中一度跌破7.31关口,一定程度增强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中国出口企业形成利好。

从压低因素看:第一,出口需求仍未得到明显改善,从先行指标来看,8月韩国前20日出口同比为-16.5%,半导体出口同比-24.7%,表明全球出口需求偏弱;美国8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为47,较上个月下降2个点,低于市场预期;欧元区8月制造业PMI初值为43.7,虽较上个月有所改善,但仍持续位于荣枯线以下;日本8月制造业PMI初值为49.7,连续三个月收缩;8月中国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7,显示出口仍较弱。第二,中国自8月起开始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7月13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8月1日起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8月17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已陆续收到一些企业关于镓、锗相关物项出口许可申请,目前仍在审查当中。第三,2022年8月出口金额仍超过3000亿美元,高基数效应对8月出口增速形成一定压制,但去年8月出口较7月出口金额有边际下降,基数效应的压制或边际减轻。

总体而言,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人民币贬值或将对出口形成一定支撑,但海外需求仍趋弱,出口管制实施,叠加高基数效应的压制,预计8月出口同比增速为-14.5%,与上月持平。

进口部分:进口需求偏弱,增速维持低位

预计2023年8月份进口同比增速为-11.5%,较上月回升0.9个百分点。

从拉升因素看:第一,中央出台稳消费政策,全面助力房地产行业平稳发展,或将对进口需求回暖形成支撑。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明确提出要稳定大宗消费,譬如加大土地供应力度、降低贷款利率等,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第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要求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着力扩大钢铁需求,2023年钢铁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3.5%左右。第三,制造业PMI持续回暖,生产景气有所改善。8月制造业PMI为49.7,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其中,PMI生产指数为51.9,较上月回升1.7个百分点;PMI进口指数为46.8,较上月回升2.1个百分点。

从压低因素看:第一,进口需求整体仍偏弱。8月受台风天气和强降水影响,部分农产品生长收到不利影响,叠加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农产品进口或对进口形成边际支撑;但大宗产品需求仍偏弱,钢铁行业进入淡季,钢材价格呈现回落态势,需求端相对较为疲弱;8月中旬螺纹钢价格为3639.7元/吨,较上期(8月上旬)下降1.6%;线材价格为3848.9元/吨,较上期下跌1.2%;热轧普通板卷价格为3972.2元/吨,较上期下跌1.6%。第二,中国实施进口管制政策。鉴于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染废水,海关总署宣布8月24日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第三,中国在锂离子等产品上实施进口许可证政策。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称,自8月1日起对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实施CCC认证管理,未等到认证的产品,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第四,高基数效应的压制。

总体而言,稳经济政策持续出台,或将对进口增速形成支撑,但进口需求偏弱叠加进口管制和进口许可证政策对进口增速形成压制,预计8月份进口同比增速为-11.5%,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

CPI部分:食品价格有所反弹,服务价格涨势放缓

预计2023年8月CPI同比上涨0.2%,较上期上升0.5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3%,食品项环比上涨0.6%,非食品项环比上涨0.3%。其中翘尾因素贡献约0.2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预计贡献约0个百分点。

CPI关注食品和非食品两个方面,食品项主要由猪肉和鲜菜鲜果等驱动,非食品由工业消费品和服务价格驱动。截至8月31日,食品项方面,猪肉方面,需求预期好转,压栏及二次育肥支撑猪价,全国猪肉平均批发价格环比上涨17.5%。蔬果方面,受蔬果上市供应波动影响,28种重点监测蔬菜价格环比上涨2.2%,7种重点监测水果价格环比下跌5.6%,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环比上涨1.0%,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环比上涨1.1%;非食品项方面,工业消费品方面,受上游工业大宗震荡回升影响,预计本月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4%;服务价格方面,受临近开学出行需求放缓影响,预计本月服务业价格环比上涨0.2%。

综合而言,受猪价反弹叠加工业消费品和服务需求温和复苏的影响,食品价格有所反弹,非食品价格涨势放缓,预计8月CPI同比上涨0.2%,较上期上升0.5个百分点。

PPI部分:能化价格有所回升,工业价格跌幅收窄

预计2023年8月PPI同比下跌2.6%,较上期上升1.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6%,生产资料环比上涨0.7%,生活资料环比上涨0.4%。其中翘尾因素贡献约-0.5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预计贡献约-2.1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8月份主要工业品价格环比有所回升。截至8月31日,石油天然气方面,受产油国减产叠加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影响,布油、美油月度期货结算均价分别上涨6.2%、7.2%;煤炭方面,整体供应偏松,煤炭市场价普遍下跌3.7%左右;化工方面,需求回升,化工整体偏强,较上期大幅回升;非金属方面,受供应预期压力影响,水泥价格指数继续下跌1.4%;黑色金属方面,受限产影响,铁矿石期货结算价上涨8.1%;有色金属方面,电解铜市场价环比0.3%,铝市场价环比0.8%、铅市场价环比1.8%、锌市场价环比1.0%;农业生产方面,尿素、硫酸钾复合肥市场价分别环比6.0%和0.1%。

综合而言,国际油价主要受产油国减产影响有所回升,带动国内工业上游生产资料价格回弹,生活资料价格受中下游工业需求回温影响有所回升,工业生产价格同比跌幅收窄,受高基数影响,预计8月PPI同比下跌2.6%,较上期上升1.8个百分点。

新增人民币贷款:信贷需求扩张有待政策落地消化,信贷规模同比少增

预计2023年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600亿元,同比少增2900亿元。

从拉升因素看:第一,稳经济、促恢复、扩内需等仍在持续出台落实,支撑信贷需求。8月2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共同发布《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环节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央行进一步支持普惠金融、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第二,楼市政策出现松绑。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及房地产政策优化,预计推动楼市信贷需求;8月3日,河南郑州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落实认房不认贷;8月26日,三部门明确首套房贷款“认房不认贷”,支撑楼市。第三,央行下调相关利率支撑信贷。2023年8月15日人民银行下调MLF利率15个基点;8月21日人民银行下调1年期LPR10个基点,是自今年以来第二次调整。

从压低因素看:第一,楼市回暖持续动力有待观察。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8月31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减少1.7%,同比减少23.35%,显示商品房销售在今年3月出现峰值,后续能否支撑信贷规模有待进一步观察。第二,市场预期有待进一步稳固。一方面居民户预防性储蓄心理仍在,如还贷潮、储蓄潮等,2023年以来储蓄存款余额累计增加4.9万亿元,另一方面民间投资持续偏弱,如2023年上半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连续三月同比负增长,共同抑制信贷。

综合而言,在稳经济、促恢复、扩内需等政策持续出台下,市场预期好转,加之降息等政策再次实施,支撑信贷规模,但楼市回暖持续动力有待观察以及市场预期不稳仍一定程度制约信贷扩张,预计2023年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600亿元,同比少增2900亿元。

M2: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但基数开始抬升,M2同比增速回落

预计2023年8月末M2同比增长10.5%,较上期下降0.2个百分点。一是8月持续出台稳增长政策支撑下半年经济,信贷规模扩张。7月国内再次提及多项稳经济、促恢复等政策措施,如《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发布等,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推动信贷规模。二是基数抬升抑制同比增速。2022年8月M2同比增速较上期提高0.2个百分点,基数抬升一定程度抑制本月同比增速。三是央行下调相关利率。2023年8月15日人民银行下调MLF利率15个基点;8月21日人民银行下调1年期LPR10个基点,是自今年以来第二次调整。四是政府专项债全面启动发力。2023年1-7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已经累计发放31873亿元,但较去年同期少发8888亿元,显示专项债发行力度减弱。

综合而言,伴随央行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国内稳增长政策及降息政策的持续落地,共同支撑M2同比增速,但随着去年基数开始抬升,以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放缓,货币流动速度减缓,一定程度抑制M2同比增速高位增长,预计2023年8月末M2同比增长10.5%,较上期下降0.2个百分点。

人民币汇率部分:美联储加息或进入尾声,人民币维持双向波动

预计2023年9月人民币汇率保持震荡,震荡区间为7.20~7.35。

从拉升因素看:第一,利好政策不断释放,旨在稳定市场预期。8月22日,财政部会同税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连发六条关于税收优惠的公告,涉及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印花税等多个方面,全力支持国内经济稳中向好。第二,央行和外汇管理局密切关注汇率,适时采用启用稳汇率工具。8月1日,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召开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强和改善外汇政策供给,维护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央行密切关注汇率动向,适时启用中间价逆周期因子,向市场释放汇率稳定信号。8月17日,央行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9月1日,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

从压低因素看:第一,货币政策仍保持外紧内松的态势。8月4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指出,下阶段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8月15日,央行下调MLF利率15个基点,调降7天期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同时下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尽管市场预期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概率较小,但近期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不大,仍取决于未来美国经济数据和通胀情况,大概率每年年初以后才可能降息。第二,中美利差保持倒挂,截止到8月25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为4.2500%,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5619%,中美利差持续倒挂,人民币承压。第三,国内经济数据持续偏弱,未来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或不及预期。8月国内经济数据全面不及预期,出口下行压力大,稳经济政策的效果可能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的支撑作用削弱。

综合而言,国内外货币政策保持分化、中美利差持续倒挂、国内经济数据偏弱等负面因素对未来人民币形成压低。但利好政策频出,市场预期逐渐稳定,央行适时启用稳汇率工具,对人民币形成支撑,预计9月人民币汇率在7.20~7.35区间双向波动。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挂靠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依托北京大学,重点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经济学理论、中国经济改革实践、转轨经济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等。同时,本中心密切跟踪宏观经济与政策的重大变化,将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纳入一个综合性的理论研究框架,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去解读,把握宏观趋势、剖析数据变化、理解政策初衷、预判政策效果。

中心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1)推动了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中心主任苏剑教授从2006年开始就呼吁中国应该立即彻底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并转而鼓励生育。(2)关于宏观调控体系的研究:中心提出了包括市场化改革、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政策的三维宏观调控体系。(3)关于宏观调控力度的研究:2017年7月,本中心指出中国的宏观调控应该严防用力过猛,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务院主要领导的批示,也与三个月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宏观调控有度”的观点完全一致。(4)关于中国经济目标增速的成果。2013年,刘伟、苏剑经过缜密分析和测算,认为中国每年只要有6.5%的经济增速就可以确保就业。此后不久,这一增速就成为中国政府经济增长速度的基准目标。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实践也证明了他们的这一测算结果的精确性。(5)供给侧研究。刘伟和苏剑教授是国内最早研究供给侧的学者,他们在2007年就开始在《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关于供给管理的学术论文。(6)新常态研究。刘伟和苏剑合作的论文“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经济科学》2014年第4期)是研究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苏剑和林卫斌还研究了发达国家的新常态。(7)刘伟和苏剑主编的《寻求突破的中国经济》被译成英文、韩文、俄文、日文、印地文5种文字出版。(8)北京地铁补贴机制研究。2008年,本课题组受北京市财政局委托设计了北京市地铁运营的补贴机制。该机制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被使用,直到现在。

中心出版物有:(1)《原富》杂志。《原富》是一个月度电子刊物,由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目的是以最及时、最专业、最全面的方式呈现本月国内外主要宏观经济大事并对重点事件进行专业解读。(2)《中国经济增长报告》(年度报告)。该报告主要分析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中长期问题,从2003年开始已经连续出版14期,是相关年度报告中连续出版年限最长的一本,被教育部列入其年度报告资助计划。(3)系列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和预测报告。本中心定期发布关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系列分析和预测报告,尤其是本中心的预测报告在预测精度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属学术机构,本报告仅供学术交流使用,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仅供参考,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研究中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经观】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