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云智数魏晓刚: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数字化运营”也许才刚刚开始

李华清2023-09-20 11:52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华清 “有很多企业采取了很多措施、升级了很多系统,但是数字化转型结果依然不尽如人意,为什么?”9月19日,在美云智数灯塔|数字工厂解决方案发布会现场,美云智数数字运营总经理魏晓刚登台演讲后向参会者们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他认为,存在此困惑的企业,都应该思考自身的数字化运营水平是否达标。

“我们做数字化升级,经常会遇到三种问题,一是跨工厂跨部门的管理一致性问题,二是战略规划与实际落地的一致性问题,三是实施过程与实施结果的一致性问题。这三种问题影响着最终数字化升级的质量。”在魏晓刚看来,数字化转型不是一个点、一条线或一个面的事情,它应该是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域升级的事情,因此,数字化运营,需要做到全域卓越运营。

数字化运营或刚刚开始

在当天发布会后的媒体群访中,魏晓刚直言,不少企业喊“数字化转型”喊了很多年,但真正转型成功的企业屈指可数,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业务和数据是两张皮,业务是业务,数据是数据,数字化运营,或许才刚刚开始。

魏晓刚举例,有很多企业购买了ERP系统,但ERP系统能提供的往往是一个经营结果,而不是经营过程,当企业想要改善结果时,很精准地入手,数字化运营,才有机会让业务数据化、数据可视化。一个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大概需要经历数据的标准化、业务流程化(从人治到流程治理)、流程数字化(业务关键节点数字化沉淀)、数据可视化(减少人为干涉、数据驱动决策)等阶段。

在美云智数看来,数字化运营可以从多方面哺育业务。例如,供应链业务系统上线后,不但可以实现业务流程的线上操作以及提升人效,还能在数据不断积累后建立供应风险模型,大数据自动实现风险识别、预警等,也通过建模、模型修正后提高市场订单预测的准确性、营销选店选址的精准化等。

另外,从美的集团的经验来看,想要做到数字化运营,光是拉通自身的业务数据还不够彻底,还需要整合链上企业的数据,但在实践中,有的企业并不乐于开放自己的数据“黑盒子”,这让数字化运营的效果大打折扣。

此外,数字文化是数字化运营的土壤,有的企业的数字文化氛围还未形成。“有的企业员工不知道去哪里找数据,有数据了不知道怎么用,用了数据没有持续地改善效益、形成闭环。所以我们说,要一手抓数字文化的建设,一手抓数字化人才的培养。”魏晓刚介绍,美的集团的营收在增长,员工总人数却在减少,看起来不合常理,实际上美的集团数字化员工占总人数的比例在增长,这才是企业的人才竞争力。

除去人才,预算也是某些企业实现数字化运营的障碍之一。魏晓刚认为,一味降低数字化服务的费用不可取,因为“便宜的东西,往往不被珍惜”,企业需要认可数字化改造方案才能更好发挥出方案的作用。被服务者愿意承担费用,是认可方案的一种体现。提及如何降低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费用负担,魏晓刚表示,链主企业和国家政策,可以恰当在这方面给予支持。

魏晓刚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对于没法一步到位实现数字化运营的企业,他有两点建议: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全局规划,未来再逐步落实;二是,在挑选最先入手的领域时,对于To C的企业,可以从用户端倒逼改革,以美的集团为例,用户的需求、评价、口碑,是运营改善的起点;对于To B的企业来说,可以先解决最明显的痛点,这个痛点因企而异,可能是采购、仓储、也可能是质量、研发等。

数字化运营的支撑

数字化运营是一个广泛话题,背后涉及的能力支撑非常多元,在发布会现场,美云智数也发布了灯塔|数字工厂、数字供应链、工艺仿真与数字孪生等方面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帮助达成数字化运营。

据记者了解,美的集团旗下已有5座灯塔工厂,包括美的家用空调广州南沙工厂、美的微波炉顺德工厂、美的冰箱荆州工厂、美的洗衣机合肥工厂、美的厨热顺德工厂,美云智数的灯塔|数字工厂解决方案,基于美的集团的灯塔工厂实践,从数字化、精益化和自动化维度,致力于降低不良品率、交付成本,提升人效,缩短交付周期和降低能耗。

数字供应链方面,美云智数提供美擎高级计划与排产APS满足离散和流程制造企业产供销价值链协同、智能排产需求,提供美擎采购系统SRM实现寻源采购全流程的数字化。

工艺仿真与数字化孪生方面,美擎的数字孪生已经可以建立车间级、产线级、设备级三级数字孪生,美擎仿真系统是美云智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仿真软件。

魏晓刚认为,企业客户选择美云智数作数字化服务供应商,通常是看中美云智数的两个特点,一是美云智数对数字化转型的理解和方法论,二是美云智数有自研套系化工业软件的能力,在实际落地时,很多工业软件并不能打遍天下,往往要结合客户实际做一定程度的定制开发,这种时候,自研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数字化运营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是企业必须要构建的核心竞争力。”魏晓刚称。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广州采访部资深记者
关注华南地区龙头企业,重点关注制造、教育、科技、文娱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