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共此时:月亮知道世间所有的语言 | 中秋望月

文博时空2023-09-29 08:34

文博时空 作者 崔文睿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与情境,对月相望,会有不同的感受,而如诗一般的中国画更将这种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

山中望月 闲行陪月

李白《关山月》的开篇即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维《鸟鸣涧》仅四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将各种景致描述的生动有趣。山中对月独有情趣,山中静谧,登高望月,将所有风景尽收眼底,自己仿佛也离月亮更近一些,在无人打扰的地方对月独酌或是与友人共饮一杯清酒,是中国诗词与绘画中常见的画面。

南宋 马远 对月图 图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南宋马远的《对月图》中,悬崖秋夜,皓月当空,一长者坐磐石,持杯向月,对山而歌,一童子捧壶侍立。不禁让人想起李白《月下独酌》中的诗意:“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此画用笔泼辣粗放,粗斗见细,笔线粗重有力,树石皴法采用侧笔直刷浓淡一笔而成的画法,用特重烘染的手法来制造出月夜朦胧的景色,左边粗重的树枝与右边淡淡的远山形成对比与呼应,意境悠远。

茫茫天地间,高山苍松下,人物极小,也应了中国画“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说法,即画一丈高的山,就只能画一尺髙的树、一寸高的马、一分高的人,这一绘画比例显示出古人天地为大、自我为小的观念。与亘古的明月相比,人生百年真如白驹过隙——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战国·庄周《庄子·知北游》)。

马远(约 1140-约 1225 年后)的绘画作品充满了自由与灵性。他不拘一格,追求笔墨的自由流动。他善于运用湿笔、干笔的交替,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墨色效果。其作品富有诗意和哲思,给人以宁静和深远的感受。而马远小时候却是一个顽劣孩童,相传他小时候因性格跳脱,爱捉弄人,曾被邻居家的丫鬟怼得满脸通红,头都也不敢抬起来。但从此之后马远开始专心读书,后在诗书和绘画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与当时的名画家刘松年、李唐、夏圭一起并称为“南宋四家”。

南宋 马远 松阴玩月图 现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马远的这幅《松阴玩月图》使用一个“玩”字,将月亮的拟人化表达的趣味十足。图绘石崖间老松和杂树相助相长,粗干细枝,树法细劲而多折;用斧劈皴表现山石质感同样是一位高士,在山水间,坐在悬崖之边清雅脱俗,孤高寂寞的情调十足。

南宋 马远 月下把杯图

这幅《月下把杯图》描绘的则是中秋赏月团聚之景。郊外山脚一隅,月夜里翠竹微风摆动,圆月高悬空中,发出金黄色光辉;两人把酒赏月叙旧,案几上摆放着贡品,四周花竹掩映,点出月下花前诗意。也难怪杨皇后(即宁宗皇后杨氏)非常喜爱此画,还留下了楷书诗句题跋:“相逢幸遇佳时节,月下花前且把杯。”案几在画的右下角,很有节日氛围,这正显示出马远的特色,他喜作“边角小景”,世称“马一角”。

明 杜堇 陪月闲行图 现藏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明代画家杜堇的《陪月闲行图》中,松石更为淡雅,在画面中心突出人物,一位高士策杖行吟于梅枝斜呈的巨石水畔,一个“陪”字更显山中静谧,万籁俱静的夜晚,与持杖高士作伴的只有山中明月。

该图人物采用白描法,形体高大,线条流畅,寻思冥想的神志,刻划得细腻、生动。背景为山石、梅树,梅树枝干奇崛,花萼稀疏。杜堇自题诗:“陪月闲行杖护迟,半醒时节更相宜。吟成疏影实此句,为问梅花知不知。”这种写法,将画面景物、绘画意境、诗情、画意“融彻”地交织在一起,画与诗相映成趣,成为一首绝妙的题画诗。

山中有林,林间有月

比山中月更显悠闲自在的是林中月,正所谓“山中有林,林间有月。”皓月当空,在树影绰绰的密林之中,月光因树林而斑驳,明亮交织,随风摇曳,更添一番清姿。即使身处深林之中也并不觉得孤单的王维这样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哪怕是独居山林,也还有朗朗明月相伴,何来孤单之意呢?

南宋 马和之 月色秋声图 图源:辽宁省博物馆

南宋马和之的这幅《月色秋声图》截取一个小景特写,一高士临流而坐,沉吟幽思,一童侍立旁边。人物、坡石、树木色线即是“柳叶描”笔法。马和之的画法在南宋独树一帜,不仅在技法上,意境上亦是如此。简练而富于诗意,描绘白沙绿树,月色秋风,白衣高士临水独饮遐思,正如左上角所题李白诗句“白沙留月色,绿柳助秋声”。

明 沈周 有竹庄中秋赏月图(局部)

明代画家沈周(1427 年-1509 年)的这幅《有竹庄中秋赏月图》描绘的是沈周在沈氏世代隐居之寓所“有竹庄”内,与友人中秋饮酒、赏月的情景。山水清胜,竹树桥亭,明月高悬,景致幽静。

书法部分则是沈周满怀激情,以七言律诗的形式,兴致勃勃地抒发其与浦汝正等友人中秋赏月时的复杂心情,题识为:“古今换人不换月,旧月新人风马牛。壶中有酒且为乐,杯巡到手莫推却。月圆还似故人圆,故人散去如月落。眼中渐觉少故人,乘月夜游谁我嗔。

沈周是明代最重要的文人画家之一,他和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人,近世并称为“吴门四家”,该卷画作笔墨雄健老辣,格调疏简苍劲,意境清幽高旷,体现了沈周粗笔山水画的特点。书法则结体严整,笔法沉着稳健,苍劲老练。整卷书画诗文相映成章,堪称诗、书、画三绝。

明 文徵明 中庭步月图 现藏于南京博物馆

文徵明(1470 年-1559 年)的《中庭步月图》描绘了作者与来客小醉后,于秋日庭院中赏月话旧。画中笔墨洒脱,又不失雅致。寂静而明亮的月光,携着主人无限的情思,于画面上浮现。同一般中国画作品相比,该图在空间处理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在图画中采取俯视的角度将高士幽隐之所的夜间景色纳入画面,同时兼顾了高远法、平远法与深远法的结合,来构筑画面空间。小小庭院有限的空间,却给人以强烈的空间纵深感,幽深、高深、纵深的感觉都在画面中呈现出来。

全画笔墨洒脱清雅,画风平稳细净、明秀简雅,画风兼乎于“粗文”“细文”之间,工整文静中不失粗放清旷,雄浑气象,是文徵明在这一年龄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特有的风格特色,从中可明确感受到他绘画风格演变的一些基本脉络。

画中描绘的情境与意境,与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不谋而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登楼望月 万里清辉

楼中月相较于山中月和林中月多了几分热闹,团圆之意更甚。众人在楼中齐聚,共同赏月,并在心中默默许下愿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也有人客居他乡,望着热闹的人群,借月亮遥寄思亲之情,只盼万里共清辉,例如杜甫在《月圆》中写道:“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清 十二月令图轴 图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清院本十二月令图轴》(八月)中,描绘的是中秋节的夜景,秋季的八月居中,谓之“仲秋”。天蓝月明,气温初凉,人们特立离台,张设盛宴,观赏着月色。闺中女乐,吹奏着琴笙,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清院本十二月令图轴》是清代画院中唐岱、丁观鹏等人合作的作品。此画属于清朝宫廷绘画的题材,为院体工笔画中的精品,乃院体工笔稀世之作,从整组画作看,构图之讲究,设色之精到,着笔之细腻,唯用中国人独创的画具,才能画出这样的唯美作品。受西洋画的影响,清宫廷中的画家如焦秉贞、冷枚、丁观鹏等,也参酌西法,作画注重凹凸明暗的光影效果,笔法更为纤细写实。

南宋 李嵩 月夜看潮图 图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南宋画家李嵩的《月夜看潮图》描绘的是南宋时临安中秋夜观海潮的情形。高悬的明月下,浪潮卷涌成一直线地奔驰而来,江畔华美的平台阁楼上,隐约可见有人穿梭、呼指着。图中远山江帆、月影银涛,是一幕祥和而又没有纷扰的景致。李嵩以极为细腻的情感与笔触,描绘了精妙的楼阁与粼粼江涛,也写出了苏轼“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的诗情,是一幅情景精致的杰作。该场景一实一虚,一静一动,相映为妙,此中对无形感官经验的细腻捕捉,是南宋绘画最精致之处。

李嵩(1166 年—1243 年)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出身贫寒,年少时以木工为业,好绘画。他是宫廷画院画家李从训养子,承李从训画技,擅长人物画、道释画,尤精于界画,为宋光宗、宋宁宗、宋理宗三朝画院待诏,时人尊之为“三朝老画师”。

在古代,中秋除了赏月之外,观潮也是习俗之一。中秋观潮在汉代就有了相关记述,宋代则已达到鼎盛。千百年过去了,浪涛声依旧,钱塘观潮仍吸引着众多游客。

清 陈枚 月曼清游图(琼台玩月) 图源:《老年教育》

清代陈枚所作《月曼清游图》(琼台玩月)描绘了中秋之夜,宫廷妃子和仕女站在楼台赏月的情景,嫔妃们站在雕梁画栋中,有的凭栏远眺,有的闲谈数语,夜空中明月高悬,树影间雾气环绕,向我们再现了一幅宫廷女子的生活照。

作者在人物创作的审美取向上有别于唐代张萱、周昉笔下体态丰腴的嫔妃形象,而以明代唐寅、仇英笔下的仕女画为审美标准,追求秀润飘逸的情致。画家以工细流畅的线条和亮丽鲜活的色彩将嫔妃们描绘成身材修长、体态轻盈、“倚风娇无力”之貌。

在技法上,此图所绘人物造型生动准确,笔致工细严谨,源于宋代院体画风。图中的楼台房室建筑则采用西洋焦点透视法绘成,加强了平面画幅的立体、纵深效果,在有限的画面上扩展出无限的空间。

陈枚(约 1694—1745 年)于雍正四年入宫为专职画家,其作品在承袭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又深受郎世宁等西洋画家的影响,以中西结合的新画风备受世人瞩目。

水中望月 对月邀饮

水中望月,则别有一番情趣,天上一轮圆月,水里一轮圆月,眼中一轮圆月,心底一轮圆月。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除了对月邀饮的人,还有倒映在水中的明月。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写道“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南宋 夏圭 松溪泛月图 图源:《南宋院体山水画构图中的“留白”研究 》

南宋夏圭的这幅《松溪泛月图》描绘了月圆之夜江上游船之景,画面近端几杆松枝入画,枝壮叶茂;江面水平如镜,宽阔无边;浩月当空,夜空中照亮着江中小舟前行。全图大部分空白,却达到了烟波浩淼,水天一色之意境。

边角剪裁的构图,空灵巧妙,情景交融,富有浓浓诗意,显示出含蓄蕴藉的艺术魅力。作者以极为简括的构图和痩劲的线条反映了文人士大夫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追求心灵自由、亲近自然山水的诉求,艺术风格朴素清逸,可称是夏圭山水画的代表作品。

夏圭,南宋画家,临安人,与李唐、刘松年、马远并称“南宋四大家”。宁宗时任画院待诏,赐金带。善画山水,属水墨苍劲一派,喜用秃笔,下笔凝重,继承发展了李唐的大斧劈皴。取景简练,常以半边景物表现空间,与马远有异曲同工之妙,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

明 文徵明 石湖泛月图轴(局部) 图源:东方大观拍卖会

文徵明的《石湖泛月图轴》为平远构图,虽不着色,纯以水墨画出,但笔法苍劲,墨色浑厚。近景坡岸陡峭,松树茂郁。一片湖水中只有浅渚高树,稀疏错落,峰峦连巨、水天一色,湖中一叶扁舟三人坐船赏月,极富冷寂清幽之致。恰似题识所描述“水兼天一色,秋与月争辉。浦断青山隐,沙明白鹭飞。坐来风满鬓,不觉露沾衣。

诗文与画面和谐统一。在构图上有疏简之分,注意突出主体,多湿笔,富浓淡变化,用笔简意苍茫,中锋侧笔兼施,笔法刚中有柔,苍中带秀。墨笔随意而运,浓墨为主,间施淡墨,层次多变。山石轮廓各异,线条苍劲,浑厚的山峦及披麻皱法。好似画面有无限的空间,意境飘缈,虚实相生,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宋 佚名 赏月空山图 图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该图绘空山幽谷,高士船中对水邀月,共赏枫叶狄花。其所绘场景与刘禹锡诗句“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濛濛隔寒镜。是时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所表达的万顷碧波在月光照耀下显得愈发平静的氛围不谋而合。

千百年来,月亮一直是一个中国人不能或缺的意象,活跃在诗词歌赋中。在与人间遥遥相对的星河里,能够兼容情感和风景,从初升、高悬、西斜到落下,从玉盘满润到残缺如勾。一轮圆月被寄托了多少情思。

在《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借此表达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同样对月满腹愁思的还有南唐后主李煜,他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唐朝宰相张九龄被贬时作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成为千古绝唱。

可见,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明月,在茫茫世间,我们都是旅人,唯见月色亘古不变。

图片 | 崔文睿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子彤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文博时空】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