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老友记

杜涛2023-11-11 08:36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杜涛 2023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让弗兰克·克利斯提·哈姆(Frank Christian Hammes)印象颇深,这是疫情后首次全面恢复线下举办的进博会,场馆人流量是他上次参会时的数倍。进博会中,他密集接触了三类人群,政府人士、商业人群以及各地的专业观众。他希望以此进一步积累中国市场的经验,寻找更好的合作机会。弗兰克·克利斯提·哈姆是IQAir全球首席执行官,创立于1963年的IQAir,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的空气净化信息科技公司,这也是IQAir第四次参加进博会。

11月5日,第六届进博会在上海举办。本次进博会吸引了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到场其中,11国首次参展,34国首次线下参展。中国馆增至2500平方米,规模为历届之最。企业展则吸引128个国家和地区的3400多家企业参展,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达289家,均超过历届水平。

弗兰克·克利斯提·哈姆观察到今年进博会内容相比以前更加多元化,消费转型的迹象也更加明显。此外,在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后,对可持续发展和ESG的日益重视,这一点在进博会中体现特别明显。

在本届进博会上低碳、ESG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每家展商必谈的话题。

毕博中国区总裁叶天德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参展企业几乎都在传递“低碳和可持续”的信息,因为低碳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在观念上已成为全球共识,在具体的企业管理实践上,也成为企业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

“随着欧盟绿色新政浪潮和中国‘双碳’目标稳步向前推进,各国企业积极拥抱ESG政策,加快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叶天德说。

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进博会已经连续举办六届。此次进博会中,大部分参展企业都是“老朋友”。3000余家参展企业中,只有约20家世界五百强和500余家中小企业是首次参加进博会——它们很快也会成为老朋友。但这些老朋友依然能够观察到中国市场的新引力和新机遇。

弗兰克·克利斯提·哈姆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他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态度乐观,期望中国市场能够提供更多的稳定性和确定性,“中国是一个非常值得投资的市场。”

与老友共成长

11月7日下午,嘉吉中国区总裁管慧丽在展台上热情洋溢地向莅临的重要客人介绍公司的各项业务和特色。嘉吉公司主要从事农业和食品行业,总部设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有着近160年的历史,是全球最大农业和食品企业之一。嘉吉在此次进博会大有收获,预计总签约金额达到30亿美元左右,涉及产品包括粮食、牛肉、铁矿石等。11月6日在嘉吉展台上,美国驻华大使还见证了一些进口牛肉的签约现场。

管慧丽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这是嘉吉第六次参加进博会,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业公司之一,在进博会的几天内,参与了各个方面的活动,来展台参观的客人包括协会、部委、地方政府代表团、客户、合作伙伴等。

2023年进博会美国派出了其在进博会历史上的最大规模参展团,面积达440多平方米的美国食品与农业馆于11月6日开馆,这是美国首次在进博会设立国家级展馆。

11月8日中午11点,在一家美国农业类协会的展台面前,一位中国的企业界人士正咨询美国农产品的价格和质量问题,该人士还表达了去美国考察的意愿。美国农业类协会的工作人士称,这几天来展台咨询的人士特别多,也有达成意向的订单,比如中国某地的酒商前来洽谈高粱进口的问题。

进博会已经成为外企展示品牌、商务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蔡司大中华区副总裁、显微镜事业部负责人张育薪认为,进博会是全球唯一的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参加进博会是企业展现品牌形象的重要机会。蔡司已经连续六年参加进博会,第一年参加时展台面积为400平米,今年扩充到800平米,张育薪认为进博会不仅提供了一个将蔡司产品带向中国市场的机会,同时也提供了一个让中国市场更了解蔡司、了解公司供应链实力的平台,这个价值是双向的。

克劳斯玛菲中国首席财务官关正告诉经济观察报,作为中国中化海外公司,克劳斯玛菲从首届参加进博会的联合展台,到如今面积越来越大的独立展台,非常看好进博会这样的全球共享创新机遇的交流平台。在今年的进博会上,克劳斯玛菲与中国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最大电池外壳供应商南京凯勒达成签约合作。此外,克劳斯玛菲还与万华化学签约,提供ABS工程塑料与高端聚烯烃造粒机组,助力本土化制造创新突破,以及新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

11月6日至8日三天内,进博会新品发布会达到70余场。在进博会期间,召开的贸易投资对接会达到123场。11月5日下午,由商务部和山东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区域性国际组织示范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新实践”分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17个重点合作项目进行了签约。

一位参展人士认为,在此时此地召开这么多的发布会,一是认可进博会这一平台,更重要的是表达了未来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六年时间中,进博会和老友们也在不断成长。科思创中国区总裁雷焕丽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从进博会的“头回客”到进博会的“老朋友”,每一届进博会都见证着科思创的巨大变化和成长。今年是科思创连续第三次参加进博会。“今年一个明显的感受是,来进博会的人更多了,尤其多了许多外国面孔,科思创CEO本人也来到进博会现场实地参与。”雷焕丽说,数次参与进博会让科思创受益匪浅,借助这个独有平台,科思创不断深化各领域合作伙伴关系,全面展示公司自身以及支持下游行业迈向循环经济未来的优秀实践,而这些伙伴关系绝不止于进博会会场内。

“回想2018年的首届进博,GE医疗大多数的展品还都是以进口为主。”GE医疗全球执行副总裁、GE医疗中国总裁兼 CEO张轶昊表示,2019年,GE医疗加大了推进全面国产的力度,从2020年的第三届进博会开始,越来越多的中国创新和国产智造开始登上了进博这个舞台。“直至今年的第六届,在GE医疗近30款展品中,已经有超过一半的融合全球资源+中国创新、国产智造产品,这一数量可以说是过往六届之最。”张昊说。

今年以来,多部委发文,鼓励外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深化科技开放合作,打造产业链共同体,外资企业也开始更重视“中国创造”。蔡司显微镜此前确立了契合中国发展需求的“科创·融合”理念。张育薪表示:“‘科创·融合’理念由来已久,它根植于蔡司长期坚持的本土化战略当中,蔡司希望借助全球化集团优势将中国本土创新成果推向国际平台。”

绿色新机遇

中国市场正在发生种种变化,并不断释放出新的机遇。

弗兰克·克利斯提·哈姆认为,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这种背景下,消费者的优先级也会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更加重视健康类消费,“希望消费得更有意义、更具性价比,企业需要关注这些变化”。

因为关注到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对企业ESG表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此次展会中,IQAir带来了具备智慧全景空气监测解决方案的空气净化器。弗兰克·克利斯提·哈姆说,公司有颇多的客户来自互联网公司,对于这些轻资产公司来说,人是最重要,是效率的关键,因此公司也愿意在保护员工健康上做更大的投入。

ESG是指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Governance(公司治理),是一种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及长期投资价值的指标及框架。员工的健康和福利也是ESG评价体系中的关键一环。

在诸多新的机遇中,此次进博会中最为凸显的依然是绿色低碳、ESG领域的机遇。几乎在所有展馆,ESG和低碳成为了多个展台、企业活动的关键词。大部分企业的活动都与绿色、低碳以及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毕博也在进博会现场发布了《2023中欧贸易主要行业ESG发展洞察白皮书》,上述白皮书认为,在欧盟绿色新政浪潮和中国坚定的“双碳”承诺之下,未来进出口贸易的方向和模式必将受到ESG因素的深刻影响。脱碳的使命、高技术和高质量的追求、多元化的实践必将成为各进出口行业ESG发展的三大支柱,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而监管者的目光、投资者的期望以及消费者的选择也将逐渐转向全球化和可持续化。未来,全球ESG投资规模增长,ESG投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参展的外企也纷纷围绕绿色低碳和ESG布局新的产品和战略。“中国是科思创最大的市场之一,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宝贵的发展机遇。我们期望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消费电子和建筑等充满活力的市场中寻获更多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新商机。这不仅能创造经济价值,也与中国的‘双碳’目标相一致。截至去年底,科思创在中国市场的累计投资额高达39亿欧元。未来,科思创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围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进行投资布局,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雷焕丽说。

科思创在本届进博会中与上海美锦体育(负责美津浓品牌在中国大陆经营管理)签署了可持续创新合作协议。上海美锦体育创始人张志勇也看到了制鞋业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他告诉记者:“以2018年为基准,如果公司2030年的碳排放量要减少30%,具体到每一件产品,就要减少50%的碳排放,这需要进行大规模尝试、采用创新环保材料。亚洲现在占世界鞋类产量的87%以上。制鞋业需要意识到并致力于投资开发新产品和可持续的生产,以减少其产品和业务对环境的影响。”“双碳”、绿色发展的要求会使得市场发生变化,企业也需要随之而变,这也是张志勇与科思创签订合作协议的原因。

张志勇告诉记者,中国经济成长阶段决定了商业领域市场的选择,过去30年是以成本为导向,现在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也会带来新的商业市场。“更多的消费者会将环保可持续作为购买决策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年轻人,这个群体更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上述毕博公布的报告认为,中国企业ESG发展迅速,正迎头直上,尤其新能源汽车行业对ESG的关注始终走在前列,推动整体ESG实践水平持续提升。中国企业在ESG表现方面呈现显著的“后发优势”特征,除消费品制造行业外,经营年限10年以下的年轻企业和经营年限超过50年的成熟企业ESG表现更好,这是由于年轻企业从文化上具备更强的ESG意识,且在ESG方面的“历史包袱”相对较轻,更易于采用新理念、新技术来顺应ESG的要求。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财税与环保新闻部主任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财政、货币政策领域。主要关注财税、金融、审计、环保、PPP、大工业等相关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