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万敏 2023年12月7日,中国银行董事长葛海蛟在“2023年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年会”上发表题为“全球不确定性下的金融开放与合作”的演讲。
葛海蛟表示:“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并没有显著减少,突出表现在全球经济复苏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全球市场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全球治理规则运行和多边主义框架调整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等三方面。”
葛海蛟认为,这些不确定性是全球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办法。纵观人类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开放与合作是实现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应对全球不确定性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葛海蛟表示:“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创新为全球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一是金融服务的质量、效率和普惠性大幅提升,对推动中国和全球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中国金融业稳健运转,对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做出积极贡献。三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改革,推动构建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多边治理框架。”
葛海蛟认为,当前,全球经济金融深度交融,各国进一步加强金融开放与合作,对世界意味着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也将为各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未来,全球金融业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合作,推动解决当前各国发展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一是创新金融合作方式,完善投融资机制,激发全球经济增长新动能。当前全球各国普遍把绿色、数字、科技等新兴领域作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新的重要方向,全球金融业应积极引导资金流向相关领域,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葛海蛟提出,应加快推动全球绿色转型合作,加大对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动全球金融业数字化转型,通过设立数字转型专项贷款、数字产业发展基金等多种方式,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新动力。构建适合科创企业发展特点的全生命周期融资支持体系,助力全球前沿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二是加强国际政策协调,降低跨境风险的传染和蔓延。葛海蛟认为,全球金融业应积极推动各国政府加强国际货币政策的沟通和协调,提高政策的连贯性、可预期性。推动完善国际金融安全网建设,强化区域性货币合作安排,提高发展中国家应对流动性危机能力,推动建立一个更加稳定和有弹性的国际货币体系。深化国际金融监管协作,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总量、结构和流向的研判分析,积极运用最新金融科技和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资本流动的穿透式管理。
三是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解决治理体系碎片化、割裂化问题。葛海蛟建议,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经贸规则,倡导以积极的谈判和磋商消除国际经贸分歧,降低商品、资本、技术跨境流动壁垒。积极推进新兴领域的金融标准和规则制定,在碳交易所建设、碳定价、碳排放核算、ESG评价标准和信息披露、金融数据跨境传输等方面加强国际互动,促进国内外规则协调统一。持续完善国际支付清算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联通各国跨境移动支付系统,提升国际清算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