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何以修复 | 陈哲说

陈哲2023-12-10 16:31

陈哲/文 12月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在过去一年中顶住压力,曲折式前进,整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同时也承认“外需承压、内需不足,‘疤痕效应’下微观主体信心尚未完全修复,部分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

应该说会议对经济的研判符合大部分人的感受。这里想问的是,为什么这一年甚至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诸多政策,在不少领域落地的实际效果却不佳呢?

进一步的探讨可以房地产为例,一方面因为房地产仍在当前经济中干系重大,另一方面,楼市正是非常典型的“需求不足、‘疤痕效应’下微观主体信心尚未修复的风险领域”。而楼市主体,一类是需求端的购房者,另一类是供给端的房地产企业,都存在信心修复的需要。

就在上个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给出了一句非常有含金量的指导,“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金融主管部门后续提出“三个不低于”的具体要求。应该说,救助房地产市场主体的方向和原则非常明确。

但在这套宏观政策释放前后,舆论特别关注的却是一张所谓“白名单”。坊间盛传,这是一张由监管部门拟定的市场主体名单,其中的房地产企业,可以受到前述精神的照拂——商业银行似乎可以放开手脚给它们贷款了。

这张“白名单”,至今为止未现真身。它到底存不存在,我在上一篇文章《 “白名单”的秘密》中有一些推测。结论倾向于不存在,因为这有悖于我们化解经济风险的“市场化、法治化”的底层原则。其次,其合理性和有效性也大大存疑。

一位被普遍认为名列“白名单”的房企负责人告诉我,其实他根本不关心自己企业在不在(名单中),他们现在几乎没有融资障碍,他关心的是:楼市何时复苏。另外一家情况类似的大房企老总对我说得就更直接了:他更关心碧桂园和融创在不在(名单),因为这两个大主体的资产负债表能不能修复,决定市场信心能在多大程度上修复。

这两个观点,最初都让我有点意外,但仔细想想,似乎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同一个问题:现在市场里最需要被金融支持的,不是仍然运转正常的企业,而是那些值得被纾困的出险企业。它们往往在市场中权重较大,同时又拥有较好的资产质量,但是现金流出现了问题。

可以说,它们才是解决当前房地产问题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线头。

你可能要问了,那些出险企业不正是因为交不了楼,问题暴露,陷入困局,购房者信心尽失,才让地方政府接管了吗?保交楼,难道不是当下最重要的工作吗?难道我们又要回过头去保企业主体吗?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在做目标取舍和主次安排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保交楼、保市场和保主体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

我们当然不能否认,各级政府在保市场层面,在放松限购、认房不认贷、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购房补贴和公积金政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在保交楼层面,也是从严从细监管预售资金账户,将项目和公司的风险建立隔离墙。从去年年中开始,保交楼几乎成了各级政府的头号任务。

不过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保交楼在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很多地方的保交楼完成进度不及预期,又比如在地方政府接管的过程中,因为相关实施主体缺乏滚动开发的经验,运营过程出现一些不专业的做法,结果导致保交楼资金投进去了,但楼交不出来了。

有企业负责人给我举了一个例子。一块土地,按照房企原来的开发节奏,是建一栋卖一栋,卖完一栋再建下一栋,量入为出、货钱轮转。结果政府接管后,认为自己肯定能都卖出去,因此把所有楼栋同时盖到主体完工,结果不仅仅房子没卖出去,前边的保交楼任务也完不成。

另外有个例子,就更加让人陷入深思:一年前,一家出险企业与金融机构,就某区域的几个项目资产打包做债务重组,达成整体化债、逐步交房的方案,但地方政府不允许项目之间资金打通。没有外部资金进入,项目交楼至今没有进展。

这样的故事不少,可见由外行人来指导或操刀微观市场动作带来的危害,也特别暴露了保交楼目前模式中隐藏的风险。

说到这里,想到了企业家吴海最近的文章《政策的春风必须化雨》,吴海提到,由于地方基层官员出于免责优先考虑,在化解风险和打破僵局的问题上选择最保守方案,甚至干脆躺平,使得政策的春风难度玉门关,就算它含金量再高,也不能充分发挥效力。

春风吹不过来,楼交不出来,购房人信心何来?保市场又从何谈起?长此以往,那些目前融资资质良好、现金流安全的企业,恐怕也会进入收缩开支,他们旗下开发的楼盘也有交不出的风险,继而影响到现金流和融资安全,风险将继续蔓延。

各地在保交楼和保市场方向发力一年多来,激活市场的效果并不明显。从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来看,百强房企11月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29.2%,环比下降0.6%;今年前11月销售总额为57379亿元,同比下降14.7%,降幅相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

由此看来,保市场和保交楼的任务,都不是可以独立于保主体之外而实现的,风险的化解要遵循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什么叫市场化?就是由市场主体来主导市场上的交易行为,而不是由地方政府来兜底。事实上,绝大部分地方政府一来没有能力,二也没有实力来兜这个底。

说一千道一万,最后能支撑市场的,还是供求双方本身。只有购房者信心修复,市场需求才能恢复。而购房者的信心,首先是建立在对房地产企业的信任基础之上。试想如果你是购房者,看到房地产的前任一哥恒大已经倒了,你肯定会想,那现任一哥碧桂园会不会倒?未来一哥某某,别管它是哪种所有制,谁能保证就一定不会爆雷?

对供给主体房地产企业而言,如果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想方设法自救纾困而不得,最终只得被动躺平,其经济效率无从施展,资产状况已经千疮百孔,解铃已无系铃人。如果事态没有改观,都只会令市场进一步下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市场主体中,除了房地产企业和购房人,还有一个隐性的主体就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在各种纾困方案中,商业银行既是各种金融政策的具体落实方,也是受到经营与合规条件制约的交易方,如果纾困政策方案明显不符合其经营条件,没能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让其有充分空间发挥经营效率,也很难让它们建立真正的信心。

因此,对市场的监管者而言,无论部委还是地方政府所扮演的角色,一定不是帮市场划定一个绝对安全的交易区域,或者自己亲自扮演市场主体的角色。因为市场主体的角色无可替代,其主观动力更是稀缺品。政府要做的,应当是承受一定的担保风险,找到那些具有资产品牌价值和纾困意愿的企业主体,扎扎实实通过股权、债权等市场化手段,给主体增信,帮助它们恢复经营的活力,活化沉淀的资产,重建市场信任、购房者信心。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副总编辑
分管房地产、大健康、文旅新闻
工作微信:hustc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