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欧洲人看山东运河风景

刘永加2023-12-15 15:10

清朝前期,欧洲一些国家多次派使团来中国,他们是基于通商贸易等目的而来的,其中最著名的有荷兰的约翰·尼霍夫使团、英国的马戛尔尼使团和阿美士德使团。

这些使团到北京拜见皇帝后,被允许走京杭运河南下至广州,然后返回欧洲。因此他们都会经过山东运河,这些使团成员对于运河沿岸的城市建设、运河工程和名胜古迹、风俗民情非常关注,他们在日记及游记中多有记载,给人们留下了清代山东运河沿岸的各类史料。

运河城镇的生动再现

京杭运河流经山东,使得沿线崛起了德州、武城、临清、聊城、张秋、济宁等城镇,欧洲使团的成员对这些城镇的市容市貌、城建规模多有记载。

德州是这些使团进入山东后经过的第一座城镇。黄河和京杭大运河从德州穿境而过,因此德州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

清朝乾隆年间,英国阿美士德使团成员亨利·埃利斯在其日记中写道:“我们在日落时到达了德州,距离桑园70里。从河岸一直到城墙之间全是街道,街上有一些还算可以的店铺。我一直走到城墙底下,城墙似乎和直隶那些城镇的城墙差不多高。城墙外面有一道水沟,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河流靠近德州的一段,风景相当美丽……”

清朝顺治年间,荷兰约翰·尼霍夫使团访华后撰写了《荷使初访中国记》,其中描写了临清的市况:“该城距东昌城120里,坐落在皇家运河的两岸,有两座城堡互相守卫着,河心还建有两个坚固的水闸。城北有一座由九条渡船搭成的浮桥,人们可以经浮桥来往于河两岸的城区。”

清乾隆年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成员乔治·斯当东撰写了旅行日记《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其中说到了临清舍利塔:“临清州外有一九层宝塔。中国人喜欢在多山地带建塔,这个高大建筑一般总是建在山顶上。整个高度是塔底直径的四倍到五倍,塔的层数一般总是单数,如五层、七层、九层,越到上层面积越小,塔底面积最大。”

临清舍利塔  

东昌府即今天的聊城,元明清时称“东昌路”,明初曾一度改为“东昌府”。京杭运河的贯通,给聊城带来400多年的繁荣昌盛。

阿美士德使团成员亨利·埃利斯在日志中说到了聊城:“我们晚饭时到达了东昌府城,运河弯曲着从城郊穿过。我觉得这里的房子比我们见过的其他任何城市都更加规整,修建得也更好。我注意到庙宇的屋顶有些不同,拱起得更高,装饰也更多一些……当穿过城郊的水闸时,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分别向西面和北面伸展的两个侧面的面貌。城市矗立在运河左岸,城墙维护得很好,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很高的瞭望塔。有两幢圆锥形的多层建筑,或许是宝塔,和临清的宝塔相比,它们的直径和高度更大一些。城郊建立在一块高起的地方,这种微小的不同,使得它不像一般的中国城镇那样无趣。运河的某些河段林木茂密,中间夹杂着一些庙宇和房子,确实十分漂亮。”

清代济宁为运河重镇,基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济宁设立总理河道和河道总督衙门。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称济宁:“南通江淮,北连河济,控邳徐之津要,扼宋卫之噤喉。”

《荷使初访中国记》中描述了顺治年间的济宁:“这个城房舍叠栉邻比,并有两座高塔。河两岸人烟稠密,此处还有两道大水闸,水深达六尺。所有的客栈和茶馆都拥有自己的戏班子来取悦观众。”

运河水工设施科学实用

山东运河沿岸地势高低悬殊、水流方向不同,因此建设了大量的水闸用以调控水量。

阿美士德使团成员亨利·埃利斯在日记中对临清运河相关设施有记录:“我们在天亮的时候离开停泊地,立即进入了一条水道。这条水道连接着另一条河流,其宽度足以让最大的船只通过。入河口由石头墩子构成,墩子上挖有凹槽,以安放水闸。在经过这个入口或者闸之后,河道折向北方,在到第二道闸的时候,就一直维持着东南方向了。入口处的堤坝相当深,可以想象工程量必定十分巨大。”

离开临清,前往东昌府的途中,亨利·埃利斯对看到的两处运河水闸作了详细描述:“随着我们前进,在有些地方,还可以看到闸河新近溢出河堤所留下的痕迹。我们经过了两处水闸,说明还是存在着限制河水水量的手段。”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成员乔治·斯当东在其《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一书中,谈到了临清以南的运河水闸情况,“有的相距不到1哩(英里),这在其它地方是没有的。同欧洲的水闸不一样,运河水闸没有高低水门。水门构造非常简单,容易控制,修理起来也不需要很多费用。它只是几块大木板,上下相接安在桥砧或石堤的两边沟槽里,当中留出开口使大船航行。因为水位不平,运河航线上有些水闸主要是为调节水量的。船只通过水闸需要相当技巧,一个水手拿着一个大桨站在船头指挥,船上客人都站在船旁护板两边,护板是用兽皮做的,当中塞进毛发,避免船只碰到石头上震动”。

这些使团成员不仅注意到运河水闸的构造,而且对船只过水闸的场面也有生动记录。

戴村坝

汶上南旺镇地处汶河与运河的交汇处,是山东运河的制高点,素有“水脊”之称。明代永乐年间,宋礼、白英在此修建了南旺分水枢纽工程,从而为明清漕运的畅通提供了可能。

亨利·埃利斯在日志中说:“一过了开河镇6英里后,我们到了汶河与运河的汇合处。这个汇合处据说是运河的最高点,河水在这里分别流向两个方向。在接近汇合处的地方,汶河的河岸明显地可以看到人工修筑的痕迹,我一点也不怀疑它的河道曾经改变过。运河面向汶河一面的堤岸,表面用石头砌成,以抵抗河水的冲击。在河中间几乎看不出水在流动,但在靠近两边堤岸的地方,就可以看出河水流向不同的方向了。从这以后,我们就是顺水航行了。”

这些欧洲人不仅仔细观察了南旺分水枢纽的壮观场面,还注意到了与运河相接的南旺湖。英国使者以较科学的眼光对湖泊以及堤坝进行了观察。他们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中写道,“这个湖的西边由一个很高的土堤同运河分开,运河的水位比湖水高很多。当时修建这条堤坝,所用的土方和所费的人力是非常大的,堤坝的两面俱铺着一层石块。为了不使运河的水压过强,以致堤坝无法承受,做了一些水门来调节河内过多的水。这些水有的通过水门直接流到湖里,有的流到低地,有的流到堤坝上的小沟里,把它当作贮水池。最后一项设

计说明中国人懂得一些力学。小沟内的水经常保持,为河水和湖水或者河水和洼地水的中间水位,这样,水压在两岸上的力量就分散了。”

风土民情多姿多彩

山东运河特殊的地理地貌,需要建设众多的闸坝,船只过闸或过坝时,稍不留神就会损毁,因此船工和水手有祭祀河神的习俗,以祈求他们平安通行。

阿美士德使团成员亨利·埃利斯在其日志中的记录较详细:“我们的船夫在进入闸河时做了一次祭祀……祭礼包括向船外抛洒两杯白酒和一些食物,然后烧一些金纸,放两串鞭炮……”

另外,山东运河沿线湖泊众多,生活着许多渔民。在欧洲人看来,渔民的生活是简单、有趣的。

荷兰使团在济宁看到了渔民用鸬鹚捕鱼的场面,认为是一种了不起的发明,就在《荷使初访中国记》中写道:“他们把小船划到湖里,把那些鸟放出,那些鸟就立刻潜到水里寻鱼。船夫们则继续划桨前行,这些鸟就以同等速度跟着船游动寻鱼。这些鸟的嗉囊用圆环勒住,以防它们捕到鱼后囫囵吞下。这些鸬鹚在水里一叼到鱼,就立刻浮出水面,先把鱼咽到嗉囊里,飞到船上,渔夫就使劲掰开它的嘴巴,从嗉囊里熟练地掏出那条鱼来。”

欧洲使团继续南下,在微山湖,他们看到更新奇的捉鱼方法,据《英使谒见乾隆纪实》描述:“在船的一边安上一个漆成白色的木板,船成四十五度的角度,向水中倾斜。在明月之夜,月光照射在这块白漆板上,倒映在水里,好似水的波动。鱼以为是食料,纷纷往木板上跳,渔民用绳把木板拉上来,把鱼扔在船里。”

船只停泊时,阿美士德使团成员到岸上散步,经过一片打谷场时,发现农民用石质“滚子”脱粒谷物,他们觉得很有趣。亨利·埃利斯就在日志中做了专门记载:“经过询问,我发现那个‘滚子’既给庄稼脱粒也给庄稼脱壳。谷子在穗头下面一点被割断,然后铺在场院的地上,一匹马拉着石头‘滚子’在上面碾压。有些‘滚子’好像是斑状花岗岩做的,上面有非常好看的花纹。有些地方的闸墩也是这种石头,有些地方则是质地紧密的石灰岩。”

这些欧洲使团的成员,在访问中国后所撰写的旅行日志,对山东运河沿岸城镇风光、水工设施和风土民情等有大量的记载和描述,留下了大量清代前期山东运河最直观而生动的相关史料。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刘永加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刘永加】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