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商业新愿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朱天:如何重启升势

高若瀛2024-02-11 09:16

 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近年为何显著下行,以至于大家对5%的增长率都似乎缺乏信心?从数据上,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出,中国经济下行主要是投资增长的大幅下滑造成的,受消费和出口的影响较小。

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投资都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但近些年的有些政策恰恰旨在降投资、增消费,国内外媒体也总在讲中国产能过剩、去杠杆。结果投资增长降下来了,经济增长也跟着降了下来,消费的增长也更慢了。

高储蓄和高投资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色,本来是我们的优势。但很遗憾,流行观点把这看成我们的劣势,认为中国经济长期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不足,并认为这个增长模式是以信贷扩张、企业负债上升来支撑的,势必导致产能过剩,投资低效,最终酿成债务危机甚至金融危机。

但高储蓄与高杠杆是一个铜板的两面,储蓄率高自然就意味着银行存款与GDP(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也高,因此M2(即广义货币供应,其中96%是银行存款)与GDP的比率就高。相应地,银行贷款与GDP的比率也高,这意味着企业的负债与GDP的比率(即所谓宏观杠杆率)就高。较高的储蓄率和宏观杠杆率恰恰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和优势,而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真正反映企业负债水平的是资产负债率,而不是宏观杠杆率,中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全球范围来看都是偏低的。只有在讨论政府负债时,宏观杠杆率才有意义,但即使是这种情况,也要看政府的资产情况。因为中国有大量国有企业,中国政府拥有很多能够产生收入的资产,也就可以承受比别的国家更高的宏观杠杆率。

大多数经济学家包括我自己都相信,市场和民营企业应该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有些经济学家因为不喜欢政府干预,所以也反对任何刺激投资的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但他们所支持的宏观上紧缩性的政策(如降投资、减产能),影响最大的反而是民营企业。

事实上,投资增长与投资效率并没有必然矛盾,刺激投资也不等于是刺激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投资,民营投资的占比其实是更高的。中国近些年的问题不是货币“放水”,而是信贷不足,不是物价飞涨货币贬值,而是有通货紧缩的风险。中国的M2/GDP比率高,是储蓄率高的结果,并非货币超发。以减负债、降风险为基调的宏观调控政策,不仅未达到初衷,反而酿成房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的流动性危机和债务危机,负债没有减掉,风险倒上升了。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出现通货紧缩的苗头,要迅速扭转通缩和经济下行趋势,就要采取一些更强有力的措施,市场化改革与宏观宽松政策双管齐下,提振信心,刺激需求。

目前的债务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流动性问题,也是经济下行带来的资产贬值问题,只有加速经济的复苏,才能在根本上解决债务危机问题。

总之,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力还是很大的,经济下行不是必然的。地缘政治只会对中国的发展速度略有影响,而不会改变大的格局。自2006年以来,我们对出口和外资的依赖程度就已经在不断下降,到今天已远低于绝大多数国家,这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结果,而与地缘政治无关。

只要我们继续走以更加市场化为方向的改革开放道路,认清中国真正的优势,调动起市场经济主体尤其是民营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实施更加宽松的宏观调控和产业调控政策,我们仍然可以实现中高速的增长,中国经济的前景将依然值得期待。(经济观察报 记者 高若瀛)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管理与创新案例研究院编辑
文学学士、传播学硕士。以调查报道见长,重点关注教育领域,关注公司价值及变动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