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自己的文明(8):塑俑传神|图鉴

文博时空2024-07-10 08:04

文博时空/文 文博时空 作者 刘畅

文物摄影|杜广磊

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上》)最开始用俑殉葬的人,难道没有后吗?儒家的仁爱再次拯救世人。人殉制度最早可追溯至原始社会,良渚文化、二里头文化的遗址就有殉葬坑。当时的人们相信死后灵魂不灭,将进入另一个世界生活,仍需要有人服侍和陪伴,因此产生了人殉的习俗。在商朝尤其是商朝晚期,人殉制度达到了鼎盛。春秋战国时期,俑殉作为人殉的替代出现。秦献公废除人殉制度后,陶俑开始流行。

到了秦朝,陶俑制作达到了一个顶峰,最为典型的就是蜚声中外的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就以生前陪伴他南征北战的军队为原型制作了一批用于随葬的人俑,将百万雄师的风采永久定格在了兵马俑上。这也让我们看到,开创秦代大一统政权的不仅是拥有雄才大略的秦始皇,还有众多无名的小小士兵。“国字脸,八字胡,穿齐膝长襦,外穿披膊铠甲,下着短裤,鞋子是 42 码齐头翘尖履,鞋带穿过 3 个襻扣,系成花节于脚面,鞋底是千层底,有着防滑、耐磨的特点。”跪射俑的英姿活脱脱展现在我们眼前。

汉代的彩绘陶俑种类更加丰富,还包括仆役、乐舞俑等,生动传神地反映了当时的风俗习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即使在战乱频仍的时代,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他们脸上发自内心的微笑,这些笑容至今感染着我们。唐代的三彩俑则标志着第二个顶峰,色彩鲜明、雍容华贵,一如当时的盛世景象。唐代俑中还出现了胡人、骆驼等西域主题,反映出当时文化繁荣、贸易发展的盛况。

01

秦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

从商到春秋,是俑发展的初期阶段,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就有制作陶俑的影子。

战国着深衣木俑

此间的泥俑、陶俑、木俑造型稚拙,形象不追求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而比较侧重于表现身份特征:代表了墓主人的属吏、宠姬、近侍等。它们往往穿衣戴帽、衣冠楚楚。有的俑甚至在四肢加榫卯,可以装卸。为了便于识别,有的还用毛笔在身体上写明身份。这些,都主要是在于“似于生人”,而不是追求艺术表现。

直到秦俑以写实见长,开创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写实主义的先河。1974 年西安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蜚声中外。秦兵马俑排阵雄伟,气势磅礴;一排排将士或穿铠甲或穿短褐,真人大小般的秦俑与战马栩栩如生,每个秦俑面貌雕刻没有重复,千人千面,神情绷紧,姿态肃穆。秦俑极为注重对个体神态、气质的刻画,把外部形体与内在精神、气质融为一体,体现了“形具而神生”的中国传统审美要求。

秦始皇陵 1 号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 3 号坑出土的驾车陶马与卫士俑

秦之前的陶俑从没有与真人大小相近的体量,秦俑高达 180 厘米,秦代的能工巧匠们发明了一种组合模制方法。模制就是用模范制作泥塑,先用泥条盘筑法手工塑造出粗胎,装上“模制”的头等部件以后,再进行覆泥,并进一步雕刻和修饰。比起“手塑”成型,模制法效率极高。20 世纪 70 年代发掘兵马俑时,总数有 7000 之巨,而到目前兵马俑的发掘工作仍未结束。

将军俑

将军俑身高达 1.95 米,面相威严,轮廓分明,双目炯炯,下巴方正,表现出将军的坚毅、果敢。其面部能够清楚地看到二次覆泥的痕迹,二次覆泥是在粗泥表面贴敷细泥层,以便于精细加工。在泥塑形体大致完成以后,还需要完成一系列修饰和硬化工艺,包括二次覆泥、打磨抛光、烧制或烘烤等。

二次覆泥后进行的细节进行加工手法包括堆、贴、捏、塑、刻、划、刮、削、琢、抹等,人物生动的面部,传神的五官神态,精致逼真的衣饰都源于此。

立射俑

立射俑位于阵表,身着轻装战袍,束发挽髻,腰系革带,脚蹬方口翘尖履,装束轻便灵活。秦兵马俑的遗憾就是色彩,原本其色彩艳丽,对比强烈,所用颜料的种类十分丰富。2009 年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证明了彩绘兵马俑包括朱红、大红、粉红、天蓝、中黄、橘黄、黑、白、粉绿、粉紫等色,绝大多数来源于矿物颜料;并含少量有机物与矿物颜料一起呈色。检测表明,绿色颜料主要由孔雀石、石英、伊利石、鳞绿泥石、钠长石和微斜长石等矿物组成;粉红颜料由碳磷灰石、石英、镁铁闪石、伊利石等矿物及密陀僧、铅丹组成;人工合成的硅酸铜钡造就了前所未见的“中国紫”。

02

汉俑神韵浪漫写意

汉代盛行厚葬之风,陶俑题材丰富,如男女侍俑,舞乐俑,说唱俑,家禽、家畜陶俑等等,而且形象也更加生活化。汉俑以写意为主。形体较小,象征性地、粗轮廓地对身体加以描绘,更多的是使用夸张手法,赋予其丰富的感情色彩,以此形成了汉俑天真烂漫、古朴雄浑、简约传神的独特艺术风格。

着深衣女俑

西汉艺术人物以家内奴婢为主,形象比较单纯,生动,着重掌握动态和夸张基本比例,更赋予情感的变化。在俑的侧面均有合模的痕迹,可以推断这些陶俑同样是用模制批量生产出来的。

跽坐俑

厨丁俑

汉代陶俑的制作方法基本采用模制,形体简单的双模模制,形体复杂的采用分段模制之后进行粘结。不易模制的细节,最后采用堆砌、切削进行刻画。到中后期,陶俑的面部五官和衣饰发髻等细节的刻画都逐渐弱化,人物形体直接连接成整体的弧线。如汉代女性舞俑中常出现的舞动中的手臂和腰肢都只有动态趋势,而无关节刻画。这也是独一无二、大气磅礴的汉代审美体现。

彩绘长袖女舞俑

舞俑面带微笑身姿轻盈,长袖摇曳出优美的弧线给人一种身轻如燕的轻快感。可以从这些翩翩舞俑上看到司马相如所述的“靓妆刻饰、便嬛绰约;柔桡嫚嫚、妩媚纤弱”。

汉俑中的舞乐俑是汉俑艺术最精华的部分。汉代国力强盛,源自西域的乐舞、杂技很快流入中原,汉武帝时更是达到高峰。汉王朝还设立了宫廷乐府机构,桓谭《新论》中提到,汉成帝时乐府中“凡所典领倡优伎乐,盖有千人之多也”。汉时百姓也热爱看戏,汉武帝元封三年长安城角抵百戏会演,百姓“三百里内皆来观”(《汉书·武帝纪》)。

木舞俑

彩绘木雕女舞俑

东汉 击鼓说唱俑

该俑以泥质灰陶制成,头上戴帻,额前有花饰,两肩高耸。左臂环抱着一只扁鼓,右臂举着鼓槌似要击鼓。上身袒胸露腹,下身穿长裤,光着脚,右腿扬起脚掌向上。脸上带着笑容,额头上笑出了数道皱纹,仿佛表演进入高潮,姿态得意夸张,活泼诙谐,被称为“汉代第一俑”。 

漆木俑

相比于秦俑,西汉泥塑陶俑的敷彩技艺又有了很大进步,颜料层更加均匀,俑的表面光滑油亮,保存情况甚佳。西汉陶俑的色彩选择较秦俑要少,其中朱红颜料为纯度极高的朱砂;橙红颜料为石英、云母、高岭土等。绘彩以后还在色彩表面罩有几层胶矾水,使彩塑微有光泽,有滋润的感觉,这已成为后来泥塑彩绘工艺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

彩绘陶骑兵俑

彩绘兵马俑的衣甲,武器以及头巾,发式都绘得十分细心,表现了汉初军阵的真实现象。汉兵马俑群虽数量众多,但形态表情不如秦。

03

魏晋南北朝粗犷豪放的胡人俑

魏晋南北朝动荡不安,西北部民族与汉族文化接触增加,陶俑的形象也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深目,高鼻,多髭,神情骠悍”的胡人俑增加。北魏时期出现了最早的駱驼俑和牵驼俑,胡俑,文吏俑,武士俑和人马披铠甲的“甲骑具装”俑,成为这时期陶塑艺术的代表。

吹角骑马俑

魏晋南北朝骑马俑是先在模制出的陶胎上通体彩绘,再附饰兵器,乐器等。新出现胡人骆驼组合正是跋涉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写照。铠甲武士及披铠战马俑是这一时期的墓葬器物特色。

击鼓骑马俑

辫发骑俑

按盾武士俑

十六国男立俑

此为白彩武士俑。俑高 34.2 厘米,面部施白彩,用墨线勾勒出眉毛、眼睛和八字胡,红彩绘唇,弯眉、细眼、高鼻,表情沉静。呈站立状,双手藏在袖子里,合于前腹。十六国时期男立俑主体前后合模制,体内中空,手臂、手分别捏塑,再与俑身肩部粘接在一起,定型后,用竹刀修整全身,将俑身外部刮削光滑,刻划出眉眼、鼻、口,最后施彩绘。白彩的主要成分为白垩粉,其上色的附着力和牢固程度比生漆底的要好很多,所以在汉代以后以生漆为底的彩绘工序逐渐被白彩取代。

十六国男立俑

十六国抬物男立俑

女立俑

文吏俑

舞乐陶俑

这套舞乐陶俑由“8 人小分队”组成,正中是一位舞者头戴风帽,穿窄袖曳地长袍。后面7位乐俑有的直立,有的双腿跪坐或一腿跪坐一腿屈蹲,以各种优美的姿态表现出吹、弹、敲乐器动作,形象生动活泼。

从舞乐俑的造型及服装看,有北方游牧部族的特征,也有汉族人的身影,体现了拓跋鲜卑在此时的汉化程度,表现出气息强烈的民族融合、文化融汇氛围。这组舞乐俑的出土,是拓跋鲜卑北方游牧部族文化与汉文化并存,并向汉文化过渡的关键历史时期的实物见证。

南北朝木舞俑

南方地区出现的瓷质俑质地细腻,工艺精巧,代表了当时审美倾向的转变。由陶到瓷的转变,不仅显示了西晋时期制瓷技术的成熟,也说明厚葬之风的盛行。瓷俑集捏塑、堆贴、刻划于一体,擅长表现细微之处。此件女俑的发髻繁琐精致。面庞丰润,单眼帘,翘鼻,薄唇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女性的审美倾向。

越窑青瓷仕女俑

侍女俑怀中的小孩,穿靿靴,有明显的胡人服饰特征。面部刻画非常细腻,俑中、头部中空,耳部与帽沿等的对称小孔,是为了防止在焙烧时炸裂而做的出气孔,可见均出于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窑工之手,也是越窑工艺水平达到相当高度的一个重要证据。

越窑青瓷俑

越窑青瓷俑

隋 胡人吃饼骑驼俑

胡人身着圆领窄袖胡服,骑坐在高大的骆驼上,浓眉高鼻深目,左腿平伸,右腿弯曲,左手握缰绳,右手拿饼,胡饼、骆驼、丝绢、皮囊无一不精致。隋朝统一全国后,俑也出现了南北结合的趋势。骑俑出现了几种风格兼容并蓄的样式。

04

唐三彩的前身——彩绘陶俑

与一般釉陶不同,彩绘以瓷土作胎,素烧至 1100℃,然后施铅釉,再烧至 800℃ 出窑,经过敷彩描画贴金才最后完成,质地与瓷器相近,叩之有声,除与当时著名的唐三彩在釉色上有些差别外,在胎质、工序、火候等方面几乎完全相同,因而可以说是唐代三彩器的前身。彩绘釉陶以绘画方式作为装饰手法,工艺难度极大。

古代绘染都用矿物质颜料,如朱砂、石绿等,这类颜料在使用时必须经过细心研磨,再调入粘性剂才能紧紧附着于器物上,在釉面要敷绘这种颜料,必须先用胶粉打底,同时,敷彩要用多种颜料来描绘,诸如文官衣裳的皱褶、花饰等,在用色、绘画技巧等方面对工匠的要求很高。由于其彩绘工艺的复杂繁难,所以当三彩器物出现后,此工艺就消失了。

贴金彩绘釉陶文官俑

贴金彩绘武官俑

文官俑和武官俑是一对,同为彩绘釉陶质地,皆通体贴金。这种陶俑须综合运用彩绘、贴金技术。

彩绘描金半身天王俑

彩绘贴金武士俑

彩绘陶武将俑

彩绘文官俑(左)、彩绘武官俑(右)

彩绘灰陶黑人舞俑

黑人舞俑上独特的“黑皮肤”是由于烧窑后期窑中缺少氧气,陶土中铁的氧化物转化为二价铁,陶器便呈灰色或黑色。灰陶是最常见的陶器,一般都比较粗糙。人们根据陶的呈色分为灰陶、红陶、彩陶、白陶等。

灰陶女俑

彩绘红陶将军俑

红陶的红砖色来源于烧窑时充分供应气体,形成氧化气氛,从而使陶土中的铁转化为三价铁,呈现出红色。

白陶武士俑

白陶主要是因为陶土中氧化铁含量少,排除了一些色素的干扰后呈现白色。

彩绘釉陶女坐俑

釉陶,是指陶器表面有一层石灰釉的陶器。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钠等,用石灰加粘土就能配制成,烧融后呈一种玻璃态。在釉中若再加进一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氧化钴等,焙烧后就会出现绿、蓝等色泽,著名的唐三彩其实就是釉陶的一种。

彩绘釉陶男骑马长啸俑

绘彩陶披帛女俑

彩绘釉陶男立俑

彩绘釉陶将军俑

铠甲骑马俑

胡帽女骑马俑

戴羃䍦帽女骑马俑

彩绘带鹰骑马俑

05

唐三彩俑与盛世民风

唐三彩冠绝天下,是一种低温釉陶器。用的是白色粘土作胎,釉料含铜、铁、钴、锰等元素,最终成品釉色呈深绿、浅绿、翠绿、蓝、黄、白、赭、褐等多种色彩。此外,唐俑融合了外来美术造型手法,着重表现结构的层次与形体的立体感。这一时期的人俑呈现出体魄健硕、神采奕奕、自信洋溢的特点。盛唐时期,三彩俑数量之众达到顶峰。其胎质坚硬,釉色均匀,色彩鲜亮明快,造型多彩多姿,装饰生动活泼。

三彩釉陶女俑

女俑高 45.2 厘米,面带微笑,头微侧,鬓发抱面,发髻垂于额前。身穿绿色交领小袖上衣,内有半臂,蓝色长裙,裙腰束于胸上部,披帛自右肩垂于后背,足穿翘尖鞋。总的来说,唐高祖到唐高宗前期,女俑的身材修长,人体比例比较适当。面部清秀;唐高宗后期至睿宗时期,女俑的服饰开始宽大,显得身材丰腴人物变胖;唐玄宗开元时期以丰满为美,面目生动;唐玄宗天宝时期则略显臃肿。

三彩吹笙女坐俑

该吹笙女坐俑裙上的釉色互相浸润交融,形成自然而又斑驳绚丽的色彩,是因为当时要在釉里加入很多的炼铅熔渣和铅灰做助熔剂,铅釉的流动性增强了釉色的扩散、浸染与融合。铅的另一个作用则使釉面光亮增强,使颜色更加美丽。

唐三彩俑的脸部是不施釉的,以免流釉会晕染出“花脸”。出窑之后人工为其画眉、点睛,称之为“开脸”,开完脸之后,才能称之为一件完整的三彩作品。

三彩女立俑

唐代女子服饰的基本构成为裙、衫、帔。帔是一种长纱巾,佩戴时从后肩绕到胸前,垂在两臂。下垂的部分可以直接垂在臂弯,也可以捧在胸前或直接固定在衣服上。

三彩绞釉骑马射猎俑

唐人爱马,无论是武士还是文人,甚至女性都热衷于各类马上运动。这也与唐朝政府出于国防和生产需要,重视发展马政有关。因此马成为唐三彩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三彩骑马俑

三彩女骑马俑

三彩天王俑

天王是佛教造像中的护神祇,守护四方。他神情威严,身披铠甲,甲附护胸,下穿战裙,左手握拳上举,右手作握兵器狀置腰间;一足直立,一足曲膝踩踏小鬼。天王俑是始始创于佛教昌盛的唐代,作为墓中的护灵之物。

唐三彩不仅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在陶瓷工艺上也对后世做出了重大贡献。宋代以后的各种低温色釉和釉上彩瓷,大部分都是在“唐三彩”艺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06

唐乐舞俑与中外文化交流

唐乐舞不仅广泛吸收汉魏六朝以来传统乐舞之精华,更重要的是融入了边疆少数民族与异域乐舞之神韵,别创新声。其独迈千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音乐、舞蹈的里程碑。

唐胡人舞蹈木俑

此俑头戴螺旋纹高帽,高鼻深目、络腮胡须,具有典型西域胡人的形象特点。舞动的裙摆卷曲翻飞至身体左侧,艺术感满满。

唐代舞蹈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软舞,二是健舞。前者表现抒情之美,是流传于中原民间的汉族传统舞蹈。源自西域的健舞则凸显矫健之美,胡腾舞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古代西域、今天的塔什干一带的民间舞蹈。大多由成年男性做独舞表演,南北朝时传入中原,唐代尤为盛行。其特点是既刚毅奔放,又诙谐有趣。以蹲、踏、跳、腾的腿脚功夫见长,故名“胡腾”,多以横笛、琵琶等丝竹乐器伴奏。

陶舞俑一对

唐红陶抚琴俑

陶抱琵琶俑

陶乐俑

彩绘骑马仪仗乐俑

中唐以后盛行塑造墓主人仪仗出行的场面,骑马鼓吹俑属于仪仗俑的一种,又称骑马奏乐俑或鼓吹仪仗俑,不仅是唐代高等级墓葬中重要的随葬品,也是墓主身份殊荣、官品等级的标志。

红袍笼冠男骑马乐俑

彩绘骑马仪仗

骑马乐俑

彩绘釉陶男骑马乐俑

彩绘釉陶男骑马乐俑

三彩釉陶载乐骆驼

此俑被称为“驼峰上的乐队”,1957 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庭诲墓,骆驼头高 58.4 厘米,首尾长 43.4 厘米,舞俑高 25.1 厘米。

该俑巧妙地夸张了人与驼的比例,骆驼昂首挺立,驮载了五位汉、胡成年男子。五人的中间是一位跳舞的胡人,其余人则围坐弹奏。四人手中的乐器仅残留下一把琵琶,据夏鼐先生研究,应该是一人拨奏琵琶,一人吹筚篥,二人击鼓,均属胡乐。此俑描绘的就是一支“驼峰上的乐队”。不同于唐代早期偏重于素色的配色,该俑上釉以浓重强烈的颜色为主,且色彩层次分明,釉色鲜明润泽,代表了唐三彩的最高水平。

唐代诗人李颀在《听安万善吹觱篥歌》中有着这样的描述:“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大漠、夕阳、驼铃、行囊,徜徉其中,仿佛置身于广袤的大西北,涉足于漫长的古丝路。旅人、商人、归人不知疲惫,不觉枯燥,只因那丝竹之乐使人意动神飞。

彩绘陶牵驼俑及骆驼

“胡化”可谓唐朝时尚,胡俑原型有西亚、中亚的波斯、大食人,也有来自非洲的黑人奴隶。前者以经商为主,地位较高;后者多充任劳役,为牵马、牵驼、劳作、供人取笑的侏儒等。胡俑外貌虽有不同,但皆充满自信与生活力, 如吐蕃胡的刚烈, 粟特胡的坚毅, 大食不可捉摸的微笑都极大地丰富了汉文化的内涵。

彩绘驼夫木俑

唐代牵马夫有來自天山一带的回纥人 , 胡人牵马俑头戴尖顶帽 , 蓄短胡 , 正是当时來中原营商或作侍从的胡人形象。

昆仑奴陶俑

昆仑奴,主要指从中国古代泛指南洋地区来的仆役,是唐代时期的东南亚棕色人种。

07

闽国王后刘华墓陶俑

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大分裂时期,当时的福建属于闽国的势力范围。闽国王后刘华墓出土了48件陪葬陶俑,代表了当时陶俑制造的最高水平。

五代俑承袭了唐代的写实作风,具有刻画细致、比例准确、肌肉丰满实感等特点。这些陶俑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一样,其实原本都是彩色的,一般面部抹白粉,底加黑彩或贴金,边缘加绿彩,发髻涂黑,只是千年之后大部分已脱落,变成土灰色的了。

高髻拱手陶女俑

戴风帽抚杖老人俑

戴幞头帽执物男俑

戴幞头帽弯身男俑

戴“王”冠执物男俑

宋以后,由于丧葬习俗变化,纸扎明器的出现使得塑俑逐渐衰败乃至绝迹。至于明清两代出土的俑,已造型呆滞,草率而为了。

相关阅读

秦陵奇迹:始皇陵旁车马俑

陕历博秦汉文明展:汉风秦韵,千年回声

唐朝仕女的一天

胡人少年的长安之旅

图说华夏服饰五千年

闽国王后刘华的“国家宝藏”


图片 | 杜广磊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尹莉莎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文博时空】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