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下降超六成、应收账款超50亿,金域医学如何走出坏账“阴影”

武瑛港,实习生姜伊菲2024-07-17 15:15

近日,金域医学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减公告。公告指出,金域医学预计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在8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同比下降64.89%至71.91%。扣非净利润预计为6500万元至8500万元,同比下降68.82%至76.15%。

金域医学业绩下滑受多重因素影响。随着新冠样本采集和检测业务需求大幅减少,然而,常规检测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无法填补新冠检测需求减少后的市场空白,加上高额的固定成本投入,导致规模效应未能如期显现。

此外,金域医学还面临着应收账款回款周期长导致的信用减值损失问题。2019年至2022年,公司的应收账款显著增长,但这一趋势在2023年有所缓解。尽管如此,回款问题仍对业绩造成负面影响,2024年第一季度的信用减值损失达1.39亿元。

净利下降超六成

金域医学利润下滑背后面临着多重压力。

一方面,公告指出,利润下滑是由于公告期内常规检测需求增长速度不及预期,固定成本投入较高,导致规模效应不及预期。

新冠疫情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增量空间,并推动了体外检测的发展,金域医学通过提供样本采集和检测服务在产业链下游获得了机遇。然而,随着市场需求消失,新冠样本采集和检测业务业绩显著下滑。

由于新冠相关检验需求减少,2023年,金域医学的收入和利润均明显下滑。全年营业收入为85.40亿元,同比下降44.82%,归母净利润为6.43亿元,同比下降76.64%;扣非净利润为3.65亿元,同比下降86.53%。

金域医学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不佳也与此相关。湘财证券指出,由于去年同期仍有新冠检测的贡献,因此相关公司业绩仍呈下降趋势。但还应看到,第一季度金域医学归母净利润亏损1863.71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929.48万元,由此可见,金域医学第二季度业绩已止亏为盈。

另一方面,公告指出,由于部分应收账款回款周期较长,导致对应的信用减值损失金额较大,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2024年上半年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约2.9亿元。

尽管营收较高,ICL属于服务业,无法继续新冠检测和抗原业务使得ICL的应收账款风险显现,面临漫长的回款周期。

在2019年末,金域医学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为15.2亿元。而在2020年至2022年,这一数字分别为26.94亿元、46.65亿元和70.25亿元,同比增长77.22%、73.15%和50.58%。这一增幅远超其同期营收。

这种情况在2023年有所好转。2023年,金域医学的应收账款为53.35亿元,相比2022年的70.25亿元减少了16.90亿元,同比下降24.05%,占总资产的45.33%。其中,金域医学在2023年计提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8.85亿元,信用减值损失为 4.89 亿元。

回款对金域医学业绩的消极影响并未结束。在2024年第一季度,由于季节性因素及行业环境的影响,应收账款回款速度持续放缓,信用减值计提进一步影响了公司利润。2024年第一季度,金域医学应收账款为54.6亿元,公司信用减值损失为1.39亿元。

ICL龙头的压力

除了上述问题,值得关注的是,金域医学主营业务为第三方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为国内检验项目及技术平台齐全、营业规模最大、市场网络覆盖最广的龙头企业。

临床诊断检测通常由三类提供商进行,即医院实验室、独立医学实验室(ICL)及其他(如医生办公室、疗养院及门诊手术中心)。其中,ICL与医院建立业务合作,集中收集并检测合作医院采集的标本;检验后将检验结果送至医院,应用于临床。沙利文指出,相较于医院实验室,ICL的规模通常较大。ICL通常拥有更先进的设备及技术上更训练有素的实验室人员,使得彼等能够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进行专业检测及大量测试。

中国ICL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从市场份额来看,ICL行业已初步形成寡头格局,观研报告网数据指出,我国ICL行业四家公司金域医学、迪安诊断、艾迪康、达安基因市场份额分别为26.2%、15.1%、8%及7.8%,合计超过50%。第二梯队的ICL包括华大基因、贝瑞基因、凯普生物等,第二梯队的ICL更专注于发展某一种核心技术。

但是监管似乎会给这一赛道发展带来一定发展“瓶颈”。

由于ICL的信息提供了80%的临床决策依据,监管部门通常会有意识地限制某一地区ICL的数量。从区域分布来看,ICL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如广东、江苏、北京、浙江、上海等地区,华经情报网数据指出,上述地区到2019年ICL数量分别为158、150、133、121、102家。

国务院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设置医疗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医学检验实验室)须遵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及基本标准,并须向卫健委或其地方部门申请批准以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比如,从事HIV、利用PCR技术等的检查,则需同时具备《艾滋病筛查检验资格》、《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技术审核证书》等专业资格证书。 这也就意味着ICL建立存在着较高的行业准入壁垒。

除了监管特点,目前ICL市场还竞争激烈,尤其在普检领域。普检包括常规检测项目,旨在为大多数临床实验室所研究的疾病提供诊断、预防或治疗信息,包括《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中包含的 1462 项检验项目,如生化、免疫、分子、微生物等检验项目。沙利文数据指出,中国ICL普检市场由2017年的人民币83亿元增至2021 年的人民币120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8%,并预计于2026 年达到人民币224 亿元,2021 年至2026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3.3%。

一方面,医院能够提供的临床医学检验项目属于普检项目,所以ICL普检与医院检验构成直接竞争。在医院具备检验条件的情况下,一般很少外包。因此普检外包比例较低。另一方面,普检行业呈现规模化程度较高、供应商多、价格成熟、进院价格折扣率低的现象。

相比而言,近年来特检发展较快,并呈现规模化较低、利润较高的现象。特检是指非常规检测,通常需要专门的技术或设备来进行,因其技术要求较高、需求较为分散,故主要服务提供商集中在第三方医学检验,检验项目主要包括传染病及肿瘤遗传学分子检测、药物基因组学检测、细胞遗传学检测等。沙利文数据指出,我国特检市场由2017 年的人民币64 亿元增至2021 年的人民币103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3%,并预计将于2026年达到人民币28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0%。

与普检由物价部门制定指导价且受医保控费影响不同,特检项目可自主定价,成为ICL企业盈利能力提升的主要驱动力。

由于特检与普检并不存在竞争关系,因此,金域医学、迪安诊断等普检行业巨头都已经开始进行注资特检行业的战略布局。

2023 年度金域医学常规医检收入 77.26 亿元,其中神经与精神疾病诊断业务同比增长 30.32%,感染性疾病诊断业务同比增长 49.74%,肾脏与风湿疾病诊断业务同比增长 26.66%,心血管与内分泌疾病诊断业务同比增长 28.78%。

金域医学近三年新开发的项目,包括感染 tNGS 系列、自身免疫性脑炎、单基因携带者筛查、阿尔茨海默病检测、肿瘤特色肿标、肿瘤多基因检测,在 2023 年贡献收入 6.38 亿元。

与此同时,迪安诊断2023年年报指出,报告期内,新开检测项目1023项,特检收入实现20.49亿元,占传统诊断收入的比例为39.50%。

此外,艾迪康2023年年报指出,特检业务收入较2022年同比增长43%,2020至202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近40%。 细分看,感染项目收入大增66%,肿瘤、血液、妇幼项目超30%增长。

但是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国内ICL行业的渗透率相对较低,这或许也是金域医学等体外诊断企业有望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中国ICL行业的渗透率约为6%,远远低于日本的60%、德国的44%以及美国的35%。头豹指出,日本、美国以小型医疗机构、私人医生为主要患者流量的入口,这类医疗机构对ICL是天然的依赖,需要病人先去做好检测再预约医生看病。而中国公立医院是患者的主要流量入口,设备相对完善。

转载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作者:武瑛港,实习生姜伊菲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武瑛港,实习生姜伊菲】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