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首席洞察报告:47%企业已布局大模型,68% 认可“数据资产入表”

李晓丹2024-09-14 08:56

经济观察网 李晓丹/文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9月12日,在2024年服贸会上,毕马威中国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金融科技发展与研究专委会联合发布了《2024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首席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约七成受访企业认为新质生产力可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带来新机遇,其中75%的受访企业认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可以推动金融科技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占比位列第一;67%的受访企业认为“金融业创新升级需求更加迫切,金融科技企业迎来市场扩大机遇”。

毕马威中国及亚太区金融业主管合伙人张楚东表示,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其中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是颠覆性技术的主要载体之一,将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

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主管合伙人黄艾舟表示,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术创新和赋能产业,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金融业作为技术密集型、数据密集型行业,是大模型应用的前沿阵地。

从报告的调研结果来看,91%的受访企业看好大模型金融应用前景,而且47%的受访企业已有技术和产品布局;但同时,75%的受访企业认为通用大模型“难以满足金融领域特定需求,而训练领域大模型面临数据质量低、精度不足”,反映出当前金融大模型发展的核心问题仍在技术层面。

在金融科技企业加速出海方面,报告调研显示,60%的受访企业已经或计划“走出去”,较上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此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仍是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首要挑战;投资方面,《报告》数据显示,PE/VC对金融科技投资占比持续下降,互联网系企业对金融科技投资占比显著上升,其中PE/VC对金融科技投资占比从2020年的53%下降到2024年的30%,但仍为第一大投资方,而互联网系企业的投资比例从去年的14%上升至22%,位居第二位。

此外,报告还显示:研发投入方面,受访企业研发投入更注重质效,专利数量稳步增加;资源要素方面,核心技术要素分布格局在逐步调整,金融大模型与生成式AI是关键变量;服务标准方面,行业标准化意识逐步增强,国际标准参与稳步前行。

报告强调,“数据资产入表”带动数据资产价值显性化,过度采集个人信息问题有所缓解。68%的受访企业认为“数据资产入表”可以“促进金融科技企业开拓数据驱动类服务,赋能金融机构数据资产管理”;过度采集个人信息问题占比42%,低于2023年的50%。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宏观经济研究院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