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共赏团花纹样之美|新知

文博时空2024-09-15 08:50

文博时空/文 文博时空 作者 张明娟

文物摄影|杜广磊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从自然界的太阳与月亮中汲取灵感,形成了“圆”这一概念的最初认知。追溯至约两千余载前,《墨子·经上》以“圆,一中同长也”之精炼表述,为“圆”赋予了精确的数学定义。宋代诗人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吟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深刻反映了中国人对“圆”既作为自然现象又寓含人生哲理的独到理解。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便与“圆”的完美意象紧密相连,它象征着完整、和谐与无限。每至农历八月十五,金秋送爽,皓月当空,家家户户团圆相聚,围坐于象征团圆之意的圆桌旁,共享团圆饭,同时品尝着形状圆润、寓意美好的“月饼”,以此寄托对家庭团聚、幸福美满的深切期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团团圆圆”不仅是生活的理想状态,也是情感与精神的寄托。而团花其首要特征便是“圆”,这一形态自然而然地承载了阖家欢乐、幸福美满的吉祥寓意,成为了深受喜爱的传统纹样。

团花纹的定义是四周呈放射状或旋转式的圆形装饰纹样。由“团”“花”“纹饰”三个核心因素构成:“团”即圆形图式,具有均衡适度、和谐、发展等意义,旋转对称中线条向外发散,诠释出了一种和谐、婉转、运动、兼容、圆满的美。“花”并非狭义的“花卉”图案,而是指一切由点、线、面以及色彩等元素构成的圆形寓意纹样。“纹饰”是运用在各种器物艺术品上的装饰,这是物质生活丰富后上升到精神层面上的追求。

团花纹饰雏形的出现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代的更替,团花纹饰出现了由简到繁的演变。历代的纹饰变化都融入了时代的特征。

传统团花纹样式

图片中国清代团花刺绣纹样

团花纹鼎 战国后期 故宫博物院藏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的年代,佛教兴起及传播,使莲花纹饰开始流行,莲花纹饰最初也应用在瓦当装饰上,慢慢由素瓣莲花装饰变为复瓣莲花。莲花也是团花纹饰最常见的元素之一。这个时期佛教最重要的艺术殿堂—敦煌莫高窟始建,大量的花卉类团花纹饰用于佛教建筑装饰。

萧山窑青釉划莲瓣纹盘 晋 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了外来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引入中亚、西亚流行的连珠纹(又称联珠纹)。唐朝接纳并模仿此纹样,继而创新,孕育出独具大唐风范的团花纹样。其演变历程可概括为联珠团花、花卉植物团花及动物团花三阶段,遵循着从外来模仿到本土创新的文化融合路径,最终成就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团花纹样。

宝相花纹八出葵花镜 唐 

掐丝团花纹金杯 唐

团花纹饰整齐规矩,层次排列有序,圆满端庄,呈现出稳定、严谨的秩序感,多用于莫高窟建筑的藻井装饰。藻井是中国古建筑中一种传统的、独特的装饰结构,似“井”字形状,藻井的设计方位在宫殿厅堂的宝座上方或者佛寺庙宇的神坛上方这些醒目的、重要的位置,它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木质结构的、经过雕刻或者镂空等手法处理过的天花顶棚。

隋唐时期藻井色彩的使用有巧妙之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巧妙运用相近色搭配,整个窟顶以藻井的基本色为基调,选择色环上相邻的三种颜色,基本上不使用互补色, 画面充满自然之色,使人感受到隐秘、幻想、执着、稳重的色彩气息;二是运用对比色,选择在色环中互成对角的两种颜色,在藻井中的颜色分布上,大小相近,不仅展现出热忱与明确的态度,更赋予图案以坚定的力量感。 

莫高窟第 123 窟团花藻井 初唐

伴随着唐代丝路贸易的繁荣和河西走廊地区的民族杂居,唐代石窟艺术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敦煌莫高窟藻井壁画通常以莲花、团花等纹样为核心,边饰包含忍冬纹、光焰纹、几何纹、水涡纹、云气纹、飞天纹等多种纹样,色彩配置主要有赭、黄、褐、青、绿、白等,不同时期所开凿石窟中的藻井也各具风貌。延续三百年的唐朝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这四个时期的藻井图案也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征。

初唐经贞观、永徽之治及扩张,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疆域辽阔,形成开放自信的社会风气,反映于敦煌莫高窟中。石窟藻井采用单一方井结构,为纯粹的装饰性艺术;在图案纹样方面,初唐藻井与纹样较为平面化的北朝相比更为细致,层次更加丰富;在色彩方面,初唐藻井主要使用赤、黄、白、青、黑五色,整体色调多偏向暖色,对比强烈,清朗明快。

莫高窟第 321 窟团花藻井井心 初唐

莫高窟第 334 窟团花藻井 初唐

盛唐国力鼎盛,经济文化繁荣,社会风气转向享乐。此变化在敦煌壁画中显现。在纹样方面,藻井井心纹样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植物造型,糅合了牡丹花纹、石榴花纹、忍冬纹、朵云纹的造型特点, 衍变为具有盛唐特色的宝相团花纹;在色彩方面,盛唐藻井整体由初唐明亮的暖色调向浓墨重彩的复杂色彩转变,善用红蓝、红绿对比,结合错层退晕手法,充分体现了盛唐藻井富丽堂皇的特色。

莫高窟第 381 窟团花藻井 盛唐

持续数十年的安史之乱给盛极一时的唐帝国造成了极为沉重的打击,从此之后唐朝国力断崖式下降,中国历史进入动荡的中唐时期。以莫高窟第 361 窟为例。敦煌莫高窟第 361 窟的藻并壁画具有非常鲜明的宗教特征。藻井向内凹进的四壁上各制有二菩萨一天王,均为坐姿。菩萨天王向外是多层边饰,自内而外分别是菱格纹、卷草纹、降魔杵,最外层垂幔则是非常具有藏地特色的布幔、铃铛等纹样。

这一窟的藻井中用量最大的是青、绿两种颜色,偏暖的赭、黄等色彩则仅仅在井心背景和边饰中少量出现,藻井整体呈现出明显的冷色调,与初唐的热烈和盛唐的华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国家政局动荡对文化艺术产生的影响。

莫高窟第 361 窟雁纹团花平棋 中唐

晚唐石窟藻井大体上继承了中唐时期的绘画风格,装饰纹样不像盛唐那样拥有繁复细致的层次且大量使用青、绿系色彩,但由于从吐蕃的统治中解放出来,晚唐石窟藻井的彩绘不再具有强烈的宗教属性,其中暖色也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复兴,使得画面相较于中唐更加清新、淡雅。

明清时期更加注重纹饰的吉祥寓意。吉祥图案选取多为谐音、象征、比拟等方式,以此来表达人们对福禄寿和美满幸福生活的向往。且“五蝠捧寿”“花团锦簇”“团龙”“团凤”等线条繁复、色彩艳丽的团花纹饰经常出现在当时的服饰、瓷器、玉器、工艺品装饰上。主要有文字类团花纹、动物类团花纹以及花卉类团花纹。相较于以往朝代,清代瓷器的图案花纹装饰在内容、形式方面有了更多的创新。

“百寿团圆”镜 明

景德镇官窑红彩团花小杯 清

纺织品中的团花纹通常以成对或成组出现,两个、四个或八个的设计形式,或对称,或连续,这样的形式是被人们所喜爱的。首先,成对或成组的表现形式符合人们平衡、对称、完整的审美。其次,成双成对的数字满足了人们追求吉祥的观念。在颜色运用上,装饰图案的色彩丰富且鲜明,较深的底色搭配明亮的团花纹,使装饰显得格外的突出。

石青八团夔龙纹妆花缎袷褂 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藏

藕荷色团花纹妆花缎 清光绪

中国清代团花刺绣纹样

根据《南窑笔记》的记载,清代瓷器的彩绘形式主要有五彩、斗彩、填彩三种形式,其中又以斗彩彩绘最为常见。清代陶瓷团花纹中的花卉装饰既有传统的团菊纹、莲花纹,又有形式活泼的皮球花装饰。皮球花装饰是清代陶瓷纹饰的主要形式,是各种花卉变形后形成的装饰图案。

斗彩加粉彩四季团花斗笠碗 清雍正

斗彩团菊纹盖罐 清雍正

斗彩团菊纹罐的罐身上有六个团菊纹,罐盖上有一个团菊纹,团菊纹以两个菊花为一组,一朵红色,一朵黄色,相映成趣。

团花纹盖碗 清

团花纹四曲盘 清 珐琅

团花纹茶船 清 珐琅

粉彩瓷是一种瓷制器物,以其纹饰为主要艺术特点,装饰在粉彩瓷器上的团花纹饰不止有平面形式,还有立体形式。粉彩有着丰富的色彩层次,同时也有明确的黑白灰关系,传统的粉彩装饰遵循以“红、白、黄、绿、蓝”为主的五色观念。

粉彩万福宝相纹葵花式带托花盆 清

胭脂红地粉彩福寿宝相纹椭圆式带托花盆 清

参考文献:

[1]朱博,赵昕.团花纹饰发展源流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07):124-127.

[2]曹珺.隋唐时期藻井装饰符号的艺术特色及应用价值[J].炎黄地理,2022,(06):72-74.

[3]于云静,刘子敬.唐代藻井壁画的发展变迁——以莫高窟藻井为例[J].天工,2023,(15):12-14.

[4]董昊旻,高阳.浅析敦煌盛唐时期藻井图案装饰艺术特色[J].艺术教育,2016,(12):164-165.

[5]刘东南.清代陶瓷装饰中的团花纹研究[D].景德镇陶瓷大学,2021.

[6]张红霞.清代陶瓷中的团花纹[J].艺术品鉴,2023,(02):1-4.

[7]胡强.浅谈粉彩花鸟瓷画表现形式之色彩表现[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9,34(03):76-78.


图片 | 杜广磊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尹莉莎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文博时空】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