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银行2024年年报出炉:资产、存贷规模连续四年千亿级增长 不良率九年连降

2025-05-07 16:00

年报季临近尾声,各家城商行2024年年报陆续出炉。作为中西部规模、业绩领先的城商行,成都银行(601838.SH) 再次凸显绩优股底色。该行4月28日晚披露的年报显示,至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突破1.25万亿元,全年营收、净利润均保持较快速度增长。

2024年,商业银行面临净息差收窄趋势,资产质量承压,外部环境变化亦带来多重挑战。在此背景下,成都银行主动融入战略大局,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自身优势,在延续近年来高质量增长的同时,不良贷款率九年连降至0.66%,资产质量保持行业优等。

“聚焦主责主业,探索更加契合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规律的经营模式,坚持走‘想明白的路’。”成都银行董事长王晖在年报致辞中谈到:“我们致力于减少影响价值创造的‘内卷’行为,以专注、创新与勤勉,在周期跌宕中铸就‘成行信念’”……这些或可一窥成都银行绩优的“密码”。

多项指标位居上市银行前列 一季度末总资产已达1.33万亿 

成都银行在年报中表示,2024年该行坚持质量与效率有机统一、风险与收益协调匹配、总量与结构动态平衡,延续了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成都银行资产规模达12501亿元,较年初新增1589亿元,增幅达到14.56%,连续四年保持千亿级增长。同时,该行存、贷款规模均保持千亿级攀升,其中,存款总额8859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054.38亿元,同比增幅13.51%,贷款总额达到7426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168.26亿元,新增18.67%,存贷比达到83.8%,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

经营业绩方面,2024年成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29.82亿元,同比增长5.89%,归母净利润128.58亿元,10.1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7.81%,继续位列上市银行前列。2024年,成都银行还首次入围《财富》中国500强,排名第359位。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成都银行不良贷款率进一步降至0.66%,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维持在历史最优、行业领先水平,是A股中少有的不良率低于0.7%的上市银行。

发布年报的同时,成都银行还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报,一季度末该行资产总额增至1.33万亿元,增幅达到6.77%。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58.17亿元,同比增长3.1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12亿元,同比增长5.64%。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2月6日,成都银行提前3年完成80亿可转债的摘牌,这是成都银行建行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补充核心资本,其资本实力也得以显著增强。据年报公布,成都银行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2024年现金红利8.91元(含税),预计总派发金额为37.76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30.04%。

持续推动大零售、数字化、精细化“三大转型”

近年来,商业银行展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零售业务、中间收入成为商业银行重要增长点,另一方面,以大数据、云计算和AI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成为银行业降本增效,获取长尾客户的有力工具。面对行业变革,成都银行以转型突破重塑发展范式,坚持推动大零售、数字化、精细化“三大转型”,打造更加多元的业务生态和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快中长期发展动能转换。

在大零售方面,2024年成都银行客户群体扩量提质,以“场景生态+牵引产品”为支点带动客户拓展,零售客户突破1000万,全年个人贷款增量在区域保持领先,储蓄存款新增843亿元创历史峰值,该行也在区域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方阵。2024年,成都银行还上线理财代销业务,在更好满足各类客户财富保值增值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中间收入来源。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成都银行聚焦以数字赋能业务发展,该行领先的财资管理系统服务客户超2000户。2024年,该行还落地对公客户“1+3”管理中台,优化大零售“1+4”平台,实现从客户管理到价值创造的全链条升级。在内部管理方面,该行通过数字赋能运营管理,引入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工具,在内部管理等场景落地应用,推动执行效率实现指数级增长。

在精细化转型方面,成都银行以行业研究为抓手,带动“精准营销”和“精准风控”,助推业务提量提质,该行在系统流程和信贷政策中嵌入行业标杆数据,推出行业营销指引和目标客户清单,在对行业深度理解基础上引领客群量质跃迁。该行还组建行业审批团队,由通用型审批向专精化审批转型,以行业认知促进精准风险识别。

根植区域经济推动业务成长 凸显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关键角色

作为根植地方的法人金融机构,成都银行始终将自身发展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紧扣区域发展脉搏,成都及成渝经济圈独特的区域经济优势和潜力,为成都银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024年,成都银行进一步提升业务发展与国家、省、市战略安排的融合匹配度,通过“重点项目、产业升级、要素保障”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投放金融资源,同时也获得了优质资产。

在城市建设领域,成都银行重点支持成渝共建、城市更新、TOD项目等,目前已为通威集团全球创新基地(一期)等成渝共建项目提供支持。在重大产业领域,该行积极支持重大产业项目,为海目星激光智能装备(成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项目,成都裕莺航空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航空航天项目,成都海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共制剂生产基地I期项目等提供融资。

成都银行还发挥决策链条短、市场反应快的效率优势,深度聚焦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立园满园”等重大决策部署,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重点围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绿色低碳、大健康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产业链全景图+生态发展路径图+精准企业名录”的“两图一表”服务图谱,通过专项政策匹配、总分联动机制及差异化考核激励体系提升重点产业链企业的金融服务覆盖率。

着眼以金融赋能开放型经济建设,2024年成都银行全力支持中欧班列稳定运行,加强“蓉易汇”特色跨境金融服务品牌及六大特色服务应用推广,推动跨境金融服务提质增速,通过“绿色通道”“专人专办”等个性化、便利化服务模式,为相关运营企业提供高效、便捷、准确的跨境交易服务,有效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

依托该行创新打造的“自贸通”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成都银行还为企业提供跨境结算、汇率避险、贸易融资等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持续加大资源投入,不仅助力企业降低外贸综合财务成本,更进一步提升本土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大力支持自贸区建设。

截至2024年末,成都银行“自贸通”金融服务已为101家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实现跨境交易5.69亿美元,配套“自贸贷”专项融资支持超4亿元,有效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当前,有关方面正以内陆金融开放创新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成都银行上市以来资本实力不断增强,通过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拓展服务半径等,持续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并成为西南地区资产率先达到万亿级的城市商业银行。未来,成都银行或将成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关键角色。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