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全国博物馆接待量创历史新高

2025-05-08 13:55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数量创下历史新高。根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数据,五一期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超过6049.19万人次,同比增长17%。这一数字不仅超过了2024年五一期间的参观人数,还创下了历史新高。

具体到各省份,陕西、江苏、浙江、河北、山东、河南、广东、四川等地的接待量尤为突出,均超过300万人次。其中,陕西省接待观众约652万人次,江苏省约531.7万人次,浙江省约459万人次。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文博场馆在假期期间的高人气。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也吸引了大量观众。据统计,5月1日至5日期间,全国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接待观众达331.32万人次,同比增长2.3%。其中,有11家遗址公园的游客总量超过10万人次。

此次博物馆接待人次的大幅增长,反映了我国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公众文化体验需求的增长。博物馆不仅是展示历史文化的场所,更是人们沉浸式感受文化魅力的平台。

多家博物馆和遗址公园在假期期间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非遗展示、民俗表演、文创市集等,吸引了大量观众参与。例如,洛阳古墓博物馆推出的文物主题印章吸引了年轻人排队打卡,南昌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则通过VR技术还原汉代场景,单日就有5.7万人次体验。

博物馆的创新举措让文物不再“高冷”,变得可触摸、能互动,进一步拉近了观众与历史的距离。陕西历史博物馆内,家长给孩子讲解唐代彩绘生肖俑;三星堆博物馆靠着1700余种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近2亿元。

从线下排队打卡到线上云展览的兴起,从文创周边的热销到数字互动体验的普及,博物馆正以更加开放、包容、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假期“泡”在博物馆,这不仅是对文旅消费方式的升级,更是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的生动展现。

博物馆作为时间的守护者和文化的传承者,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观众在博物馆中不仅与历史对话,更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寻找文化的根源,汲取前行的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