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末的中国车市,一场关乎产业未来的深刻变革正在上演。中国汽车市场在价格战的硝烟中持续分化,多数车企深陷“以价换量”的泥潭,但有一家车企却以坚定的“反内卷”姿态走出差异化路径。
8月14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下称“吉利汽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总收入达1503亿,创历史新高,同比大幅增长27%;核心归母利润66.6亿元,同比增长102%;总销量达140.9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47%,再创历史新高,增速远超大市,市占率首次超过10%,年度目标达成率居行业前列。
这份业绩更亮眼之处在于,这是吉利汽车对行业“内卷”的坚决突围。在这场关乎生死的产业重构中,它不盲从价格战,而是以技术创新、资源整合与用户价值重构竞争逻辑。
从《台州宣言》指引下的“一个吉利汽车”战略深化,到全域AI技术的量产落地,再到海外市场的持续扩张,这家从台州湾走出的民营车企,正在演绎着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深层蜕变。
跳出价格战漩涡,坚守产业良心和安全底线
当“降价”成为汽车行业的高频词,“降价促销-透支需求-亏损加剧”的恶性循环便不可避免地吞噬行业健康肌理。于是,吉利汽车果断按下“反内卷”按钮。
2024年最后一天,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2025年新年致辞中表示,吉利汽车旗帜鲜明地反对内卷式恶性竞争,态度明确地坚守吉利汽车企业核心价值观,将全面落实ESG本质要求,不玩小聪明,不搞投机取巧,不搞大跃进式的恶性发展,不追求短期销量目标,而是要放眼长远,坚持长期主义。
在14日的业绩会上,吉利控股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及执行董事李东辉再次强调,吉利汽车坚守“反内卷”,坚持打价值战、技术战、品质战、服务战、品牌战、企业道德战,倡导行业开放、良性竞争。
对产业链的担当,是吉利汽车“反内卷”的一张名片。在汽车行业普遍延长供应商账期的背景下,吉利汽车主动将支付周期统一至60天内,响应国务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同时,以领军企业的责任感稳定上下游生态。因为在吉利汽车看来,产业链的健康比单一企业的短期利润更重要,只有共生才能共赢。
这个共生不止是对产业链的伙伴,对用户也是。在内卷之下,偷工减料、虚假宣传导致的安全事故频发。吉利汽车始终将安全、品质作为造车的第一优先级,基于“全域安全”理念进行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安全底线坚守,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系统、动力域的雷神AI电混2.0、底盘域的AI数字底盘、架构域的AI智能架构等等全域AI技术成果,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安全出行体验。
在辅助驾驶领域,吉利汽车成为业内少有的完成全域 AI 布局并迈向“出行智慧生命体”的车企。算法层面,吉利汽车云端部署了自研的汽车行业率先量产落地的全场景AI大模型——星睿AI大模型体系,与阶跃多模态大模型等深度融合。
在算力上,吉利汽车联合阶跃星辰、千里科技、星纪魅族等科技生态伙伴,成立的星睿智算中心2.0,算力资源超越了万卡级别,综合算力提升到了23.5EFLOPS,在中国车企中遥遥领先。750万辆L2 +智驾车辆数据池,海量的真实数据为模型优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吉利汽车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系统,拥有行业领先的软硬件带宽,具备5个不同层级的方案,起步算力即超100 TOPS,H9方案总算力可达1400 TOPS,是业内率先实现“全域、全向、全时”感知无盲区的辅助驾驶感知方案。
在新能源电池安全领域,4月份,吉利控股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吉曜通行,将原有的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统一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并通过36项极限安全测试(其中23项超国标),构建起行业最高安全标准。
被动安全方面,吉利汽车对标业内严苛的欧洲标准。吉利 EX5(银河 E5 国际版)荣获 2025 ANCAP 与 Euro NCAP 全球双五星安全评级,极氪 7X 也在 2025 Euro NCAP 中获得五星安全评级。领克 Z20(欧洲市场名为领克 02)同样获得五星安全评级,并以 87.8% 的综合得分,位居 2025 年 Euro NCAP 全球 SUV 安全得分前列。其中,辅助安全系统得分高达 89%,刷新了 Euro NCAP 的纪录。
吉利汽车还始终致力于促进行业安全的标准化与体系化建设。在中汽中心公布的自主整车集团汽车安全专利公开量排行榜上,吉利汽车以1562项在中国车企中处于领先地位,主导参与的安全领域标准达115项。吉利汽车全球全域安全试验中心为业内规模领先的单体安全试验室,今年将在宁波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落成后将向全行业开放。
战略整合释放效能,“一个吉利”构建协同生态
2024年,吉利控股发布《台州宣言》,宣布将通过“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战略人才”五大战略支柱,聚焦汽车主业、布局科技生态,推进企业战略转型进入全新阶段。其中,“回归一个吉利”战略成为吉利汽车内部资源深度整合的重要指引。
在这一战略指引下,吉利汽车旗下各品牌之间加速整合,协同效应也逐渐显现。2025年2月,极氪正式完成对领克的股权交割,合并后的极氪领克事业部,通过三电系统、电子电气架构等技术共享,节省研发费用10-20%,费用率从11%降至6%;管理费用节省10-20%,销管费用率从11%降至8%。
2025年7月,吉利汽车再与极氪签署合并协议,预计年内完成交割。此次合并后,极氪在豪华新能源领域的优势将与吉利汽车在主流市场的深厚根基相结合,也能在技术、产品、供应链、制造、营销与服务、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实现更强协同,吉利汽车也将实现对多种动力形式的全面覆盖,并完成对主流、中高端及豪华汽车市场的全方位布局,全方位提升竞争力及企业价值。
除了子公司和品牌层面的整合,吉利汽车在技术层面也加速了整合。吉曜通行集团整合后的神盾金砖电池品牌,将极致安全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与行业领先的金砖电芯技术“强强合体”,拥有高安全、长寿命、超快充、抗低温等领先优势。
6月,吉利汽车发布了业内率先推出的基于AI场景引擎的动力域智能体——星睿AI云动力2.0。其雷神EM-i AI电混搭载热效率达47.26%、业内热效率领先的量产电混发动机;更适合中大型车的雷神EM-P AI电混在安全性和性能上均处于同级领先水平。雷神醇氢EF的第五代醇氢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达48.15%,可灵活匹配甲醇、汽油、电、混合能源等形式。
7月,极氪发布了“浩瀚-S”豪华电混专属架构,该架构配备混动领域率先推出的三电机兆瓦电驱、性能处于同级领先水平的2.0T超级电混专用发动机、业内功率处于领先水平的增程发电机,以及900 V混动专属增混电池,纯电续航可达380公里。以一套动力系统,同时实现同级领先的纯电、增程和混动性能,为插混和增程产品带来更高水准的纯电体验。
在动力系统完成整合和迭代后,吉利汽车又完成了四大AI新能源架构的重构。其中,浩瀚S是业内领先的基于纯电架构打造的豪华电混专属架构,将于8月底开启预售的极氪9X便基于该架构开发;SPA Evo架构是大型电混车专属架构,专注打造5m+豪华大车,领克900基于此架构开发;CMA Evo架构以用户高端体验为目标,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舒适性、安全性,代表车型如领克10 EM-P;GEA Evo架构集“硬件、系统、生态、AI”四位一体的全新旗舰架构,兼容纯电、混动、增程、醇氢多种能源形式,以此开发了银河M9。
战略聚焦和整合后,市场布局的互补性日益凸显。合并后的吉利汽车形成了对主流、中高端及豪华市场的全覆盖。这种梯度布局既避免了内部竞争,又形成了对不同消费群体的精准覆盖,为集团的高效运营提供了新动力。
均衡发展筑牢根基,全球化布局打开增长空间
激烈竞争时,谁能洞悉并满足用户,谁才能把握市场。吉利汽车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从用户需求出发,不断优化产品矩阵,提升产品性能和服务质量,实现规模与质量的同步提升。
在能源路径选择上,燃油车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吉利汽车坚持多元均衡发展,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加大智能电动化投入,另一方面,也继续重视传统内燃机及混动技术的发展,通过技术创新,保持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
上半年,吉利汽车不光总销量同比增长47%,新能源累计销量也达72.5万辆,同比增长126%;燃油累计销量达68.4万辆,实现逆势增长,同比增幅8%,保持引领地位。7月份,吉利汽车销量23.8万辆,同比增长58%,已连续5个月同环比双增长。
经营层面,以《台州宣言》为指引,吉利汽车坚持稳健经营,精耕细作。2025上半年,吉利汽车总现金水平达588亿元,现金储备充裕,不仅远超行业,也为其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务支持。
产品矩阵方面,吉利汽车用户导向的产品策略持续见效。燃油车领域,星瑞、星越L 等高端车型持续领跑细分市场,进一步巩固吉利汽车在燃油车领域的品牌溢价能力;帝豪系列凭借稳定的品质与高性价比,累计销量已突破400万大关;双缤系列(缤瑞、缤越)在小型车市场竞争力强劲,即将达成150万销量里程碑。
新能源领域,吉利银河品牌升级后进入“爆款周期”,星愿长期霸榜小型电动车榜单,E5、星耀8等车型精准击中家庭用户对空间、安全、续航的需求,连续多月销量稳定过万;极氪009以“移动会客厅”的定位,成为商务用户的首选;领克900则凭借全尺寸高端混动SUV的产品力,在35万元价位段实现月销破万。
这些爆款车型的背后,是吉利汽车对用户体验的深度洞察与技术价值的持续交付。例如,8月8日新上市的银河 A7 基于 GEA 架构打造,首发搭载雷神 AI 电混 2.0、全新银河 Flyme Auto 智能座舱系统,以 2 L 级业内领先的馈电油耗、超 2100 km 的综合续航、2845 mm 的长轴距等优势,满足了用户在智能化、动力、空间、节能等多方面的需求,一经推出便备受市场关注,销量迅速爬坡。
下半年,吉利汽车还有众多重磅产品蓄势待发。吉利银河共有3款全新新能源产品上市,其中,银河M9将在第三季度上市,银河星耀6将在第四季度上市。极氪9X将于8月底开启预售,领克10 EM-P将在9月上市。这些性能优异的产品,有望在上市后为品牌销量再添助力。
吉利汽车的全球化战略也进入收获期。2025 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出口超18万辆,新能源出口增速达120%。在海外市场,吉利汽车采取“技术出海+本地化生产”的策略。极氪在40个国家布局70 家门店,009在香港、泰国成为MPV销量龙头;领克海外出运量超9.2万辆,在欧洲的品牌认知度达16%。
这种全球化布局的背后,是吉利汽车对“技术输出而非简单产品贸易”的战略坚持。而这种以技术为根基、以生态为支撑的全球化路径,恰与吉利汽车在国内市场的突围逻辑一脉相承 ——当行业陷入内卷陷阱时,它选择以技术深耕培育价值增量,以生态整合释放协同红利,以长期主义构筑护城河。
吉利汽车的成功突围,本质上是战略思维的胜利。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吉利汽车的发展路径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的升级逻辑:高质量发展不是对规模的简单追求,而是建立在技术积累、效率提升与价值创造基础上的可持续增长。这或许就是高质量发展的终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