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贵州茅台官微报道,10月18日,茅台集团召开2026年度生产·质量大会。这是茅台冠以2026年度的第一个重量级大会,因为对于酿造企业茅台而言,无论是生产,还是接下来的市场工作会,都已在为2026年度做布局统筹。
在白酒行业继续调整的当下,茅台这次大会释放出的信号不寻常。这不仅是茅台新一年生产的“动员令”,也是一次面对行业深刻变局的“战略宣示”,用最高的标准和最务实的态度,守护其最核心的资产——消费者的信任,备战“消费者为王”时代。
信号一:2025年度持续保持“优质稳产”,重申质量是不能触碰的底线
大会消息显示,过去一年,茅台上下始终坚守“质量是生命之魂”,扎实推进生产质量各项工作,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持续保持“优质稳产”。
这也意味着茅台的生产基本盘非常稳定,对于消费者而言也是一份“品质保证书”,只有在生产和质量“稳”的前提下,茅台才能深入推进发展战略。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在讲话中,将“政治意识”置于首位。这并非套话,而是将产品质量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政治意识”意味着稳定性和可靠性。作为国有企业和民族品牌,茅台的品质容不得半点闪失,将其视为“政治任务”,等于向消费者下了“军令状”:保证每一瓶出厂的酒都符合最高标准,让消费者放心。
此外,张德芹还强调“质量意识”和“底线意识”。“茅台的今天靠的是一代代茅台人把‘质量’刻在骨子里的坚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茅台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质量稳定,才能保持茅台品质的金字招牌,安全和环保是茅台必须用全部资源去捍卫的底线。
信号二:树牢危机意识,从“商品主导”向“消费者定义”转变
张德芹在大会上指出,当前白酒行业再次面临“时代性”跨越,进入“消费者为王”的时代,消费对象、消费场景、消费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必须时刻树牢“危机意识”,始终心怀对时代的敬畏和对市场的尊重,主动破局才能赢得先机。
如何破局,茅台提出强化管理、加大创新和建强人才“队伍”,其中创新主要有两个应对策略。
一是产品创新,拥抱个性化:会议明确提出“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做好产品创新”。例如生肖、散花、笙乐以及“一瓶一日期”的五星商标70周年纪念酒等产品,10月20日即将推出的“蛇茅”日期自选,都是创新举措。
二是数字化转型,读懂你的口味:会议强调要“提升消费需求分析、产品开发设计能力和协同生产能力”。这说明茅台正努力利用大数据和数字化工具,更精准地捕捉市场趋势和消费者偏好,从而推动从“商品主导”向“消费者定义”的深层转变。
信号三:用“科技硬实力”解码“黑箱”,确保品质稳定
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关于“科学与技术”的阐述也备受关注,揭示了茅台捍卫品质的底层逻辑正在升级。
王莉坦诚地指出,对茅台酿造中微生物生长互作与代谢机理等核心问题,目前仍有尚未被完全解码的“黑箱”。茅台的战略是,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运用前沿的技术手段,去破解这些“黑箱”,最终构建一套“科学的酿造理论体系”。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茅台有了更高的品质稳定性:当酿造过程从“经验驱动”进化到“科学+经验驱动”,茅台酒生产和质量的稳定性将获得更强有力的保障,更能抵御外部变量的影响。
此外,通过科技手段,茅台可以更精准地识别和守护茅台酒的“典型性和独特性”,确保其风味的唯一性。
以下为报道全文:
生产为基,质量为魂。10月18日,茅台集团2026年度生产·质量大会召开,全面总结2025年生产质量经验成效,科学部署2026年度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强化责任、凝聚共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动2026年生产质量工作迈上新台阶,为茅台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大会现场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主持会议,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高山,集团及股份公司领导单衍忠、段建桦、刘刚、王晓维、刘世仲、游亚林、钟正强、夏学文、张旭参加。
入场仪式
金秋十月,既承载着春华秋实的丰收,也蕴含着万物储势的希望。上午八时许,茅台人秉持坚定的质量信念,步履自信地步入会场。入场仪式中,集团及股份公司领导向心系生产、注重品质的茅台工匠们致以诚挚的欢迎,表达对他们追求卓越、传承创新的深深敬意。
张德芹讲话
过去一年,茅台上下始终坚守“质量是生命之魂”,扎实推进生产质量各项工作,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持续保持“优质稳产”。同时,员工爱厂意识、管理水平、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纵深推进,团队凝聚力与执行力显著增强;工匠队伍多次在各类全国性、行业性的重大职业竞赛中斩获殊荣,为茅台争取了荣誉。会上,张德芹代表集团党委、董事会和经营班子,向全体茅台人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就抓好2026年度生产质量工作,张德芹指出,要坚决树牢“政治意识”“质量意识”“底线意识”。一要坚决铸牢“政治意识”,以忠诚担当践行国有企业的使命与责任。茅台是在党和国家关心关怀下成长起来的国有企业和民族品牌,要始终坚定“政治忠诚”,不负党和国家的殷切嘱托;要坚守“文化根脉”,凝聚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要坚持“廉洁自律”,塑造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二要不断强化“质量意识”,以卓越品质永葆茅台品牌的生命力。茅台的今天靠的是一代代茅台人把“质量”刻在骨子里的坚守,从建厂初期至今,每一步都从未放弃对质量的坚守。未来,坚守“质量是生命之魂”,每一个茅台人都要追求极致;维护“茅台品牌”,每一个茅台人都责无旁贷;同时,要坚决提升服务质量,牢牢掌握“种子”芯片。三要牢固树立“底线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好安全和环保的“责任田”。要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切实把安全工作抓实抓细,用实际行动保障好员工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要时刻把守护好茅台的绿水青山放在心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守护好茅台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和酿造环境。
张德芹指出,当前,白酒行业再次面临“时代性”跨越,进入“消费者为王”的时代,消费对象、消费场景、消费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必须时刻树牢“危机意识”,始终心怀对时代的敬畏和对市场的尊重,主动破局才能赢得先机。一是强化管理。扎实做好基础管理,不断强化过程管控质效,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严格把控质量关,并营造全员关注质量、全员提升质量的良好氛围;科学推进绩效考评,持续健全完善科学合理、公正公开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奖惩机制更加公平、合理。二是加大创新。在基础研究和“生产试验”上持续加大科研创新;在坚守产品质量的同时,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做好产品创新;提升消费需求分析、产品开发设计和协同生产能力,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三是建强人才“队伍”。大力选拔任用业务能力优、群众基础好的干部,不断健全干部选拔、晋升机制;持续加强技术人才和工匠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工匠队伍培养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
回首“来时路”,无论任何时候,茅台人对质量的信仰和坚守从未改变,对茅台文化的深耕也始终未改变。张德芹表示,新一年的生产已经到来,全体茅台人要始终坚守“质量是生命之魂”,永葆茅台人对质量的极致追求,永远坚守好企业的文化根脉,努力开创茅台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未来。
王莉主持会议
王莉在主持大会时重点围绕“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进行分享。要坚持辩证思维,正确把握好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是本质规律,技术是实践经验,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辩证统一的关系,科学为技术提供底层原理,技术为科学开辟验证场景,共同构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闭环。作为茅台人,必须树立科学的思维意识,全面认识酿造过程中蕴含的科学道理,辩证利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原理,以科学的思维做好生产,以先进的技术守好质量。要以技术为手段,深入解析酿造科学的本质规律。茅台酒的酿造,蕴含着既复杂、又科学的规律和逻辑。长期以来,通过不断地科学研究,已经揭开了很多酿造科学的本质规律,确保了茅台酒的卓越品质。但是,对微生物生长互作与代谢机理等核心问题,当前仍然存在尚未被完全解码的“黑箱”。必须遵循“发现”逻辑,通过不断的酿造实践总结,充分运用前沿的技术手段,持续开展科学探索研究,深入解析微生物的酿造密码,探明生产酿造蕴藏的本质规律,构建科学的酿造理论体系,为科学酿造和生产质量稳定提供科学指导。要以科学为基础,持续构建完善酿造的技术体系。在遵循“发现”逻辑、科学认识酿造规律的基础上,还要遵循“发明”逻辑,构建形成具有操作指导性的技术体系,更加科学精准指导生产实践,确保生产和质量的稳定性。具体而言,要加快破解关键技术,保持技术前沿领先,为生产质量提供坚实的支撑,确保茅台酒的典型性和独特性。
会议作集团、股份公司2025年质量工作报告和生产工作报告,以及集团“十四五”质量工作报告。对股份公司2024年度质量信得过班组、优秀师徒及第四届茅台工匠进行了表彰。
分享交流
“从员工到酒师,岗位虽变,但‘酿好每一滴茅台酒’的初心不变。未来,将再接再厉,顺天时酿好酒,敬他人聚合力,明事理守底线,修厚德担使命。”“我将继续扎根一线,向技术骨干虚心请教,也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让更多年轻人爱上制曲、共护茅台匠心。”……会上,茅台工匠代表和优秀师徒代表分别作分享发言,生动诠释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薪火相传的师道传统。
承诺宣誓
“以人为本、以质求存,恪守诚信、继承创新……我等宣誓、坚决执行。”现场,全体参会人员庄严宣誓,这既是对“顺天敬人 明理厚德”企业价值观的生动诠释,也吹响了2026年度生产的冲锋号。
茅台集团、茅台酒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首席(特级)酿造师、品评师、勾兑师,返聘技术导师、质量管理人员;各生产型(分)子公司负责人,相关单位负责人及员工代表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