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机构股票资产已超3万亿 助推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增强

2025-11-12 16:50

股债“跷跷板”似乎是资产配置永恒的议题。今年,随着债市利率行至低位,多家券商研报指出,以保险资金为首的机构面临股债配置的再平衡问题,使得股债行情的相关性显著增强。

根据西部证券固收首席姜珮珊最新的研究统计,10年国债利率与上证综指250天的滚动相关系数从2024年末的-0.6升至2025年11月初的0.3。商品与债券、汇率与债券的相关性走弱。如10年国债利率与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的250天滚动相关系数从2024年末的-0.6降至2025年11月初的-0.3,10年国债利率与南华期货工业品指数的相关性在今年也有所减弱。

股债的相关性为何明显增强?姜珮珊认为,其背后是债券风险收益比下降,使得机构进行股债再平衡。面对低利率、低利差、低风险收益比的中债,机构不得不提升风险偏好,资金“搬家”进入固收+、权益,同时还改变了债券的品种偏好,如降低久期偏好。

从下半年的情况看,上证指数连破3600、3700、3800、3900等重要关口,于10月下旬行至4000点左右波动。10年国债收益率则从1.60% 的低点,回升至最高1.85%。

在主要的债市配置机构中,保险资金对股债的再平衡配置行为最为明显。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全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36.2万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2024年后股票投资增速提升明显,截至二季度末,保险行业股票资产余额达3.07万亿元,同比增长47.6%。

招商证券的研究团队指出,2025年以来监管部门持续对保险资金“松绑”,在资金、资本、考核三条线同时发力,推动险资长期资金入市。

1月,证监会表示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 A 股,直接扩大权益配置比例。5月,金融监管总局提出对股票资产风险因子下调10%,减少资本占用。7月,财政部调整部分经营效益类考核指标,重视长周期经营。

姜珮珊指出,保险负债端扩容速度放缓,叠加净投资收益率承压、权益市场表现强劲,险资权益配置占比持续上升,进一步扩大债券仓位的意愿与能力有限。据其测算,今年保险继续增配债券,但配债速度高位回落,同比增速从去年末约30%回落至约25%。

对于债市本身,中金公司的研究团队认为,过去两年中国利率相对经济基本面下行过快,当前估值已经偏贵,继续下行空间较为有限,因此债券性价比明显低于股票、商品等资产。如果2026年出现经济转向信号,经济预期改善还可能形成债市阶段性回调压力,此外风险偏好提升时“股债跷跷板”效应也是潜在风险来源。

国泰海通证券的研究团队也指出,2026年中国债券或以震荡为主,中枢温和承压,国债利率或小幅上行。利差或仍有压缩空间,可转债、信用债的机会好于利率债。

来源:财联社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