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政商要情(11.10—11.16)

经济观察报 关注 2025-11-16 22:16

1,今年前10个月山东进出口同比增长4.7%

据青岛海关、济南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山东进出口2.89万亿元(28877.8亿元),同比(下同)增长4.7%。其中,出口1.76万亿元(17598.9亿元),增长4.0%;进口1.13万亿元(11278.9亿元),增长5.7%。

山东16个城市中,11个城市进出口实现正增长,济南以28.7%的增速领跑全省,聊城、枣庄、烟台、泰安等地增速均超过10%。这一区域格局的变化意味深长。过去山东外贸过于依赖少数沿海城市的局面正在改变,内陆城市开始成为新的增长极。

一般贸易进出口1.89万亿元(18904.3亿元),增长6.1%,占65.5%。同期,保税物流进出口4841.8亿元,增长3.7%,占16.8%;加工贸易进出口4432亿元,增长3.9%,占15.3%。

提示:外贸是观察一个地区经济健康状况的重要窗口。在全球化浪潮发展背景下,这份数据不仅体现了山东经济的韧性,更折射出经济大省在转型升级路上的坚实步伐。

 

2,山东发布4大产业三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近日,山东省科技厅联合有关部门印发机器人、现代食品、轻工纺织、现代冶金4个产业三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聚焦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明确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标志产品和示范应用的主攻方向。

本次4个行动计划印发实施后,山东实现了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对山东19条标志性产业链的全覆盖。

根据计划,山东力争到2028年,将突破200项以上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取得80项以上原创性重大成果,打造20个以上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产业能级实现大幅跃升。

提示:此举标志着山东省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也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山东样本”。

 

3,山东举办“对话金砖”交流会

2025年11月10日,由山东省贸促会主办的“对话金砖——山东企业创新发展交流会”(下称“对话金砖”)在济南举行。本次交流会以“共筑金砖合作新纽带 共享山东发展新机遇”为主题,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家商协会、企业,及国内180余家企业共400余位嘉宾。

山东省副省长宋军继表示,金砖组织自2006年启动合作以来,历经多轮扩员后,如今已汇聚亚、非、拉美、欧洲等地区的新兴力量,形成极具包容性的“大金砖合作”格局,已成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器”和重要“动力源”。2025年前三季度,山东与金砖国家贸易额达5506亿元、占全省进出口的21%,同比增长23%,展现出巨大的合作潜力。面向未来,山东愿与各方分享“金色机遇”,持续拓展合作共赢新空间。

在推介发言环节,山东省贸促会副会长贺忠军表示,今天的山东,战略位势更加凸显,产业基底更加厚实,创新动能更加充沛,开放势头更加强劲,营商环境更加优良,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大势能。他还诚挚邀请各位嘉宾、各界朋友选择山东、创富齐鲁。

提示:金砖国家人口占世界近一半,经济总量约占世界30%,贸易总额占世界五分之一,成员覆盖世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金砖各国也是山东重要的贸易伙伴,随着金砖合作机制实现历史性扩员,山东企业更是借势“大金砖合作”加速出海。

 

4,2025石油和化工行业高新发展大会在烟台举办

11月13日,2025石油和化工行业高新发展大会在烟台举办。本次大会以“提质增效稳运行、创新动能再跨越”为主题,为石油和化工行业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

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明康在致辞中表示,烟台是山东省“三核引领”城市,致力于推动能源、产业、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诚邀广大企业家走进烟台、选择烟台、投资烟台,共享绿色发展机遇,共创低碳美好未来。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傅向升在致辞中指出,当前行业面临结构性失衡、部分产品产能过剩与高端供给不足并存等挑战,“内卷式”竞争制约了效益提升。他系统性地提出了“十五五”时期行业发展的五大转向:从规模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从求大求全转向价值引领、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推进、从分散支持转向生态共建。

提示:大会的举办,为观察“东道主”烟台石化产业的现状与未来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烟台绿色石化产业是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重点打造的标志性产业链之一。今年1至9月实现产值1666.3亿元,同比增长25.9%,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5,2025牛肉贸易合作发展大会在山东阳信举办

11月11日,为期两天的2025牛肉贸易合作发展大会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落下帷幕。此次大会以“融合创新 共塑国际牛肉贸易新生态”为主题,全球主要牛肉生产国代表以及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负责人齐聚阳信,共同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大会设置了七大核心专场,内容丰富全面,涵盖国际牛肉贸易交流、活牛采购洽谈、智能装备采购、牛肉产销对接、高质量发展咨询、龙头企业恳谈以及牛羊肉及制品市场形势调研等多个环节。这些专场全面覆盖了肉牛产业从养殖、加工、贸易到消费的全链条,有力地促进了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推动了产业的协同发展。

会议期间,“全链双循环”项目正式启动,涉及养殖改良、精深加工、跨境物流等关键领域的多项合作协议成功签署,此次签约不仅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也进一步助力牛智谷打造国际牛肉贸易合作新高地,推动产业向更高效、更环保、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提示: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肉牛养殖加工集散地,阳信县已构建从饲草种植到有机肥还田的绿色循环全产业链体系。年屠宰能力达120万头、牛肉加工量突破60万吨,冷链仓储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本次大会进一步巩固了阳信与全球牛肉主产国及产业链企业的合作,致力于构建更具韧性与活力的跨境牛肉贸易生态体系。

 

6,企业名称使用“山东”字样有新规

11月10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山东省企业名称使用“山东”字样管理办法》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企业在名称中使用“山东”或“山东省”(以下统称“山东”)字样的行为,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办法》共13条,明确了企业在名称中使用“山东”字样的情形、条件,不得继续使用“山东”字样的情形,以及相关部门职责等。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和上述企业分支机构等,均适用于该《办法》。

“企业名称是企业最基础的无形资产。现行的冠省名条件,沿用的是2013年原省工商局制定、并已于2018年过期作废的《关于进一步发挥职能优化市场环境的意见》中的相关内容。制定冠省名企业名称登记规范性文件,明确申报条件等内容,既是依法行政的需要,也是进一步规范山东冠省名企业登记行为、提升登记质量、维护市场秩序的需要。”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

文/王惠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山东新闻中心记者
重点关注山东地区上市企业、资本市场,擅长企业分析、深度报道等。
邮箱:wanghui@eeo.com.cn
微信:whwhwh123-(添加请注明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