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拼多多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营收为1082.8亿元,同比增长9%,这一增速较前几个季度明显放缓。第三季度经营利润为250亿元,同比仅录得低个位数增长。调整后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增长14%,环比出现下滑。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增速较上一季度也有所下滑。
去年以来,拼多多营收增速已显著放缓。此前,拼多多2024年第一季度、2024年第二季度、2024年第三季度、2024年第四季度、2025年第一季度、2025年第二季度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31%、86%、44%、24%、10%、7%。
拼多多营收与利润增速的放缓,并非业务疲软,而是拼多多主动战略投入的结果。今年4月,拼多多把百亿减免计划升级为千亿扶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反哺供需两侧,为商家降本减佣,加快推动产业新质转型,引领电商行业进入全面惠商的新阶段。该项投入对于拼多多的直接影响,便是业绩增速放缓。
拼多多集团执行董事、联席CEO赵佳臻提到,市场竞争加剧,叠加平台在“千亿扶持计划”下对生态的持续投入,导致拼多多的收入继续承压,经营利润率也同比、环比双双下降。随着“千亿扶持”和一系列支持商家及产业的投入继续落地,拼多多的财务表现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也会有起伏。
“千亿扶持”致业绩放缓
第三季度是拼多多千亿扶持连续投入的第二个季度。这是一项为期三年、总投入超千亿元的系统性工程,其核心目标是加码高质量电商生态建设,助推平台商家新质转型升级,全力构建用户、商家及平台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
千亿扶持计划于2025年4月推出,推出后的第二季度,拼多多业绩也受到影响,当时营收同比增长7%,净利润同比下滑4%。
千亿扶持主要措施包括几个方面:供给侧,拼多多启动“2025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深入全国农特产区,发挥平台数字化优势,帮扶全国“土特产”触网大循环;需求侧,百亿补贴频道新增“100亿商家回馈计划”,针对报名百补特定营销活动的商家,平台发放100亿元优惠券,协助商家拉动订单和交易;平台生态上,在“百亿减免”的基础上,平台大幅下调大家电、二手数码等类目的店铺保障金,进一步降低商家运营成本。
这些措施给广大中小商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在浙江永康,有年轻商家在平台扶持下升级生产线并创立品牌,一年扩展了10条生产线。在云南普洱,咖啡产业通过平台的数据和品牌赋能,摆脱了“廉价原料”的标签,实现了价值跃迁。
有商家反馈,仅“推广服务费退返”一项每年可节省数百万元的推广费用,拼多多单个季度能为商家共节省上百亿元的成本。在千亿扶持计划下,拼多多平台大家电、二手数码等类目的店铺保证金普遍下调超过50%,甚至高达90%,为商家释放了大量被占用的资金。
赵佳臻提到,尽管拼多多的收入因千亿扶持计划继续承压,但拼多多管理层都认可,继续加码平台生态投入,从更大的社会公众利益和长期健康生态的角度来考虑企业发展问题,是平台应该做的事情。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类似于“千亿扶持”等惠及供需两侧的战略项目将会进一步增多,平台反哺产业、回馈社会的力度也会加大。
平台加速高质量发展
千亿扶持计划投入以来,拼多多的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7%,产业带商家数量也快速增长,农业和产业加快完成转型升级,促进商品、原材料等供应链各个环节实现“累进式创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供应链长期以来的“有品质无品牌”的发展困境。
湖南省邵东市是一个典型案例。邵东一直是书包行业的“隐形冠军”,生产了全国七成以上的学生书包,但长期以代工为主的模式也一度让当地面临“同质化竞争”的困境。在拼多多的扶持下,当地商家借助平台的数据分析,进行精准的产品研发,先后涌现出了多个爆款品牌,推动邵东完成了从“代工腹地”向“品牌高地”的产业转变。
同时,在拼多多的扶持下,各地农产品转型升级速度加快。第三季度,“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先后走进湖北荆州、河南商丘、山东莱阳、四川安岳、陕西米脂等地数十个农特产区,为各地商家推出定制方案。9月,各地农产区迎来丰收季,拼多多投入10亿补贴资金、20亿流量资源包,联合平台30万农货商家上线“多多丰收馆”,助力各地农货及时出村进城,促进各地农户丰产增收。

拼多多发布的有关数据显示,在“多多好特产”的扶持下,全国各地农产品加速出村进城,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7%,时令水果销量同比增长51%,海鲜水产销量同比增长48%。
9月底,拼多多发布了《新质供给一周年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在“新质供给”赋能下,产业带商家数量快速增长,其中,95后商家数量同比增长31%,00后商家数量同比增长44%。优质产品、新质产品不断涌现,相关产品SKU数同比增长超五成,持续满足了全域消费需求。在义乌百货、晋江鞋服等优质制造业集群,新质品牌店铺数增长尤为迅猛。
受益于拼多多在供给侧的持续投入,普通消费者享受了更多实惠和乐趣。例如,城市的白领下单了云南的鲜花,县城的年轻人买到了新款的潮玩,山里的村民吃上了优质的海鲜,西部的牧民穿上了防晒衣。以西部地区为例,在免除物流中转费之后,宠物用品、户外防晒、潮玩、生鲜绿植等商品订单量增长了五成以上,极大地盘活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活力。
“今年以来,‘千亿扶持’全面扩大对中小商家、新质商家及品牌商家的扶持力度,推动农产区、产业带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以满足广大消费者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赵佳臻表示,接下来,拼多多将继续坚持长期主义,把真金白银用在提升用户体验、优化商家服务和促进产业升级上,致力于构建多方共赢生态,为社会创造更大的正向价值。
引导行业普惠和开放
2015年,拼多多在上海成立,当时只有相对单一的拼单团购业务。2025年,拼多多已经是一个拥有1420万活跃商家,激发约5532万个岗位的上市公司。与十年前相比,拼多多规模更大了,责任也更大了。
三季报电话会上,拼多多管理层也多次强调,未来将更多的从社会公众利益和长期健康生态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发展问题,未来将会投入更多类似“千亿扶持”的举措,引导行业更加普惠和开放。
在拼多多“千亿扶持”的示范效应下,其他主要电商平台也相继宣布了规模可观的商家扶持计划。京东推出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未来一年内,京东将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商品,帮助外贸企业快速开拓国内市场。淘宝通过"新质商家扶持计划"深入产业带,提供技术、物流、营销全链路支持,并优化商家规则,缓解中小商家现金流压力。这标志着电商行业的竞争重点已经从早期的“价格战”和“流量战”,转向了更深层次的“生态竞争”和“价值创造。
“站在十周年的新起点上,我们将继续坚持消费者导向,持续进化组织,以钉钉子的精神,扎扎实实、一个一个地解决用户、商家、产业的实际问题,持续构建多方共赢的平台生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继续为广大的普通人创造价值。”赵佳臻表示,拼多多将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银投入到生态建设,以更大的力度回馈生态和社会。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