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铭:中国经济失衡的真相 | 4月29日 15:45
- 如果工资上涨和劳动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剪刀差”能够就此缩小,投资过度的问题可以相应解决,中国经济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正常的经济。
- 于建嵘:公民参与是社会稳定的缓冲器 | 4月28日 17:24
- 让公民参与成为社会稳定的缓冲器,让宪法成为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存在利益冲突和政治冲突的阶层都能接受的底线,是关系中国社会长远发
- 邓聿文:第一汽车大国的荣耀与尴尬 | 4月28日 17:12
- 国家对汽车产业的保护,并没有阻止跨国汽车巨头在中国市场大赚特赚,却使得国内的车企乐于用市场去换外企的二手技术,在丰厚的利润中丧失了
- 张鸣:政府自我约束 劳动者才体面有尊严 | 4月28日 16:37
- 在官本位的空气弥漫的情况下,只要作为一个人,在任何地方都可能遭遇来自官员的颐使气指,既没有尊严,更谈不上体面。
- 叶檀:封杀高盛不如起诉高盛 | 4月28日 16:09
- 我们即便可以封杀高盛,也不可能封杀所有的国际投行——这将使中国落入“义和团”的氛围之中。但我们可以通过法律保护国民的利益。中国需要
- 刘煜辉:通过加息戳破泡沫 | 4月27日 18:54
- 一旦美国工业再造的战略布局完成,美国的全球领导型经济一旦重新恢复其“重构、创新和再投资”的活力,投资回报率上升,中国的泡沫就会到了
- 王莹:世行投票权增加象征意义更大 | 4月27日 18:30
- 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有所提高无疑是件好事,但并不足以同美国等发达国家分庭抗礼。美国在世界银行中拥有的投票权依然维持在15.85%,这意味着
- 巴曙松:更应关注通胀经济 | 4月27日 18:02
- 目前我们应该关注的,不但是通胀,更是通胀经济。通胀是一种价格的上涨,而通胀经济,则是一种长期的经济形态。
- 胡印斌:封村不是开放时代的标志 | 4月27日 17:18
- 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世界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开放,譬如在香港、纽约,在欧洲各大城市,围墙往往十分罕见。如果说在“
- 易宪容:国内房地产巨变并非一蹴而就 | 4月27日 16:42
- “国十条”的核心是让国内房地产业回归到居住的功能,而不要把房地产市场当成经济发展之工具,也不要把房地产市场当成宏观经济调控的工具及
- 王东京:保障住房何去何从 | 4月26日 17:50
-
- 谢国忠:利率不升,房价难降 | 4月26日 16:35
- 除非利率迅速并且大幅上升,否则,政策打压房地产的措施造成的心理影响可能很快就被消磨殆尽,房地产泡沫或将再度膨胀
- 任志强:我对国发10号文件的解读 | 4月22日 19:25
-
- 陈季冰:为国企叫屈,不如尽早为国企定位 | 4月22日 18:49
- 理论上,国有企业的性质究竟应该是什么?现实中,国有企业又扮演了何种角色?国有企业与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市场经济究竟是否相容?
- 叶檀:征房产消费税不如征物业税 | 4月22日 18:11
- 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征房产消费税很可能被转嫁给买房者,显然是把板子打在了消费者的身上,对地方财税体系毫无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