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首 页 > 商务生活 > 生活方式
天然聊球

城市再生

    
作者:叶滢
发布日期:2007-12-24
154

叶滢

  牵着一条黑狗的中年男人从姿势激昂的城市雕塑下走过,灰色的城市在镜头前徐徐展开,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小城。

颓败的电影院或者礼堂还挂着硕大的吊灯,灰扑扑的灯,灰扑扑的房子,已经没有人,它的名字在这里叫“东风”,在其他地方,或许叫“胜利”或者“群众”。

老房子已经被推掉,摊倒的残桓断壁和瓦砾之间,探出一两个人头,孩子或者老人,面无表情的拾荒者。巨大的新建筑规划蓝图伫立在道路边,一个面目模糊的中年男人,在底下撒了一泡尿,兀自走了。

道路边散坐着一些老人,他们远远地坐在那里,目光并不往任何一个方向张望,只是睁着眼睛坐在那里,和街道、路边的旧房子一样,好像一百前就存在在那儿,以后也会一直这样继续。

露天的银幕上放映着贾樟柯2007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所拍的纪录片《城市再生》。展览的开幕式上,深圳和香港的城市领导刚讲了话,台下坐的是各国的建筑师、艺术家或者评论家,主持人用热情洋溢的串场词表达着对于城市新建筑的赞美。

在这个主题为“城市再生”的展览中,受组委会所托,贾樟柯拍摄了同名的纪录片。纪录片在开幕式的最后放映,露天的银幕上浮现出凝滞的中部小城。字幕是“被遗弃的”……“被拆除的”……

露天开幕式的周围,也是一群机器已经被清除的厂房,这些厂房在这个年轻的城市里,谈不上有多么悠久的历史,八十年代中期或者九十年代初,这里初初建成,放入一条条流水线,天南海北的年轻男女到特区闯天下,坐到了这里的流水线下,现在厂房已经被清空,创意工业将成为城市某个新的发展方向,CityofDesign,设计之城,显示出特区新的雄心。

这是深圳举办的第二届建筑双年展,在“人人都是策展人”的概念下,总策展人马清运下放了自己的权力,每个参展人同时也是自己的策展人,提出自己的参展方案,安排自己的展览现场。展场里人来人往,各国的建筑师、设计师或者艺术家都在忙着搭建自己的展览,几幢厂房临时充当起了展览场所,没有博物馆里的井然秩序,各个展场之间也没有清晰的路标导览,开展之前,忙碌和混乱是交织在一起的,现场的状况倒是很吻合策展人所说的“即兴”。

各种已经实施的或者还未实施的建筑方案,需要表达的观念在曾经安放过流水线的车间里密集而拥挤,在某个展场中,空间中悬挂着从顶到地的幕布——

“我们需要工作,我们提供劳力。”

“应该停止‘规划’。”

“城市充满常规意义的灾难,令我们烦恼,为使生活变得简单,我们为城市提供编码系统。”

…………

众声喧哗,观点的来历和去处已经不再重要,只要最快最强的发声,这些在白色幕布上的喧哗各自念诵,与同场出现的其他观点似乎无关,甚至有无倾听也不那么重要。从前制造零件的空间,也在以最快的速度批量生产概念。

这些概念会和现实发生怎样的关系?建筑师们各有各的回答,而展览和现实的关系是确切发生着的。

两年前举办第一届建筑双年展的现场就在此届双年展的附近,那里之前也是工业厂房,现在已经改造为新的创意园区,工厂成为咖啡馆、家具店、画廊,流水线和工人们已经离开,上次来参加过展览的建筑师也惊叹此地变化的迅速,第一届展览的工厂场地已经面目全非,成为新的时髦所在。

城市在被覆盖的记忆上再生。

贾樟柯的镜头从灰败的小城回到噪杂的北京,国贸桥,CBD的交叉点,灰蓝色的天际出现了山本理显的白色立方体——建外SOHO,巨大立交桥的斜对面,是正在施工的CCTV大楼,扭曲的两端尚未对接上,镜头凝视这庞然大物,而后缓缓下移,来到某个建筑工地的公棚外,戴着安全帽的工人三三两两蹲在地上,这是他们在老家就习惯的姿势。

字幕上,这部分是“城市再生”……

这是贾樟柯完成的命题作文,放映结束时,掌声中夹杂着疑惑,“怎么没有深圳?”几个本地的年轻人不满地说,“贾樟柯浪费了深圳的机会,纪录片上为什么没有我们深圳”?

“那你们会怎么拍深圳呢?”我的问题突兀,短短的沉默之后是局促的回答,“我也没有想好。”

贾樟柯站在不远处,已经被人们团团围住,记者提问、话筒和摄像机,还有热情的合影者,在人们的追问下,他说,那座小城是“大同”。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