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墙
王隽
2010-10-26 11:09
订阅

经济观察报 王隽/文 以“印象系列”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进入公众视野的导演樊跃和王潮歌接到今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设计工作时,距离开展只有三个月,两个从来没盖过房子的歌舞剧导演,用非专业建筑师的视角诠释总策展人妹岛和世提出的“相逢于建筑”的本届双年展主题。

8月17日开幕这天,中国馆不再像上一届双年展那样的门庭冷清,观众人数达到了几百人,小小的油库显得有点挤。而这群人里,有红星美凯龙的当家人车建新,有星河湾的副总裁梁上燕。

“企业家是专门组团去的,不是因为谈判、因为玩捎带脚去的,相比起大批去欧洲排队买奢侈品、去度假、去享受的中国人来说,他们来参观智慧,寻找对企业进步有帮助的精神层次的东西,他们来看双年展,比普通人来看更让我高兴,因为他们是有能力改变现状的人。”王潮歌对此很是感慨。

企业家也马上就有动作。梁上燕在双年展结束后,将二人的作品收藏到了上海星河湾的会所。

中国话剧研究院导演王潮歌和圈内有名的舞美设计师、舞台剧导演樊跃,2003年与张艺谋结成“铁三角”,在实景演出的领域里打出一片江山:从当年起,“印象刘三姐”7年演出2000多场,仅2009年就演了497场,观众达130万人,年演出收入超过2.6亿元;到目前为止,三人合作的印象系列已经完成了 “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印象·大红袍”、“印象·普陀”,台湾地区和重庆武隆的洽谈已经开始进行,而一大拨地方政府的申请还在源源不断地传达过来。

商业项目的成功,加上和政府的良好关系,让樊跃、王潮歌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导演,相比起张艺谋在印象系列活动中的“少操心”,两人的经营让“印象”成了一个可以复制发展的产业链,此前在IDG投资下成立了印象创新有限公司,两人也从导演变成了经营者。

与张艺谋的合作,把樊跃和王潮歌推向了更高层的平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接受国家项目无异于让樊、王二人的导演身份又丰富了许多,至少在接受到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邀请上,会比其他的导演要更有优势。

身份给予樊跃和王潮歌的,是多次跨界的机会。不管是为上海世博会的民企馆做总导演,还是参与建筑双年展,都为他们的艺术创作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跨的界其实很小

樊跃琢磨了半天,抬头说,“我们当时很快就反应出来要做什么,还真没跨多少界”。

中国馆的场地不算好,樊跃一去就有点蒙,“是个油库,太惨了,暗,两边都是大油罐子,只有两条通道,跟别的国家不能比,当然,咱们也没人家重视这件事。我俩一琢磨,反正就这样了,就跟之前咱去每个地方搭舞台一样,就随着山啊水啊,干吧。”

学舞美出身的樊跃在 “搭台”这件事上是行家,他在玉龙雪山下搭了个360度的舞台,舞者的肩上刚好是雪峰,雪山和舞台的比例刚刚好;在武夷山让观众席转起来,旋转间四面景色在不同时刻呈现。

“樊跃最拿手的,就是到了那个地方,山是那样,水是那样,他就依着这个景,从西湖到雪山,都没问题。其实,实景的舞台和建筑之间,距离很小,所以我们到了那儿,场地差就差,没关系,脑子里很快那个想法就出来了,这就是实景演出带给我们的经验。”

中国馆由油罐隔成的两条通道组成,他们在

主通道里做了一堵风墙,在甬道中间做出许多鸟从油罐中冲出的状态,用鸟来表现风的形态。最主要的是参观者通过这堵“墙”,“我们把风做得很低,用手靠近到十公分可能都感觉不到,你必须亲身走过来,和这堵墙接触。”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评这件作品,“是历届中国馆的作品和场馆结合得最完美的一次”,而在樊跃和王潮歌看来,他们的观念是西洋的,手法却极其中国:“大象无形说的就是这个,建筑没有必要一定要用钢筋混凝土,风和鸟这种纯自然的东西,它们也可以表达人和建筑的关系。”

文化投资人

王潮歌一直自觉地为自己盖一个“艺术家”的戳,但其实,在早些时候《波士堂》节目里,她就以“波士”(Boss)的身份出现在媒体和公众视野里。她和樊跃,是中国寻求文化能够成为产业的第一拨“吃螃蟹的人”。

“我们既搞艺术,又摸索之前不了解的产业,真不容易。第一个‘印象’成功了之后,地方政府来了,说来我们这里演出吧,带动下就业,拉动下旅游产业;金融机构也来了,觉得是有趣的产业模式。没有人关心我们的舞台怎么样,我们不停地琢磨的那些表演怎么样,中国现在不缺钱了,也不缺文化投资人,但是缺好的投资人,缺知道要怎么去投资艺术产业、文化产业的投资人。”

因为和金融界人士属于“两套语系”,王潮歌知道自己是学不会金融语系了,但是看着好多投资人从一点不懂到在IT行业里指点江山,她觉得只要他们愿意真心地来了解艺术,没有什么是弄不明白的。等实业家、投资人们弄明白了,且不说投不投钱,对城市、对国家才是真正有好处的,“因为他们才是真正有能力改变现状的人,我们最多是做出一点影响,但我们没有实际的能力。”

从这次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被收藏,他们又看到了一点希望。

在上海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地产商愿意辟一块不算小的地方放一个艺术作品,“它不能产生任何的附加值,不产生利润,”樊跃说,“梁上燕打破了我之前对开发商的坏印象,原来他们中间有不一样的人。就像威尼斯双年展,它对于意大利或者整个欧洲来说,也是一个不产生任何附加利益的东西,它不是博览会,没有交易,但是它是一个国家国力的另一种象征,我们刚刚起步做这些事情。”

车建新是专程带着红星美凯龙的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组团去看威尼斯双年展的,不单单是为中国馆鼓劲,也是为了此后家居体验店的设计更接近于真实的体验。

现实中的希望已经来临了。

马云对印象系列早就很感兴趣,他飞来飞去地看演出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多次的接洽后,一笔资金会注入樊跃、王潮歌的公司,但是对于上市,王潮歌觉得无所谓,“融资的过程已经完成了,但是上市不上市,不是我们的目标。我就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也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帮把手把文化产业做起来,我们磕磕碰碰一路过来,还是希望这条路能走下去,毕竟这不再是那个演出结束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年代。”

樊跃

1958年生于北京,自幼学画,毕业于北京市艺术学校舞美专业,现为舞台剧导演和舞美设计师,“印象”系列实景演出总导演之一,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之一。

王潮歌

中国话剧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导演,印象”系列实景演出总导演之一,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之一。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