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朱冲/文 不加任何前缀,不需要加任何前缀,这指的当然是大罗,后来大家俗称的肥罗。
巴西国家队公布2010年南非世界杯大名单,罗纳尔多不出所料的榜上无名。如果说出人所料的,则需要加个前缀,小罗,也未被征召。
就此,大罗五战世界杯的梦想就此破灭。已经34岁的他不可能创造历史了。30岁的小罗可能也就此告别世界杯之路了。因此,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的两个进球,成为了世界杯进球纪录保持者罗纳尔多在世界杯上的绝唱。
作为一代天骄,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事件,虽然人人都有老去的一天。为此,作为一个一向见异思迁、喜新厌旧但却一直独独喜欢罗纳尔多的球迷,转载并改写、编辑一篇被本人认为纪念罗纳尔多最好的文章:
那场比赛,巴西的对手是东瀛日本。这个对手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地为他的“复活”创造条件。因为:“日本没有懂得神奇战术的希丁克;没有澳洲“袋鼠”的壮硕身体;在艺术之祖、偶像恩师的巴西面前,他们甚至连精妙技术也端不上台面。”
巴西队的锋线“双核”也终于停止使用,罗尼不必和另一辆重型卡车阿德在狭窄的公路上互相磕绊。继上一场的15次传球,小罗成为一个勤恳的粮草和火药的输送者,无私地继续在传球上哺育前辈。卡卡、罗比尼奥、儒尼尼奥……所有的黄衫人都围绕这个天之骄子转动奔跑,因为他的名字叫罗纳尔多。
一个技术难度不大的头球破网,一记动作更为舒展的劲射,造就两个进球,大罗从惴惴不安到逐渐恢复自信。巴西也以4比1击败日本。
不过,罗纳尔多当然再也不是令鲍比罗布森爵士惊呼的“外星人”;不是像火车一样轧断后卫的封锁和意志的纽坎普英雄,让世界惊为天人。但他的名字仍然像随时来临的噩梦,威慑着每一个敌手和他们的主帅,像荷兰人希丁克那样说的:“即使他睡着了,也十分可怕。”
他在埃因霍温成长,在巴塞罗那成名,在米兰遭受淬炼和波折,直至走上马德里的银河战舰。从14岁开始踢球到现在,三获世界足球先生和无数神奇过人、经典破门,让他20年的足球人生已经成为一部写尽辉煌壮丽的史诗,尽管也坎坷曲折,骇浪惊涛——
1999年11月,罗尼重伤4月。随后,伤愈复出的他在意大利杯决赛里再次留下一个让世人震惊的画面:他在曾经千百次施展过的晃动中倒下,抚着伤腿面容抽搐,就此躺上了长达18个月的病床。
事实上,一个足球的“现象”在此刻已经开始告别。
2002世界杯,他演绎了一个比好莱坞大片更激动人心的回归故事。留着“瓦片头”的大罗以8个进球,令世界发出震耳欲聋的掌声。冠军队长卡福的话最有说服力:“罗纳尔多就是足球,他是巴西足球的化身,他赋予足球天才和欢乐。”
一个“外星人”回到地球,不仅仅意味着回归,也意味着那个远远超出一流前锋水准的“奇迹”不复再生。在转会皇马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仍然是比赛的终结者,但他再也不会让解说员连续抿动着嘴唇那样喊:“RONALDO,RONALDO,RONALDO……”疯狂、亢奋、不可思议的带球长袭,直至皮球入网。
这个名字的主人,再也不是以一己之力摧毁整条防线尊严的“足球上帝”,他是一个拥有一半力量的“现象”,用残存的速度和意识,寻觅破绽完成致命一击。
一个过去奔跑在每小时100英里的高速之中仍能拈住皮球的永恒超人,如今已化身机会主义者。
而当一个机会主义者的体重,从以前国际米兰官方公布的75公斤,到皇马讳莫如深的空白、他个人网站标出的86公斤、国际足联官方注册球员数据的82公斤,以及巴西体能教练莫拉西的90.5公斤,“肥罗”,就成为连巴西总统都要发表意见的全球热门话题。
和体重一样变幻莫测的,还有他身边的女人。从苏珊娜、布兰妮,到希卡莱利、奥利维拉,以及所有知名或不知名的模特、女郎,结婚以及离婚,结合乃至分开,那个露出兔牙和纯真微笑的巴西男孩,在情感瀑布的洗礼中,在新闻镁光灯的照射下,变成有目共睹的花花公子。
他是克鲁伊夫口中“被过分宠爱的天才”,他不具备“独狼”罗马里奥藐视一切的本领,他面临着像1998年世界杯决赛“生病谜团”历史遗留问题的质疑。他不再能以个人魅力和不幸遭遇,赢取世人的谅解和同情。
而最不幸的是,他依然叫罗纳尔多,一个势必永载足球史册的名字,一个和胜利、进球近乎同义的词语。当这种期待和事实不符之时,英雄也等于罪人。
日本人脆弱的实力,并不能真正证明“外星人”的回归,因为一个能摧枯拉朽般击溃敌手的罗纳尔多早已不复存在。所以,连续三个赛季无所收获的皇马,没有选择长期供奉这座领着高薪的“神”,在他们推倒重建的远大计划中,没有巴西天才的内容。
当时30岁的罗尼,其实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
2002,人们欢呼他即将是比肩贝利的传奇。2006,我们目睹他追平了14球世界杯决赛圈总进球数的纪录。但当我们为34岁的捷克铁人内德维德的告别而感伤,难道可以想象四年后34岁的罗尼,依然可以为天才层出不穷的巴西冲锋陷阵?他离去的身影,难道不也是在这届世界杯么?
或许我们可以宽容一点,因为他毕竟不是“神”。2002再次走上顶峰的罗纳尔多曾经泣不成声:“我花了两年半的时间来努力恢复伤病,在世界杯上证明我的实力。上帝让我等到了这一天,为我,更为整个巴西队和巴西的人民。我想到了我的家人,在我最困难的时刻,他们一直站在我身旁!”
王者曾经在2002年回归,那是属于他的时代。
现在,不是为王者归来鼓掌,他已经不是巴西乃至足球世界的绝对主宰。现在,是为一个注定不朽的传奇,即将缓缓走入世界杯史册而喟叹:不要忘记他曾带给我们的神奇画面。
鼓掌,为罗纳尔多,不是为那个沉浸在广告和花边新闻的罗纳尔多,是为一个14岁开始抚摸足球的天才,为一个能在职业生涯死亡线上重新站起的“瓦片头”。
一个从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走出的孩子,搭着公车去国家队训练,多年后名成利就,他说:“我的童年在贫困中度过,我从不因此感到羞耻。”
他不是“外星人”,他是我们芸芸众生中走出的一个踢球者。他像平凡人一样有挫折和伤痛,被宠爱也被侮辱,即使他的名字叫罗纳尔多。
- 中石化今年获巴西700万吨油源 百亿美元贷款换十年石油供应协议签订 2010-05-26
- 中化股份收购巴西一油田40%的权益 2010-05-24
- 世界杯转播权之争 2010-05-19
- 再觅海外收购 中海油、中化集团欲收购巴西油田股份 2010-05-13
- 武钢50亿美元在巴西建厂 201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