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送C罗,二别卡卡,而这一次,要和梅西说再见了。他走了,不带走一粒进球,2007年三位世界最佳球员已经全部陨落在南非的夜空……
经济观察网 巩欣/文 从地狱到天堂到底有多远?只有横梁那窄窄的不到12厘米。苏亚雷斯的舍身“拦网”为乌拉圭人赢得了最后的机会,实现了自我救赎。
从天使变魔鬼到底要多久?只有中场休息那短短的15分钟。被魔鬼附身的梅洛下半场就像中了邪一样,领衔巴西,由天堂跌入地狱。
这一晚的主角是苏亚雷斯和梅洛,同样是红牌,苏亚雷斯变成了天使,而梅洛却变成了魔鬼。一个手术刀般的致命助攻,一记开创巴西世界杯历史的乌龙,一次匪夷所思的挡拆,一张恶意犯规申请到的红牌。梅洛,注定要在这一晚让全世界牢记他的名字。
急躁的法比亚诺,怒吼的卡卡,咆哮的邓加,五星巴西就像皇帝脱下了华丽的戎装,没有了光彩。梅洛的红牌让巴西人在气急败坏中彻底陷入了绝望。所谓悲剧,就是眼睁睁地看着美好的事物在眼前被撕碎。
南非寒冷的冬天,拒绝了华丽的桑巴舞,迎来了怒放的郁金香。中国球迷可以聊以自慰了,因为在国家队队服上,依然可以自豪地印上五颗星的,还是只有巴西和中国。
要进几球才能完成屠杀?当德国战车第四次碾过潘帕斯雄鹰的翅膀时,比赛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四个进球,犹如四箭穿心。有着上帝之手的老马只能黯然神伤,回天乏术。带着激情而来的阿根廷,只能带着一个不可思议的比分,既尴尬又狼狈地离开南非的赛场。此时,我已不忍再看梅西那双惶恐无助的眼神。掩面离场,是他留给南非最后的镜头。
一送C罗,二别卡卡,而这一次,要和梅西说再见了。他走了,不带走一粒进球,2007年三位世界最佳球员已经全部陨落在南非的夜空……
现代足球的发展再次证明,一支成功的球队,不仅需要能够挺身而出的巨星,更需要一个强大和谐的团队。
要射几次才能把球射进?西班牙巴拉圭这场攻守大战留给我们最津津乐道的不是最后的比分,而是那匪夷所思的三个点球和三次门柱!
“皮克犯规之后,我去上了个厕所,回来却发现是阿隆索在罚点球。”网友的这句话准确地演绎了这三分钟戏剧性的场面。三分钟三射点球,比分却还是0-0?这三粒点球也让西班牙和巴拉圭的两位队长扑出传奇,成为比赛的英雄。
比利亚又进球了,可这又是怎样的一个进球?因涅斯塔传给了佩德罗,佩德罗传给了左门柱,比利亚传给了右门柱,右门柱又传回给左门柱,接着,球进了?!接着,诞生了本届世界杯最流行解说语录,建宏兄两次咆哮般的“球进了!进了进了进了!”在这个深夜传遍大江南北……嗯,裁判真不容易, 顶住了呼呼祖拉和建宏哥的双重压力!
这四场比赛带给全世界球迷一个如此奇妙的周末,犹如过山车般的惊险与刺激。我深深回味着这两个充满戏剧性的夜晚,心中无限感慨:“四分之一决赛,姐看的不是球,是戏!”
这就是足球,用比赛传承着经典,用戏剧书写着人生。我们不用置身其中,就可以目睹着跌宕起伏的剧情,见证着那几分温存与几分酸楚,体味着冰火两重天的悲欢离合。
无论是从天使变魔鬼,还是从天堂到地狱,似乎总有种诡异的魔咒在操纵着绿茵场。冥冥之中,命运总被无情地捉弄,而这一切,没有人能够解释清楚,留给我们的只有载入史册的经典大战,只有永不停息的争议和话题,只有无法定论的各种版本的假设和猜测。
于是,在非洲这个寒冷的冬季,有了“橙”王败寇,有了舍身取义的拦网英雄,有了轰鸣的德国战车,有了卡西利亚斯和比利亚的“利牙”撬“圭”壳……
这就是足球,艺术的足球,魔鬼的足球,快乐的足球,谁也看不懂的足球,谁也说不清的足球。
- 马拉多纳的影响 阿根廷足球的气质 2010-07-06
- 【记者手记】突如其来的一吻 2010-07-05
- 巴西出局 多少人的世界杯结束了 2010-07-05
- 日韩出局 布拉特的阴谋? 2010-07-02
- 南非世界杯沉闷的原因 201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