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朱冲/文 世界杯之争远没有结束——继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引用第三方监测数据证明自己的行业老大地位后,视频网站如今也加入到了争夺“老大”的行列中来。
7月16日,酷6对外发布CR尼尔森数据称,其世界杯期间PV(页面浏览量)高达3.99亿,创行业新高。
但这一数据刚一爆出,就引起众多质疑。优酷表示:以6月17日为界限,前后酷6的世界杯相关页面代码出现变化,此前由于多重代码的嵌入,导致酷6的页面数据被乘以数倍的计算,得出3.78亿的PV,这也是酷6第一轮对外大规模媒体宣传的数字,随后由于媒体的普遍质疑,尼尔森经过技术调整,多重代码取消后,不降反升,不知尼尔森是如何计算出3.99亿PV这一数据?
PV可以通过重复加码、弹窗、刷流量等来实现,倒是IT界公开的秘密。不过,针对优酷的反击,酷6同样做出强烈回应:酷6网表示,其所发布的全部流量数据真实可靠,不存在任何虚假。优酷网的诽谤性文章,严重侵犯了酷6网名誉权,应当公开赔礼道歉。酷6声明指出,这是优酷因未能取得世界杯赛事的直播权,为挽回丧失人气,向媒体抛出的假消息。
酷6网是唯一一家获得世界杯直播权的视频网站,优酷和其他几家网站一同购买的是世界杯点播权。
但优酷提出了一个行业标准问题:只有VV(视频播放量)是实实在在的硬指标,是对服务器、带宽的考验。但酷6不公布VV这一视频行业公认的标准,而是发布PV数。正如有媒体质疑的那样:难道酷6是图文网站?因为只有图文网站才采用pv作为参考标准,vv才是视频网站的考核标准,凭借pv如何证明自己“领先视频行业”?
优酷就此也向提供数据的第三方调查机构尼尔森提出质疑。这是不是和“唐骏学历门”事件后,同时还让其多位“校友”连同遭殃有点类似?
“尼尔森是利用何种技术手段为酷6进行世界杯期间数据监测?尼尔森数据证明酷6是图文网站而不是视频网站?作为国际知名调公司,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在对视频网站进行数据监测时,一向是以VV(视频播放量)作为监测标准,这一标准也得到包括国际尼尔森、ComScore等公司的认可。为何在对酷6的数据监测,只使用了PV标准?”
作为一家老牌的跨国市场调研公司,的确很难想像尼尔森为何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
优酷表示,对于视频VV数据的监测,只有承担得起足够庞大的视频播放带宽规模的专业视频网站,才能接受专业调研机构监测并得出真实数据,对VV的监测毫无“技巧”可言,全凭真枪实弹。因此,优酷方的关注点在于,第三方数据调研公司的专业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调查公司发布的数据的确很“有趣”,他们同时服务于多家具有竞争关系的客户,但往往又都能给各个客户提供令其满意的数据。比如新浪在微博评球和原创节目上遥遥领先;搜狐网引用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证明自己在世界杯报道满意度方面居首位;腾讯更是宣布自己在IP流量、广告投放、直播视频等十方面超越传统门户网站,排名第一。
新浪网总编辑陈彤就表示:“各家都已经公布了一些所谓的第三方评估,各自都宣称第一,显然国内很多的评价未必是准确的。”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也以《媒体潜规则》为题对类似内容进行了报道。该报道以欧美食品行业为例,“近年来,欧洲民众和政府要求食品健康的呼声日益高涨,他们把矛头指向垃圾食品、误导性食品标签、含糖量过高的食品,容易导致儿童增肥的食品广告等,很多涉及的食品厂家专门资助某些集团,维护他们的利益。英国报纸时常引用社会问题研究中心(Social Issues Research Centre)、健康基金会(the Nutrition Foundation)和国际生命科学基金会(the International Life Science Foundation)的研究结果,却没有指出这三家机构的资金来源是吉百利史威士(Cadbury Schweppes)公司、雀巢(Nestle)公司、美国家乐氏(Kelloggs)公司、奶业委员会(the Dairy Council)、美国卡夫(Kraft)食品公司和糖业局(Sugar Bureau)等。”
据悉,调查公司往往根据客户的专项定制需求,专门只监测其巨大推广下的数据。该报道指出,一些所谓的调查机构看似是完全独立的专家,没有任何既得利益,但他们往往受雇于客户。由客户为研究埋单,将研究成果变成新闻提供给媒体,最终达到宣传客户的目的。而且,他们只选择对客户有利的调查数据。这种状况首先在美国出现,如今已经普及到全球。
- 中国足球真空 2010-07-20
- 世界杯重要吗 2010-07-19
- 足球已死 2010-07-18
- 六条街的世界杯:西西公园的那场球赛 2010-07-17
- 中国适合办世界杯吗? 201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