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中国:还得靠姚明
朱冲
2010-10-21 10:24
订阅
经济观察报 朱冲/文 一个姚明,挽救NBA中国。

从2007年到2009年,NBA中国赛三年的平淡经历,让NBA意识到没有中国本土球员,其在中国还远未深入人心,哪怕来过詹姆斯、霍华德等所谓的NBA巨星,但中国球迷统统不买账。

其实没有三年,2008年的NBA中国赛就已经作出改变,派出易建联所在的密尔沃基雄鹿队访华。只是易建联被交易去了网队,中国元素没有成行。中国元素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因为毕竟只有两个中国球员。这期间又恰逢姚明受伤。而从美国到中国,长达10多个小时的旅途飞行,没有一个NBA球员愿意这样舟车劳顿,因此不能年年都派易建联所在的球队。NBA就这样在中国市场的平淡中熬到了2010年。姚明复出,休斯敦火箭VS新泽西网队,原本渴望一场大爆发,让2010年中国赛成为历史上规模最盛的一届,一举扫退三年来的阴霾。但易建联又被交易去了华盛顿奇才,“中国德比”没有上演。不过,有姚明就够了,姚明因伤休息一年后的首度回国演出,这一个噱头足以。姚明带来的不仅是爆满的上座率,更是超高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NBA在这个时候携姚明重回中国,至关重要。一方面,因为姚明受伤休赛一年,NBA上赛季在中国的收视率已经跌落到谷底,甚至不如有姚明观战的CBA联赛;另一方面,NBA在中国面临十字路口,他们必须尽快选出一位CEO,并且制订出在中国市场的下一步战略方针。

NBA中国CEO陈永正于10月1日正式辞职。这个消息有点突然,他的离职证明了NBA在中国市场的战略有可能面临重大改变。

中国市场之于NBA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NBA连续第三年在中国举办季前赛,于同一国家连续举办三年,即使欧洲也前所未见。而中国德比的计划更是在近一年前就已经决定,充分显示了NBA对中国市场的信任和期待。

但是经过2008年奥运会的蜜月狂欢后,斯特恩发现“NBA中国”除了在五棵松留下一座NBA标准的球馆,蓝图上的其他方面并没有深刻拓展。

数年来,斯特恩一直在谋划到海外建立NBA经营的“子联赛”,但事实证明,“NBA中国联赛”的努力终告流产。这意味着NBA在中国市场的业务类型和过去没有根本变化,而斯特恩显然不满足于NBA只在中国发展 “合作伙伴”,年收入5000万到7000万美元,他需要新的增长点,为NBA在中国以外的全球化扩张做出榜样。

了不起的斯特恩先生,曾成功地把NBA商业化、电视化并推广到全球,他战胜了侵蚀联赛形象的毒品、高工资和嘻哈风,以提高入门年龄的方式保护了大学联赛,但是在NBA全球化进入关键阶段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曾希望让中国市场摆脱对姚明的依赖,为此刻意减少火箭队、增加其他球队比赛在中国的转播。但现在看来,要想拓展中国市场,还是离不开姚明。这一次斯特恩会有什么新办法吗?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