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宽窄巷子(1)
1 | 2 |
经济观察报 特约作者 娜斯 8月初奥运会前去了一趟成都,所见一派熙熙攘攘,完全感觉不到震后痕迹。甚至一些未曾开在北京的连锁百货商店都开在成都,跟朋友指出这一景象,朋友说,成都人爱消费,爱过夜生活,无法不受商家青睐。
不过成都的改造太过彻底,要体验老成都风貌,所剩不多,宽窄巷子就成了我们的必去之地。北京有南锣鼓巷,上海有新天地,现在成都有宽窄巷子,都是老街区经重新改造后形成的时尚休闲场所。南锣鼓巷是一条典型的胡同,新天地原来是上海石库门建筑。而北京人的胡同,到了成都,就成了巷子。有满族人血统的我,到了成都的巷子,还以为是当地风格,却原来这里的巷子,是清朝八旗军队和家属的驻地,完全是北京胡同加四合院的格局。史书记载,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在当时比较残破的少城基础上修筑了满城,成了清朝八旗军队及家属住的新少城。当年的42条兵丁胡同,现在也只剩了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并且成了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 “孤本”。随着老成都旧建筑的大量拆迁,这两条原本属于北方风格的建筑现在反成了硕果仅存的历史文化血脉,成了老成都原汁原味建筑的代表。
建筑风格随着地域的不同总是会发生变化。北方的胡同和四合院到了南方,也一点点与原型脱离。巷子里虽还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三面环墙,设三道门。其二道门只在喜庆大事时开启。平时只走两侧屏门。宅院分上、中、下房,但都是民国期间所建,前清宅子的痕迹已失。北京的枣树榆树,换作了这里的枇杷树与翠竹,民国时代的房子,更将平房变成两层的楼房。
北京的胡同里,大树下也不时有三三两两的老人在闲话家常,胡同中的小馆门外,也会有几把桌椅,供人喝酒聊天。但是,因了气候的原因,成都的巷子更开放,院里院外,街边檐下,都可以设茶座。一张方桌,几把竹椅,人们一边喝茶一边用韵味很浓的四川话摆着龙门阵。所以,成都的宽窄巷子与北京的胡同相比,更热闹,更有人气,而且不仅仅是游客流连的场所,更是当地人消遣的所在。
1 | 2 |
- 张国庆:布什挺“马” | 2008-10-15
- 受益于北京奥运会 全聚德前三季度业绩超预期 | 2008-10-15
- 欧洲央行行长呼吁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 | 2008-10-15
- 政府职能与食品安全的政策透视会议纪要 | 2008-10-15
- 易宪容:中国房市不该救 | 200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