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一家酒店的家族史
沙宣家族在十九世纪中期就来到上海,到同治年间,这个家族已经是上海犹太人的首富。1880年,在沙宣家族豪华的公馆里,来了一个来投奔他们的远房表亲老嘉道理和他的儿子艾利·嘉道理和伊里·嘉道理。看着四周奢华的摆设,老嘉道理对两个儿子说,小时候沙宣家也很穷,“孩子们,以后努力干吧!”父子三人留在沙宣门下打工,老嘉道理做了仓库保管,艾利随船押货,伊利当跑腿。
1881年,艾利·嘉道理来到香港,当起了股票经纪人。他找朋友借了500港元,创办了香港第一家股票经纪行。凭着犹太人的精明,艾利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1908年的时候,向九龙和新界供电的中华电力有限公司因为急需现金,而将部分股票转让给艾利。随后,嘉道理家族通过不断增加投资,完全控股了这家电力公司。
艾利终身未娶,1922年因心脏病去世的时候,把家产留给了弟弟伊利以及伊利的两个儿子罗兰士·嘉道理和贺理士·嘉道理。罗兰士在中电一直工作到94岁高龄去世。在他统领中电期间,这家公司为香港八成人口提供电力,1985年,中电与大陆建立合资公司,兴建了中国第一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
在李嘉诚之前,罗兰士·嘉道理曾经是香港首富,但拥有800亿港币的嘉道理家族在香港罕有新闻,只有2000年的时候,家族嫌位于深水湾道68号的豪宅前方风景受到阻挡,而用4.3亿港币买下70号和72号来清空视野。
早在1866年,嘉道理家族就在上海开始经营酒店;在60年前,它曾经在上海拥有大华酒店、Kalee酒店、汇中饭店 (今天和平饭店的南楼)和礼查饭店 (今天的浦江饭店)。1928年12月11日,嘉道理家族创办的、当时亚洲最豪华的半岛酒店开始在九龙尖沙咀迎接客人;直到今天,酒店仍然认为自己是“苏伊士运河以东最好的酒店”。
在上海外滩,有一处60年来这里唯一的工地,这是2009年将开业的上海半岛酒店。从某种程度上说,半岛酒店重返上海具有了某种回归的意义,尽管这种回归似乎略显迟疑。本报记者日前在上海的大理石宫(嘉道理家族在上海的旧居,今天的上海青少年宫所在地)采访了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及行政总裁郭敬文先生。
访谈
经济观察报:你们在集团名称中一直保留着“上海”这两个字,但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回到上海?
郭敬文:其实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考察期。酒店行业投资巨大,回报时间长,我们考察回报的期限是50年。早在2003年,黄浦区政府就找我们就这个项目开始工作,加上各方面资源的准备工作,所以要到明年半岛才会在外滩开业。
经济观察报:你们的投资额是多少?
郭敬文:大概3.6亿美元。这是一个包括酒店、商场和公寓的综合项目。为了与外滩四周的环境相融合,我们找来了以设计豪华酒店而闻名的建筑师戴维·比尔,而室内设计则找来一家法国的设计公司。酒店客房和套件的设计灵感来自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艺术装饰风格,还原了被称为“东方巴黎”时期的上海风格。
经济观察报:越来越多的酒店开始关注碳排放。半岛酒店在环保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郭敬文:我们成立了一个环保工作小组,我就是组长。我们曾经请来一个环保顾问公司,对酒店进行了评估,我们得到了非常不错的评价;我们还会推出更多的环保革新措施。

- ·抵达之谜 | 2008-12-30
- ·首家高尔夫私人度假酒店登陆 | 2008-12-29
- ·跟着汇率去旅行 | 2008-12-25
- ·医疗旅行团 | 2008-12-23
- ·爱生活 爱圣诞(一) | 200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