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船去日本(2)
哥伦布
10:39
2010-07-23
订阅
 1  |  2 

在免税店与赌场之间的中庭酒廊,每晚都会组织颇具年代色彩的PARTY,这里是韩国客人的天下。在来自加利福尼亚歌手和船员们的带动下,韩国客人最爱参与其中大秀热舞,并且时常穿着隆重的服装参与PARTY,我站在那里不时能听到耳边评论某一个手舞足蹈的大妈,“韩国人可真是放得开啊。”坐在沙发上乐呵呵看着这一切的,中国客人居多。他们不点酒水,因为这并包含在团费中。大多数人在船上的消费来自于免税店商品,这种休闲娱乐时候,大都面无表情地坐在一边,参与者并不多。

韩国旅行团几乎是整艘船上最积极的游客,有时候,你甚至感觉不到他们是来自于不同的旅行团,而更像是一个整体。四百多个韩国人是每晚剧场演出时的绝大部分观众,以至于每当韩语主持人讲完话时,掌声总是更为热情和持久,我猜每天剧场演出的那个时段,大部分的中国游客要么在房间睡觉,要么则在餐厅吃最后的夜宵(9点开始自助餐厅就不再供应食品),要么则在图书馆里打麻将。总之,我每天在甲板上乱晃,遇见频率最高的竟然是几个ABC和不同面孔的韩国人。

客人们年龄也普遍偏大,来自芬兰的Frank夫妇已经50多岁,而他们的随团朋友们,年龄还要大得多,对中国人来说,能在非国庆、春节假期抽出7天旅行的人少之又少,而日韩客人们,常常能看到50岁左右的妇女携伴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在“海洋神话号”11层的维京酒廊里,每晚只有10位左右的年轻人在DJ的音乐里热舞,足以说明为何每晚的PARTY都要以六七十年代的潮流作为主题。

目的地

我们的邮轮在经历了近两天的航海之后在早晨停靠在了日本福冈的港口,在得到允许下船的前一天,所有的客人都经历了日本移民官的面签。尽管日本已经对中国公民开放个人旅游,但条件十分严苛,签证仍然是公民出境旅游的一个短板,日本旅游局要求中国旅行团团进团出,每个团员都必须按照旅行社提供名单上的顺序排队依次过关,相当耗时。

在日本停留的时间很短,只有一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游览了这座城市,在相当于中国寺庙的太宰府见到了安静做法事的日本法师,向日本人学习了他们特有的许愿方式,在这座寺庙里,没人过来打扰我们,也没人主动要来给我们看相,倒是在太宰府前方,有一个用100日元(7RMB)一次的抽签,完全自愿。

在日本,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本的商场。在福冈最繁华的商业街上,我受命帮同事带日本本土化妆品,当我向专柜小姐们咨询时,没人能最简单的英语向我介绍。但每个人都依然带着美丽的笑容,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英文不好而感到尴尬,对比国内的现状,我觉得很难用经济实力来解释这种自信,尽管日本历经十几年经济衰退,但包括动漫、电影在内日本文化依然骄傲站在世界文化第一阵营里。在压力巨大的日本社会,价值观却从未失衡,商场里的专柜小姐竟然成为我看日本的一个小窗口。

在日本停留的短暂一天,我们整个下午都被安排到了充满商场的商业街,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都领略这个城市足够的美,相对于陆地旅行来说,这是邮轮旅行的硬伤:走马观花。那些在旅行中闲散的心情和有可能不期而遇的美丽,都因为时间短促被疾速地破坏掉。不过,邮轮旅行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本身的旅行载体,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不妨好好享受邮轮假期。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